EN
https://www.gov.cn/

新版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清單實施,新增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機等29項商品——進口“購物車”更豐富了

2022-03-29 08:0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更豐富了!近日,財政部等八部門發佈公告,今年3月1日起,新版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開始實施。此次調整在2019年版的基礎上增加番茄汁等29項商品,根據近年來稅目轉版和調整,對相關稅目進行技術性調整,並調整部分商品備註。新版清單的發佈有何意義?實施以來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將如何?

既有新增,又有優化

——新增29項、調整206項商品的備註,國內居民“購物車”更多元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又稱為正面清單,是指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施正面清單管理,非清單內商品不得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方式入境銷售。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自2016年出臺以來先後經過多次調整,商品稅目數量不斷增加,類別逐漸豐富,國內居民消費“購物車”在調整中擴容提質,有力促進了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2016年清單發佈的1240項商品中,涵蓋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粧品、兒童玩具、生鮮、保健品等國內熱銷商品;2018年增加了健身器材等商品,清單稅目數達到1321個;2019年新增了冷凍水産品、酒類、電器等商品,清單稅目數達到1413個。

此次調整,在《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2019年版)》基礎上,增加了滑雪用具、家用洗碟機、高爾夫球用具、番茄汁等29項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商品,涉及食品、家用電器、運動用品等多類別,清單商品數達到1476個。

其中,新增“滑雪屐”“滑雪屐扣件”“其他滑雪用具”等相關商品稅目的調整,令不少滑雪愛好者拍手叫“好”。“北京冬奧會的圓滿落幕提高了消費者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清單順勢增加了滑雪用具的類目,有利於推進中國冰雪運動的普及,帶動全民參與冰雪運動,也為國內消費者增加國外優質滑雪用具供給。”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專家姜照表示。

此次清單調整,不僅有新增,還優化了部分現有商品。比如,根據近年來稅目轉版和調整,對相關稅目進行了技術性調整,涉及凍扇貝、燕窩、橄欖油、羽絨服等進口商品。此外,為了履行相關國際公約、加強進口監督管理,清單調整了206項商品備註,涉及黃油、乳酪等。

在新增備註方面,清單增加“列入《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且不能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非〈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目錄〉物種證明》的商品除外”、“列入《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第七批)》的商品除外”、“僅限網購保稅商品”的備註內容。“這些備註的增加是出於與相關國際公約規定相銜接的考慮,有利於為進口監管提供更加清晰的依據。”姜照説,“比如中國禁止生産和進出口含汞量超過百萬分之一的化粧品和含汞的局部抗菌劑、溫度計、血壓計等商品,相關部門修訂完善了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産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並明確適用範圍包括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的動植物及其産品和其他檢疫物等。”

擴容提質,對接消費升級

——既擴大了消費者的選擇餘地,也有利於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

清單為何頻頻調整?多位專家認為,近年來不斷升級的居民消費需求是推動清單擴容的重要因素。

姜照表示,新版清單進一步擴大進口類別、豐富商品內容,鼓勵外國企業在中國銷售優質進口商品,適應了中國消費者多元化、品質化的消費升級需求,體現了中國跨境消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世界共享中國市場的特點。“當前,消費者‘買全球’、追求品質生活是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催生的大量消費需求有力推動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擴容。”姜照説。

“新版清單增加了番茄汁、家用洗碟機等29項商品稅目,以及貓砂、足貼等産品,體現了清單內容的民生指向。”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鄭伊説,“這些都是近年來消費需求旺盛的日常用品,納入清單之後,百姓可以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相關進口産品,價格也會相應地有所下降,有利於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在北京擁有一家自主繁育貓捨得阿喬表示,新版清單實施後,自家常用的某國外品牌貓砂在電商平臺也有了一定的折扣力度。“我家貓砂用量大,以往囤貨都需要與代理廠商直接談價格,在電商平臺直購,價格比較貴,且官方代理店一直沒有入駐平臺。”阿喬説,“前幾天我看見平臺有了這個牌子的官方旗艦店,折扣力度不小,對貓砂需求量小的散客也能享受到實惠的價格。”

此外,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構成清單調整的環境因素。

在傳統貿易方式持續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跨境電商新業態因其獨有的非接觸式交貨、線上交易、交易鏈條短等優勢,成為不少進出口企業對衝疫情影響、實現轉型升級的優先選項。作為外貿發展新業態,跨境電商還發揮了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的重要作用。

海關總署此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跨境電商綜試區達到132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擴大至所有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區域)。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認為,跨境消費規模持續擴大,表明市場需求強勁,原本海外旅遊産生的消費需求有相當一部分通過跨境消費實現。其較高增速也顯示出新業態新模式的高效便捷,表明中國消費者對中高端商品的需求在快速增加。

此次商品清單的調整不僅順應了商品消費開放趨勢,擴大了消費者的選擇餘地,也有利於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以及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進一步擴大運營規模。

新版清單實施以來,多地海關開展“一對一”政策解讀和業務指導,對接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廣泛挖掘品牌官方網站、大型購物平臺等公開數據信息,梳理熱門商品信息供一線執法參考,確保新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行動,積極引入新品,搶抓機會與海外商家展開闔作,助力大批優質海外品牌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中國消費者的“好物”清單。

強監管,跨境電商未來可期

——提升智慧化監管水平,跨境電商平穩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清單不斷豐富的同時,如何做好進口監督管理成為重要課題。

“進口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其中不免魚龍混雜,對監管提出了更大挑戰。”張建平表示,新版清單在此方面也有體現,對相關稅目進行技術性調整和新增商品備註的目的,就在於加強對進口商品的引導和管理,推動貿易規範發展,保護消費者利益。“此外,跨境監管還需要和貿易夥伴國家加強政策溝通與對話,RCEP目前已經有電子商務章節,需要我們和貿易夥伴國家共同落實,併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鋻於中國已經提出申請加入DEPA數字經濟夥伴協議,未來在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應加快先行先試。”張建平説。

姜照建議,今後應加強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中的應用,提升智慧化監管水平。“同時要注意物流全鏈條的疫情防控,尤其是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監測監管。加強對倉儲設施、商品外包裝等的消毒處理,定期對物流一線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篩查。”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市場監管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強對電商平臺的指導,重點圍繞進口冷鏈食品、防疫用品等商品,加大網絡交易監測監管力度。

加強監管,是為了跨境電商貿易發展得更穩更好。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專家普遍認為,中國跨境電商良好的發展勢頭將會持續,未來增長空間依然很大。

為推動跨境電商進一步發展,今年以來相關支持政策持續跟進。根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中國將支持跨境電商高水平發展,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豐富商品品類及來源,提升跨境電商消費者保障水平;近日商務部印發的《關於用好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支持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通知》提出,支持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配套服務體系;此前印發的《商務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關於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做好跨週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工作通知》亦明確,鼓勵加大對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支持力度,支持提高海外倉數字化、智慧化水平,優化完善佈局。

“這些政策從不同層面為推動跨境電商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張建平表示,預計跨境電商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平穩發展態勢不會改變。“未來進口商品的品類有望進一步增加,同時提升進口電商的購買便利性、完善進口電商商品的售後服務,消費者將擁有更多選擇。”張建平説。(記者 孔德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