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跨境物流“逆水行舟”穩外貿

2022-04-19 08:17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至此,外貿進出口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長。與此同時,多地港口、中歐班列、機場等跨境物流節點也紛紛傳來好消息,跨境貨物吞吐量總體上保持平穩增長。

物流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儘管當前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複雜,跨境物流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但相關企業堅守主業、緊密合作,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確保跨境物流安全、平穩高效運轉,助力穩外貿,併為保産業鏈供應鏈作出貢獻。

全力以赴,確保物流暢通

一季度,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6.7%、6.9%。

來之不易的外貿好業績,離不開物流的有力支撐——

加強組織管理,提升港口作業效率。

近期,面對外來車輛集港需求不斷增加,天津港採取了在待卸區分區設置防疫登記檢查點和作業計劃信息錄入匹配點,在院內卸貨區提前統籌安排好人、機、場資源等舉措,合理配置作業機械及工具,實現提升港口裝卸作業連續性的目的,保障來港備貨的貨主和司機能夠快速卸貨、及時返程。“今年一季度,天津港先後11次刷新各類作業效率紀錄,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62.7萬標準箱,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天津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科學規劃線路,擴大跨境運力輻射面。

4月13日,一列滿載運動器材、服裝等貨品的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緩緩開出。據介紹,該班列將途經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最終到達德國曼海姆,全程1.13萬公里,是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又一次全新探索。“今年一季度,長安號共開行790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據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新線路增加了物流覆蓋面,將為相關企業開闢新的國際貿易市場提供支持。

提升監管效能,暢通貨運“空中走廊”。

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超過300家,産業集中在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對高效的國際航空物流運輸有著較強需求。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與全球其他機場一樣,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不少國際客運航線停航,致使國際客運航班“腹艙帶貨”運力銳減。針對國際航空貨運吃緊的情況,成都海關從貨機業務分類著手,大力支持客機改“全貨機”業務,同時與航空公司、貨站保持密切聯絡,制定差異化通關方案,優化貨機裝卸流程,全力保障口岸通道暢通。“今年1至2月,成都雙流機場進出口貨運量2.77萬噸,同比增長36.6%。”成都雙流機場海關副關長唐進説。

廈門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5403.12萬噸,其中海鐵聯運集裝箱運輸量達1.2萬標箱,同比增長48.11%;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03億噸,新開闢歐洲、南美洲等多個方向遠洋幹線,集裝箱航線總數再創歷史新高;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52.7自然箱/小時,第8次刷新裝卸效率紀錄;滿洲裏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1011列,集裝箱數量同比增長41.3%,貨值同比增長70.7%……今年一季度,各主要跨境物流出口克服種種不利因素,成績亮眼。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界經濟復蘇依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承壓。在此背景下,空、鐵、水、路等跨境物流單位“逆水行舟”,保持了強大的穩定性和服務能力,對於穩外貿乃至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都十分重要。

保供穩鏈,企業直接受益

企業是大宗跨境物流的重要參與主體。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43.2萬家,同比增長5.7%。

跨境物流穩得住,出口企業就有了底氣。

“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疫情導致預包裝螺螄粉的海外需求迅速增長,今年一季度我們出口訂單需求同比增長348.69%;另一方面,疫情對跨境物流造成了衝擊,貨物運輸至海外港口倉庫的時間變長了,運費升高了,特別是海外一些國家港口清關速度較為緩慢。”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歐皓軒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好在國內的跨境物流體系服務能力依然很強,企業得以通過廣州、深圳、天津等地的港口實現出口。“我們正準備建設海外倉。畢竟,只有物流有保障,回款及時,企業才能更好地擴大生産。”

跨境物流暢通,進口商品供應充足。

京東國際物流進口物流部負責人張德輝介紹,從2015年開啟跨境進口電商業務至今,京東已吸引了超過2萬個品牌入駐,覆蓋母嬰、時尚、營養保健、個護美粧、3C數碼、家居、食品等眾多品類,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京東國際物流運營近千條全球運輸鏈路,跨境網絡覆蓋10余個跨境口岸、近80個海外倉和保稅倉。

“消費者對進口商品需求的升級,促進了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對跨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跨境網絡也面臨不小的挑戰。”張德輝對本報記者説,目前,京東國際物流正積極與各方合作,利用包機、班列、海運、多式聯運等運輸方式,為跨境商家提供端到端的一體化服務體驗。

跨境物流效率高,産業鏈供應鏈更結實。

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主要聚焦在功能糖、蛋白質、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有助於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物開發和産業化應用,在美、日、歐等地均設有子公司。“高附加值醫藥級原料及生物製品,需要高效、及時的跨境冷鏈物流運輸。”華熙生物品牌與傳播戰略中心總經理朱思楠説,從北京口岸的情況看,儘管疫情對物流産生了一定影響,但企業通過與國內陸運承運商、國際物流貨運代理公司密切配合,今年以來依然保證了貨物運輸的安全抵達,進一步穩固了企業在産業鏈價值鏈上的地位。

聯通內外,增強經濟韌性

目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實現穩外貿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4月11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會議,會同交通運輸部研究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會議強調,要結合外貿、外資企業特點和訴求,有針對性地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交通運輸部專門印發通知,全力保障港口暢通有序,全力保持內河航道順暢,全力保障國際海運物流供應鏈暢通。交通運輸部要求,加強國際集裝箱海運市場運行監測,引導主要班輪公司優化航線運力投放,做好主要外貿集裝箱航線運力保障;增加現貨市場在線訂艙的艙位投放量,服務中小出口企業的訂艙需求。其中,班輪公司、港口企業要加強與內支線運輸企業、貨主企業、貨運代理、集卡車隊等溝通銜接,積極推進在線服務辦理和港口作業單證、提貨單、海運提單等單證電子化流轉。

各地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斷增大。據山東省淄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外倉作為一種新的跨境物流模式,成為發展跨境電商的重要平臺和載體。通過研究淄博全市外貿企業在海外倉建設和租用方面的優勢和困難,當地商務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支持企業在境外建設公共海外倉,設立營銷網點及商品展示中心;支持企業積極申報省級跨境電商主體,深耕目標市場渠道;鼓勵現有海外倉加強硬體建設、擴展服務功能等。

物流領域的科技應用正變得更加豐富。中遠海運集運旗下鑫三利公司整合雷達、激光、流體、液壓等先進技術,研發出智慧集裝箱清洗消毒機器人,全程自動駕駛,無需人工干預。據了解,該裝置適應20尺和40尺集裝箱清洗消毒,完成20尺集裝箱自動清洗僅需90秒,比人工清洗效率提高1倍以上。該機器人具備集裝箱內部消毒功能,滿足集裝箱行業的防疫需求,是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科技産品,屬行業首創,有助於保障跨境物流暢通。

“我國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都身處外向型産業鏈之中,有的需要進口中間品或原材料,有的需要出口製成品。因此,跨境物流就是企業重要的生命線。此時,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出臺政策,相關企業積極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有助於讓跨境物流各類基礎設施‘連點成線、織線結網’,從橫向的地域之間、縱向的産業鏈上下游之間共同促進商品與要素高效循環,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萬喆説。

跨境物流“逆水行舟”,無疑還要面臨很多考驗。萬喆建議,相關企業應該對運期延長、貨物結算、地區衝突、匯率波動等風險有更加充分的準備,及時利用長期協議、保險工具對衝風險,穩定生産經營預期。(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