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央行加快上繳結存利潤 貨幣與財政政策協同發力

2022-04-20 19: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央行加快上繳結存利潤 貨幣與財政政策協同發力

新華社記者 吳雨、申鋮

4月1日起,我國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正式實施。截至4月15日,已有4202億元留抵退稅款落到52.7萬戶納稅人的賬戶。留抵退稅加速落地,既得益於財稅部門加快政策實施,也離不開中國人民銀行靠前發力,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

3月8日,人民銀行表示,今年依法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總額超過1萬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稅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紓困、穩就業保民生。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退稅減稅規模歷史空前,規模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

當前,地方基層財政收支壓力加大。如何確保企業能拿到退稅資金?錢從哪來?

“考慮當前與長遠,在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情況下,經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上繳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結存利潤。這些資金安排用於大幅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幫助地方財政特別是縣區財政緩解減收壓力。”財政部有關負責同志説。

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中旬,人民銀行已上繳6000億元,預計總計上繳11000多億元結存利潤。按照此前安排,結存利潤按月均衡上繳,就目前情況來看,上繳進度明顯加快。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表示,面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人民銀行結存利潤上繳進度將靠前發力,視退稅需要及時撥付,與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據央行測算,上繳6000億元結存利潤,相當於投放基礎貨幣6000億元,與全面降準0.25個百分點基本相當。

在一些專家看來,央行上繳利潤所起到的效果勝過降準。央行上繳的利潤經財政支出後,直接進入企業和居民手中,改善了居民和企業部門資産負債表,可大大提振有效需求。

“央行利潤上繳不僅投放了1萬多億元的基礎貨幣,而且拉動廣義貨幣(M2)增速約0.5個百分點。”王一鳴認為,降準可以增加商業銀行的可用資金,但不一定直接帶來信貸。而央行上繳的利潤可下沉基層、直達市場主體,實實在在增加市場主體開展經濟活動的收入,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加大對保市場主體的支持。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認為,人民銀行上繳超萬億元結存利潤,可支持今年實際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提升財政預算支出增長水平,對穩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靠前發力,不僅為減稅降費提供支持,也有利於信貸總量保持穩定增長。

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兩項減碳工具加速落地,加快1000億元再貸款投放交通物流領域,創設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再貸款……近期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頻頻發力,預計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億元。

近期,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密切配合、協同發力。

一方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貨幣政策提供流動性配合。3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9.7%,是去年3月以來次高增速。

4月15日,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預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這有助於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儲備優質項目,增加項目資本金。

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是帶動消費擴大內需、促就業穩增長的重要舉措。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抓緊下達剩餘專項債額度,向償債能力強、項目多儲備足的地區傾斜。去年提前下達的額度5月底前發行完畢,今年下達的額度9月底前發行完畢。

數據顯示,今年3.6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用於項目建設的額度已全部下發,將帶動更多社會投資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發揮穩經濟穩就業關鍵作用。

專家表示,國內疫情近期頻發,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市場主體面臨的困難增加。這需要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配合,在保市場主體方面打出助企紓困的“組合拳”,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