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一

2022-05-02 11:0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題: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 韓潔、魏玉坤、潘潔

面對諸多風險挑戰,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迎難而上,總體實現平穩開局。但“三重壓力”疊加一些“超預期”突發因素,經濟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當前經濟工作把舵定調,強調指出要“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用好戰略性有利條件,匯聚穩增長的合力,在攻堅克難中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

從支撐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看,我國經濟“穩”的底盤依然堅實: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4.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均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9.3%,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4%;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就業格局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外匯儲備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

從涌動新動能的新經濟指標看,“進”的特徵同樣鮮明: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高基數上進一步增長8.8%;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了140.8%……

“一季度整體來看,經濟開局總體平穩,發展形勢符合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受到的衝擊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的。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預計經濟將很快回歸正常軌道。

正確認識當前困難挑戰,堅定穩中求進的信心,確保把中央政治局的決策部署落實到位,才能為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不斷積蓄復蘇力量。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至為關鍵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説,面對疫情衝擊、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為突出。中央強調“三穩”,正是抓住了當前穩經濟的關鍵,也是系列重要部署的著力點。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

進入3月以來,中央密集研判新形勢,一系列重要會議不斷釋放經濟政策要靠前發力、適時加力的明確信號。

“當務之急是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海波説,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而更好引導預期、提振信心、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穩就業和穩物價,是經濟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支撐。

就業是民生之本、社會穩定之基。有測算顯示,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可帶動約200萬人就業。而在全球通脹壓力下,保持國內物價長期總體平穩運行,對於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從“實施好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到“對受疫情嚴重衝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從“做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抓好春耕備耕工作”,到“組織好重要民生商品供應”,中央政治局會議瞄準關鍵任務作出重要部署。

截至4月20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已為全國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1萬億元以上,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比去年增加51.68億元;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提至90%。

中央財政安排下撥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加快煤炭優質産能釋放,完善煤、電價格傳導機制;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明確煤炭領域經營者哄抬價格行為……一系列部署避免價格大起大落影響基本民生。

緊扣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關鍵任務,精準有效推進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中國經濟有信心應對好“三重壓力”,確保穩定復蘇向好。

匯聚穩字當頭的政策合力

從14部門出臺43項政策助力服務業恢復發展,到國辦出臺促消費20條;從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到加大對物流通暢和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金融支持;再到天津15條、上海21條、廣東47條……

近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千方百計打通堵點卡點,持續推進穩鏈補鏈,全力幫助企業把耽誤的進度奪回來。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産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把政策落實抓實抓細。

當前,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宏觀、微觀、結構、科技等七大政策正在不斷細化落地,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政策統籌協調,以政策的確定性來應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形成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強大合力。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又進一步提出,“要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堅定辦好自己的事。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佈;4月19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會議聚焦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研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規範和引導我國資本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近期一系列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部署,彰顯中國經濟錨定高質量發展的定力與信心。

面向未來,中國依然具有保持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諸多有利條件。發展基礎牢,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穩定;供給潛力大,産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內需空間廣,全國統一大市場穩步構建;政策環境穩,重點領域改革累積效應持續顯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堅定信心、真抓實幹,認真落實好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我們定能在攻堅克難中創造經濟發展新業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