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生態美、産業興、文化昌——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見聞

2022-06-10 08:3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生態美、産業興、文化昌——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見聞

新華社記者

“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生物回來了,煙囪林立的化工廠整治了,“灰頭土臉”的砂碼頭消失了……步入仲夏,長江兩岸成為沿線居民休閒健身納涼的好去處。漫步江邊,戲水江畔,只見江水澄碧、草木蔥蘢。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6年以來,在長江上遊重慶、中游武漢和下游南京,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召開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他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6月8日在四川省宜賓市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一幅生態優美、産業興旺、文化昌盛的畫卷正沿著長江徐徐展開。

“魚翔淺底”實現治江歷史性轉變

“我們在做科研調查時,過去跑了很多江段都撈不到長江鱘,現在一網下去,有時能撈到好幾條長江鱘。”

長期從事珍稀魚類保護研究的西南大學水産學院教授姚維志興奮地説,長江禁漁以及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減少了人類活動對長江鱘的干擾,保護效果十分明顯,“這個珍稀魚類能保住,不會滅絕了!我們正在尋找適合長江鱘産卵的場地,讓長江鱘能夠自然繁育。”

這是2022年2月25日拍攝的三峽庫區珍稀魚類馴養基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在重慶市萬州區的三峽庫區珍稀魚類馴養基地,一條條長江鱘在江水中暢遊。大的長江鱘身長一米多,甩動尾巴時激起朵朵水花。萬州區水産研究所副所長顏忠説,目前基地已經成功儲備長江鱘親本100多條,並對長江鱘人工繁殖進行攻關,通過增殖放流,有望增加它們的種群數量。

同為長江生態健康指示物種的江豚也不再難覓蹤影。在湖南嶽陽、湖北宜昌、安徽馬鞍山、江蘇揚州……昔日幾近絕跡的江豚近年頻頻現身,成為長江沿線一景。

“巡江的時候,經常可以見到一團團新出生的小魚苗,數量眾多。”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邊,長江航運公安局民警嚴謹對記者説:“市區濱江一帶,時常能看到江豚一家捕食和嬉戲。長江水生生物數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

在位於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長江江豚媽媽和小江豚在水中游動(2021年7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在安徽省安慶市,由上岸漁民組成的江豚巡護隊正沿著長江開展巡護工作,隨著巡護船在水面蕩起層層波浪,不時能看到江豚躍出水面。安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安慶段江豚數量已上升到180頭至200頭。

“魚翔淺底”成為長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生動注腳,母親河煥發新顏。這在幾年前難以想象。那時,經過長期大開發大建設,“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指引下,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攻堅,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綠色轉型,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制定頒布長江保護法……生態保護攻堅戰在長江沿線打響。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活動(重慶分會場)在重慶江北嘴執法船舶碼頭舉行(2020年12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人不負江河,江河定不負人。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繼2020年之後,長江幹流水質2021年再次全線年均值達到Ⅱ類,長江流域水質優良的國控斷面比例也提升為97.1%,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

區域協調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馬鞍山和南京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不僅是道路、城建等基礎設施是一體規劃,産業協同、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也更接近‘無縫銜接’,企業在這裡就像在南京一樣!”南京騰亞實業集團馬鞍山項目現場負責人易新玉説。

位於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交界的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內,騰亞環境控制智慧裝備製造及産業鏈配套項目建設正酣。這是騰亞實業集團在安徽馬鞍山落下的“第二子”,有望年底建成,達産後可實現年産值15億元、稅收1億元。

馬鞍山、南京全部毗鄰片區實現跨界一體化發展全覆蓋,多個項目建設不斷加速。馬鞍山市發改委區域合作辦公室主任黃嵬説,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不僅優化了馬鞍山生態環境,還促使馬鞍山開展上下游協作,繼續答好製造業轉型升級這一道老工業城市的必答題。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種種不利影響,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連續實現逆勢增長:2022年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産總值538.6億元、同比增長8.1%,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7%……

這是2021年11月20日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拍攝的“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現場。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這得益於長江經濟帶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説,依託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和在産業鏈上的核心地位,目前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芯、屏、端、網”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加快發展,正與重慶、合肥等城市攜手,打造新型顯示産業集聚發展區。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員工在檢測芯片製造設備(2020年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長江黃金水道西端的重慶果園港,一艘艘滾裝船、一列列火車陸續抵達,“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在這裡無縫連接。

重慶海關工作人員在全國首趟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鐵路快通”出境班列發車前進行檢查(2022年5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中緬新通道(重慶—臨滄—緬甸)國際鐵路班列從重慶果園港魚嘴車站順利發車(2022年5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國內的機械設備、汽摩産品、電子産品等搭乘中歐班列、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中亞、歐洲和東南亞;國外的礦石、農産品、機電設備等抵達果園港後,再沿長江分撥至全國。”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工人在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智慧化“燈塔工廠”項目內作業(2021年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如今處在開放前沿的重慶,吸引全球資本、區域總部紛至沓來,本地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支柱産業加快補鏈成群。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首個智慧化“燈塔工廠”裏,約17分鐘就能下線一台大型挖掘機。“項目落戶重慶,不僅輻射西南市場,還能開拓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山水人城和諧相融

端午假日期間,一場小雨過後,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樂平裏屈原廟前的空地上,長板凳、塑料凳交叉擺放,130多名農民詩人圍坐在樹下,舉行今年的端午詩會。舞臺的簡陋,絲毫沒有影響大家的興致,紮根泥土的農民詩人紛紛登場亮相,楚地原始唱腔在屈原廟上空回蕩……

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的居民在包粽子(2021年6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扛過沙袋,做過皮鞋,進過工廠,47歲的農民詩人譚家臣今年專門創作兩首詩歌感懷端午。據他介紹,多年來,每逢端午,詩社社員們會回到樂平裏屈原廟前,以楚辭原生態的咏嘆調,亮出自己的詩歌來懷念屈原。

2022年“屈原故里”中國龍舟爭霸賽(宜昌)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三峽大壩前舉行(2022年6月3日攝)。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作為屈原故里,宜昌讓屈原文化融入城市肌理。漫步城市街巷,屈原文化的印跡散佈其間。

江水不止,文脈不息。

在保護和傳承的同時,長江文化遺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正在加速。從湖北博物館的文物甜點受到追捧,到沿江多地工業遺址成為“網紅”打卡點,再到黃梅戲等非遺短視頻屢屢在網上成為爆款……長江文化資源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記者 李思遠、周凱、汪海月、馬姝瑞)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