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上升勢頭得到遏制——打好反詐人民戰爭 維護群眾財産安全

2022-04-15 07:4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14日,國新辦舉辦新聞發佈會,邀請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介紹,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出重拳、下狠手,深入推進打防管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依法打擊治理,合力擠壓犯罪空間

據介紹,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雲劍”“長城”“斷卡”“斷流”“5·10”等專項行動,先後組織開展150次全國集群戰役。一年來,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9.4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4萬名,同比分別上升28.5%和76.6%。根據最新統計,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合力擠壓犯罪空間。“公安部會同國家移民管理局組織開展‘斷流’專案行動,打掉非法出境團夥1.2萬個,抓獲偷渡犯罪嫌疑人5.1萬名;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工信部、人民銀行和三大運營商持續推進‘斷卡’行動,打掉‘兩卡’違法犯罪團夥4.2萬個,查處犯罪嫌疑人44萬名,懲戒失信人員20萬名,懲處營業網點、機構4.1萬個。”杜航偉説。

“工信部升級啟動‘斷卡行動2.0’,組織集中排查處置涉詐高風險電話卡9700多萬張,清理關聯互聯網賬號5700萬餘個,對全國物聯網卡開展拉網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號卡得到全面清理。”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介紹,2021年,工信部依法處置涉詐碼號4.5萬個、域名網址104萬個,攔截涉詐電話19.5億次、涉詐短信21.4億條,部署推進“打貓(池)行動”,大力清理詐騙作案工具。

去年,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加大力度,依法懲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據了解,全國法院一審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2.5萬餘件,6.1萬餘名被告人被判處刑罰;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近4萬人,依法懲治為詐騙犯罪“輸血供糧”的各類網絡黑産犯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循法而行,依法而治,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有力法律武器。“最高法會同最高檢、公安部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和《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去年至今又兩次下發關於‘斷卡’行動會議紀要等規範性法律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負責人李睿懿介紹,人民法院將不斷完善和明確法律適用標準,抓緊研究制定適應電信網絡詐騙特點和規律的證據規範,進一步解決此類案件偵查取證難、認定難的問題。

行業集中整治,全力追繳被騙資金

緊急止付群眾被騙款3291億元,累計攔截102萬個資金賬戶148億元,追繳返還人民群眾被騙資金120億元……“全國公安機關始終把追贓挽損作為反詐工作的重中之重。”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介紹,近年來,公安機關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建立快速止付凍結、涉詐銀行賬戶風險監測攔截等機制,出臺相關規定細則,依法追繳返還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被騙資金。

“促使被告人積極退贓、退賠,確保涉案資金優先返還被害人,不足以全額返還的按照比例返還。”李睿懿介紹,人民法院把挽回被騙群眾財産損失與案件審理同步推進,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徹查、追繳涉案資金,探索建立涉詐凍結資金依法及時返還機制,最大限度減輕和彌補被騙群眾的財産損失。

金融行業“資金鏈”治理是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要一環。2021年,金融系統識別攔截資金能力明顯上升,月均涉詐單位銀行賬戶數量降幅92%,個人銀行賬戶戶均涉詐金額下降21.7%。

“人民銀行建成了電信網絡詐騙資金查控平臺,2021年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根據公安部門指令,處理涉詐資金1.5億筆,緊急攔截涉詐資金3291億元。商業銀行向公安機關推送涉詐受騙資金交易預警信息242.8萬條。”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介紹,在詐騙犯罪多發的中緬邊境地區,人民銀行會同公安部門探索運用新技術協助鎖定1768名跨境資金轉移“揹包客”,不斷織密金融行業風險防控網。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詐騙分子利用跑分平臺、數字貨幣、貿易對衝等多種方式,不斷改變轉賬洗錢手法,轉賬速度快、隱蔽性強。

據介紹,下一步,公安部將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檢、最高法等,完善法律法規,健全風險監測機制,提升預警攔截能力,進一步加大電信網絡詐騙被騙資金的返還力度,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採取多種措施,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財産安全,廣大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一些重點地區人員相互勾連,形成職業犯罪群體,嚴重敗壞社會風氣;一些人員受蠱惑蒙蔽,出租、出售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戶給詐騙集團,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嚴重侵蝕了社會誠信根基。”劉忠義表示,一年來,儘管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案件快速上升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犯罪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其背後折射出網絡治理、社會治理等方面還需不斷完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複雜的社會治理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社會治安問題。”杜航偉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要在繼續嚴打高壓、嚴密防範前提下,一方面不斷深化治理,依法加強對涉詐人員管理,全面落實出境管控措施,嚴格落實實名制和失信人員金融通信懲戒措施;另一方面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將廣泛宣傳與精準宣傳相結合,加強對易受騙群體、案件高發行業和重點地區的精準宣傳,建立全方位、廣覆蓋的反詐宣傳體系,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反詐能力。

“今年檢察機關在依法從嚴打擊的同時,將更加重視能動履職,協同推動網絡訴源治理。”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程雷表示,檢察機關將更加重視數據賦能,強化大數據思維,推動建立數據互通共享,加強數據集成分析研判,及時發現打擊治理的“死角”和“盲點”。

去年以來,工信部推出“一證通查”、12381勸阻短信,開發“老年人親情號碼預警”“閃信霸屏預警”等新功能,大幅提升了預警勸阻效果。“我們將繼續加強反詐技術手段,建設國際出入口短信預警系統,實現對國際來話和短信實時主動提醒,提升群眾防範跨境詐騙意識。通過‘反詐名片’,實現對主叫號碼的權威標記,有效甄別號碼真偽,多措並舉,不斷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效能。”隋靜説。(記者 張天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