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攻堅克難,持續鞏固經濟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解讀中國經濟首季答卷

2022-04-18 21: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題:攻堅克難,持續鞏固經濟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解讀中國經濟首季答卷

魏玉坤、王悅陽、歐立坤

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

18日發佈的2022年中國經濟首季答卷顯示,面對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國內疫情頻發帶來的多重考驗,中國經濟迎難而上,開局總體平穩。

當前,國內外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大,經濟發展面臨較多困難和挑戰,實現全年發展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一季度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衝擊影響加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面對複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國民經濟繼續恢復。

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中國GDP增速高於上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外匯儲備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國際收支狀況保持穩定。

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同時,“進”勢繼續彰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一季度,製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8.7個百分點……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優化。

創新發展態勢持續,綠色轉型穩步推進。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3%。

不過,3月份以來世界局勢複雜演變,國內疫情影響持續,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部分主要指標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升高,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房地産銷售下降,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2.7%;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産增長有所放緩,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有所增加……

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

3月份以來,全國疫情多發,對一些接觸性行業特別是接觸性服務業衝擊影響較大。

“疫情條件下,居民的批零住餐、交通運輸、文化旅遊等接觸性、聚集性消費有所減少,給相關行業生産造成一定影響。一些疫情嚴重地區的企業出現停産減産,交通物流受到影響,也制約了工業生産。”付淩暉説。

付淩暉表示,下階段,推動經濟持續恢復,要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推進已出臺政策早日落地見效,持續擴大內需,持續助企紓困,保障基本民生。

就業是民生之本、社會穩定之基。針對就業壓力有所加大,付淩暉説,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減負穩崗擴就業,積極穩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做好大學生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今年以來,主要受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等因素影響,國際能源市場不穩定性增加,中國能源安全保障面臨一定壓力。

“要進一步落實已出臺的能源保供穩價政策措施,積極增加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産品供給,積極應對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風險,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付淩暉説。

付淩暉表示,下階段,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狠抓政策落實,力爭早落地早見效,有效應對突出矛盾,穩定經濟基本盤,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從下階段走勢看,雖然短期經濟運行存在一定壓力,但是從全年來看,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仍有不少有利條件。”付淩暉説。

“三駕馬車”有望保持平穩運行——

消費恢復態勢有望持續。隨著疫情影響逐步得到控制,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將促進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

投資拉動作用有望提升。隨著我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力度不斷加大,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新興行業創新發展勢頭增強,將有利於帶動産業投資增長。同時,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也有利於投資擴大。

對外開放紅利繼續顯現。儘管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但總的看,世界經濟仍在復蘇,對中國出口産品需求仍會增加。

“我國出口企業在疫情條件下,適應外部需求變化的能力比較強,同時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共建‘一帶一路’成效不斷顯現,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都有利於進出口增長。”付淩暉説。

此外,宏觀經濟政策將不斷顯效。針對近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地區各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靠前安排和加快節奏,積極幫扶市場主體,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兜牢民生底線。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將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總的看,我國産業體系全,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改革開放紅利多,經濟治理能力強,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從全年看,我國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付淩暉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