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2022-05-02 08:1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內生産總值超過2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7%,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5.6%,雙雙延續兩位數增長;對外全行業直接投資2177.6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9%……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外貿外資持續向好,凸顯了中國為穩定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為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作出的積極貢獻。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具備強大韌性和活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取得實效,將繼續提振全球經濟復蘇信心,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對外資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吸收外資,是觀察一個國家開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活力的晴雨錶。今年一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3798.7億元人民幣。其中,高技術産業引資增長較快,達到1328.3億元,同比增長52.9%。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逐步落地,日前海南自由貿易港2022年(第一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生物醫藥等重頭外資項目紛紛亮相;在北京,受益於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速,高科技跨國投資不斷提升,數字經濟領域投資顯著增長……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量穩質升、結構更優是中國吸引外資呈現出的顯著特點。中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不斷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外資更多流向高技術産業帶來更多新機遇。

中國德國商會、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發佈的報告顯示,71%的德資企業、超六成的美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一季度,寶馬集團增資279億元人民幣,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創新市場之一,寶馬在中國建立了除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今年將在瀋陽和張家港啟動兩座全新工廠。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將帶來更多機遇,寶馬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始終保持樂觀。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經濟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茲沃尼米爾·斯托皮奇認為,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更多政策紅利,外國企業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廣闊市場機遇。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毛旭新表示,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逐年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持續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開放包容、多樣化的中國市場對外資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共建‘一帶一路’持續取得新進展”

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為2.9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7%,佔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1.1%,比重較去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46.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59.7億美元,分別佔同期總額的52%和55.1%。

去年,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繼續實現總吞吐量超1200萬標準箱。作為歐洲第二大港口,安特衛普港在疫情防控期間始終處於高位運行,多項數據保持增長。近日,安特衛普港與比利時另一大港口澤布呂赫港正式合併為安特衛普—布魯日港,成為歐洲最大出口港、最大汽車港和最大綜合化工集群。安特衛普市副市長烏特爾斯表示,安特衛普是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城市。疫情防控期間,港口與中國的貨物運輸基本保持穩定暢通,“不僅為歐洲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提供重要支撐,也為維護地區和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雙向投資穩中有進、規模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航空航天、生物、光電、電子等領域貿易增長顯著。克羅地亞薩格勒布經濟與管理學院助理教授伊維卡·巴科塔表示,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各方在高技術、綠色低碳、創新産業等領域投資合作不斷密切,為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

去年,中國同拉美地區貿易額超4500億美元,同比增長41.1%,創歷史新高,中國繼續保持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阿根廷經濟學家蘇阿爾迪表示,拉美地區中資銀行在促進雙邊貿易合作、直接投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阿中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不斷深入,阿根廷大豆等主要産品的出口量顯著增長,有力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表示,共建“一帶一路”與拉美地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目標高度契合,“共建‘一帶一路’持續取得新進展,將助力地區各國構建新的發展願景”。

“將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大信心與力量”

一季度,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同期,中國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長6.9%。

比利時賽百思中歐商務諮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克·巴爾丹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活力強,不僅吸引全球投資者赴華投資興業,為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機會,也將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動能。”

日前,西部陸海新通道“RCEP—北部灣港—河南”鐵海聯運雙向對開班列開通儀式在廣西欽州和河南漯河同步舉行。這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範圍由中國西部地區首次拓展到中部省份河南,面向RCEP成員國市場的貨物和原材料運輸渠道進一步豐富。一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貨物超1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6.5%。

肯尼亞南南合作智庫負責人斯蒂芬·恩德格瓦説,在全球疫情延宕反復、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持續恢復的態勢,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力促進區域經貿合作發展,為處於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帶來更穩定力量。

巴基斯坦國防大學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員亞希爾·馬蘇德表示,面對疫情挑戰,中國成功保持對國內外市場的供應穩定。作為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大信心與力量”。

摩洛哥前經濟和財政大臣瓦拉盧表示,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具有經濟治理能力強、産業體系全、市場空間大等綜合競爭優勢,能夠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展望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前景光明,中國市場充滿機遇,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正能量。(記者 楊一、劉慧、黃培昭、程是頡、謝亞宏、閆韞明、畢夢瀛、彭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