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投資規模繼續擴大——穩投資為穩增長注入動力 

2022-06-21 07:3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2%,增速回落幅度較1-4月份有所收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高技術産業投資保持今年以來的快速增長,大項目投資帶動作用增強。有關專家認為,未來隨著民間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推進,投資對中國經濟穩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有效投資拉動經濟穩增長

作為拉動內需的根本動力,穩投資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介紹,1-5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有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2%,增速較1-4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回落幅度比1-4月份收窄1.9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前5個月,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增速比前4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增速高0.5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6%,增速比前4月回落1.6個百分點,回落幅度較前4月份收窄1.8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20.5%,今年以來增速持續保持在20%以上。

與此同時,大項目投資帶動作用增強。前5個月,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2%,高於全部投資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3.3%,比前4個月提高2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2個百分點。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成了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一駕重要馬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向本報記者分析,“從投資形態看,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為顯著。同時,製造業投資及高科技産業投資增速較快,有利於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民間投資對保持整體投資平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前5個月,民間投資增長4.1%,佔整體投資的比重為56.9%。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8.9%,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9.1%,民間投資質量進一步改善。

今年以來,受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影響,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低於整體投資。6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落實好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完善民間投資政策環境,有利於更好穩定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根據‘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國家重大戰略等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我們將選擇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採取多種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孟瑋説,在安排各類政府性投資資金時,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

另一方面,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加快技術進步等有較強帶動作用,投資規模較大的民間投資項目,要積極納入各地的重點投資項目庫,加強用地(用海)、用能、用水、資金等方面的要素保障。

孟瑋介紹,國家發改委還將通過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盤活存量資産、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支持民營企業規範發展、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加快發展。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今年前4個月,全國新建5G基站超19萬個,千兆網絡端口新增165.3萬個,總量達到954萬個,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規模機架數超54萬台標準機架……當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發展韌性十足,支撐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和保持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作用更加凸顯。

孟瑋介紹,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面,從當前掌握的儲備項目情況看,下半年各地方和骨幹企業將加大投資力度,一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特別是社會資本投資潛力較大。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各地方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選擇一批産業特色突出、發展基礎較好的中西部中小城市集中予以支持。同時,加快推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一批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和算力基礎設施,積極探索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強化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佈局,圍繞規劃、網絡、用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撐“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推動各樞紐節點建設儘快落地生效。

投融資方面,國務院近日出臺的一攬子穩經濟舉措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首次將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其中。孟瑋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積極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投資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揮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為中小企業相關領域的融資提供便利,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入積極性。(記者 廖睿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