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穫冬小麥1.67億畝,進度過半——“三夏”大忙,豐收在望

2022-06-09 08:05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芒種已過,從南到北,夏收夏種夏管火熱進行。“三夏”大忙時節,是關乎全年農業收成的關鍵階段,既連著夏收作物的成熟收穫,也是夏播作物播種和春播作物生長髮育的重要時期。

農業農村部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冬小麥1.67億畝,收穫進度達到55%,全國麥收總體進展順利,跨區機收總體通暢有序,糧食生産豐收在望。

忙機收,保障顆粒歸倉

風吹麥浪,夏收正忙。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高趙村,10多臺聯合收割機扎進麥田、來回穿梭,伴著隆隆機聲,飽滿的麥穗被吞進脫粒箱,留下一片片低矮的麥茬。

這兩天,高趙村種糧大戶趙興軍正守著3000畝麥田忙機收。瞅著金黃的麥粒不斷裝車運出,趙興軍滿心歡喜:“受去年嚴重秋汛影響,咱這小麥晚播了10多天。好在後來選用了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再加上田間管理做得好,目前收穫情況不錯,整體算下來,平均畝産1200斤左右問題不大。”

眼下,在中國第二大小麥主産區山東,約6000萬畝小麥陸續開鐮收割。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二級調研員王豐勇介紹,從前期機收作業供需對接情況看,全省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19.4萬台,再加上外來跨區作業的機械,總量充足。同時,農業農村部門還會同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發放跨區作業證2.7萬張,辦理技術服務車免費通行證231個,開闢農機跨區綠色通道。另外,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商務廳、中石油、中石化,開展2022年“三夏”農業用油惠農保供活動,省內省外機手同享用油優惠5%。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産第一季,産量約佔全年的1/5。今年5月下旬以來,夏糧主體冬小麥自南向北相繼進入收穫期,各大主産區搶抓好天氣開鐮收割,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農業農村部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冬小麥1.67億畝,收穫進度達到55%,麥收過半時間比去年提前2天。其中四川、湖北麥收已基本結束,安徽收穫進入掃尾階段,河南麥收進度過八成,陜西、山東、山西、河北即將進入收穫高峰。

在全國冬小麥收穫中,97%以上靠機收,減損成為各地關注的重點。王豐勇表示,隨著機械化作業成為夏收的絕對主力,機收減損意義重大。以山東省為例,如果今年收穫時每畝小麥減少損失10斤,全省收穫的冬小麥就能挽回6億斤糧食,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我們要求小麥單季種植面積超過50萬畝的縣(市)開展機收損失數據跟蹤監測,監測時發現損失率偏高的,及時提醒服務組織和機手採取針對性措施,提升機收減損水平。”

“去年全國通過抓機收減損,挽回了100億斤糧食的損失。”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説,今年繼續深挖機收減損潛力,組織開展好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努力把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同時抓好晾曬、烘乾,降低産後損失,保障顆粒歸倉。

抓夏種,搶茬搶時早播

夏收不鬆勁,夏種緊跟進。“三夏”期間茬口緊,小麥—玉米和小麥—水稻輪作是黃淮海地區主要種植模式,麥收過後,夏玉米、夏大豆和水稻等播種工作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隨即展開。

在“中原糧倉”河南,隨著全省8500多萬畝小麥收穫進入尾聲,夏種加快推進。“這播種機是個好東西,兩行玉米、四行大豆,整整齊齊的。”位於沁陽市崇義鎮後楊香村的龍興種植專業合作社大田裏,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合作社負責人宋悅東和鄉親們將種子放入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專用播種機,100多畝地不多久便完成播種。

“玉米地裏套種大豆,不僅保證了玉米播種面積和産量,還能多收一茬大豆,政府還給補貼,這地種得划算!”宋悅東説,今年第一次在合作社地裏嘗試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期盼有個好收成。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介紹,今年,河南充分發揮農機作業優勢,組織農民搶時早播,收一塊、種一塊。重點抓好100萬畝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指導各地逐戶與承擔任務的經營主體簽訂協議,幫助搞好機械購置、改裝,備足農機、種子等生産資料,及時兌付補貼資金,確保種足、種好。“我們將確保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全年糧食面積在1.61億畝以上。”王俊忠説。

夏種直接關乎秋糧收成,各地各部門紛紛加大機械化作業、新技術支持和推廣力度,積極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幫助廣大農戶搶茬搶時早播。

“今年,我們採用水稻覆膜機插技術,可一次性完成機械插秧和覆膜。”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的歸來兮有機莊園內,3台插秧機正採用新技術在1000多畝稻田裏進行插秧作業,莊園負責人表示,覆膜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生長,而且這種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在水田浸泡五六十天后自動分解,對土壤及作物無毒副作用,具有節水保肥、控減農藥、提升水稻品質等優勢,助力實現水稻有機種植。

在安徽,47個水稻主産縣新建的120個水稻育秧中心全面運轉,水稻機插秧和大豆、玉米精量播種機等適用機械得到大力推廣,全省夏種力爭在6月25日前基本完成;在河北,秋糧産量佔比約六成以上,各地提前把補貼政策、技術培訓、農機農資供應等工作做實做細,大部分地區麥收後立即開始騰茬種夏玉米、夏大豆;在雲南,今年有33個重點縣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面積50萬畝,並在技術模式、品種選擇等方面出臺了詳細指導規程,目前播種進入掃尾階段。

防病蟲,促進産量形成

種下去,還得管得好。芒種時節,南方早稻進入孕穗期,夏管是影響産量形成的關鍵。

在早稻種植大省湖南,常德市西湖鎮旺壽村種糧大戶吳章忠最近時常盯著稻田裏的誘捕器。“看,這個誘捕器已經抓了近20隻蟲,效果不錯。”吳章忠説,“今年農業部門專門安排了技術指導員幫忙做好田間管理,同時還給我們免費贈送並安裝了二化蜈誘捕器,既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也減少了農藥的用藥次數和劑量,省了一筆開支。”

常德市西湖管理區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謝迪軍介紹,今年以來,西湖管理區農業農村局專門成立技術服務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同時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隨時解決農戶諮詢的問題,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推動做好夏管工作,搞好病蟲監測防控,促進早稻成大穗。

“蟲口奪糧”對保障豐收至關重要。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生物預警控制體系不斷完善。農場水稻園區工作人員高天昊介紹,使用蟲情測報燈對稻田裏蟲類情況進行監測,各蟲情監測站收集到的數據統一匯集到物聯網中心,再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科學制定滅蟲打藥方案,做到因地施策、對症下藥。

“今年以來,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農業病蟲害暴發流行風險高。”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室副主任李森表示,預計早稻區發生稻飛虱、紋枯病等水稻病蟲害情況將重於上年;水稻“兩遷”害蟲、玉米重大遷飛害蟲草地貪夜蛾也將進一步向長江中下游一季稻區和玉米種植區擴散;此外,夏季北方降水偏多,有利於北方玉米産區玉米螟、玉米葉斑病等病蟲害重發。“中國氣象局將提升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水平,科學研判各類農業病蟲害氣象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助力農業‘蟲口奪糧’。”

日前,農業農村部部署抗旱促夏種夏管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進夏管有序開展,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措施。築牢草地貪夜蛾“三區四帶”佈防,抓好水稻“兩遷”害蟲跨區聯合監測、分區協同治理,組織好統防統治、應急防治,堅決遏制病蟲暴發危害。東北地區要以“搶積溫、促早熟”為重點加強作物田間管理。南方早稻正是産量形成的關鍵期,要加強肥水調控,施好穗粒肥;中稻陸續返青,要施好送嫁肥,促進分蘗成穗,搭好豐收架子。(記者 邱海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