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部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有何深意——解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新部署

2022-04-28 07:2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全面部署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有何深意——解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新部署

新華社記者 葉昊鳴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出新部署,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指明方向。

當前為何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如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華社記者採訪業內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産業。

此次會議指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從嫦娥玉兔飛天攬月,到南水北調潤澤萬方,再到大興機場鳳凰展翅、中國天眼探索寰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重大科技設施、水利工程、交通樞紐、信息基礎設施、國家戰略儲備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領先的成果,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但與此同時,我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堵點難點。

“應該看到,在鄉村振興、城市高品質生活、支撐産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還存在明顯短板,尤其是涉及基礎設施的功能佈局、互聯互通、綜合效益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海波説。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與傳統的“鐵公基”項目相比,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涵蓋面廣,更加注重網絡型、産業升級、城市、農業農村、國家安全等基礎設施,需要提前謀劃、整體佈局。

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將“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作為“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篇章中的一部分。

龍海波表示,此次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個重要議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有利於更好發揮基礎設施的‘乘數效應’,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擴大內需,進而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二是有利於更好凸顯基礎設施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斷提升我國産業鏈供應鏈的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三是有利於更好體現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城市高品質生活和幸福美麗鄉村的嚮往。”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明確“施工藍圖”

針對當前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堵點難點,如何推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要多輪驅動,發揮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多方面作用”……此次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施工藍圖”。

“這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基於統籌發展和安全的一種戰略考慮,也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衝擊下黨中央未雨綢繆的表現。”龍海波認為,中央明確多個方面不斷推進工作,錨定堵點和短板,將進一步釋放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引領的投資潛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水平,需要打通“血脈”,加強聯通。會議指出,要加強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建設的重點,著力提升網絡效益。並在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發展分佈式智慧電網、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精準施策,優化結構。會議指出,要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産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佈局建設新一代超算、雲計算、人工智慧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佈局建設,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佈局建設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會議研究的基礎設施範圍廣、規模大,不僅是當前穩增長的需要,也是為國家中長期發展打好基礎的戰略佈局。系列部署無疑會推動“十四五”基礎設施規劃的超前實施,近期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産業的發展,為相關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適度超前、科學規劃 “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綜合賬”

當前,多個領域投資發力保障穩增長。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何確保科學有序,避免走上“大水漫灌”的粗放老路?

“要適度超前,佈局有利於引領産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要科學規劃,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全生命週期,統籌各類基礎設施佈局,實現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協調聯動”“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綜合賬,提高基礎設施全生命週期綜合效益”……會議作出進一步部署。

專家表示,要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需要作為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避免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出現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能錯誤地讓基礎設施建設與拉升地方GDP畫等號。

“通過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到基礎設施發展的紅利。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緊緊圍繞人民的需要,充分考慮各類群體的訴求。”龍海波説。

如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保障?會議強調,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建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各領域、各地區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強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資源要素保障。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就是要圍繞兼顧短期穩定增長和長期結構調整的要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説,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綜合賬,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杠桿效應,影響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的同步實施,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