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一組數字看醫療衛生服務“強基層”

2022-07-14 19: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從一組數字看醫療衛生服務“強基層”

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顧天成

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基本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1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一組數字,折射出這10年變遷。

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超440萬人

截至2021年底,全國建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98萬個,衛生人員超440萬人,實現街道、社區,鄉鎮、村屯全覆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顯示,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而在201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為91萬餘個,衛生人員約340萬人。

此外,近10年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數從132萬餘張增加到171萬餘張,基層醫療衛生人員中的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數量從100.9萬人增加到161.5萬人。

在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十三五”以來全縣增加了1200個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每年公開招考200名本科及以上人員充實到縣鄉醫療機構。習水縣縣長冉崇慶介紹,截至目前,累計投入18億元用於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基層服務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縣域內就診率達92.6%。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絡不斷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更加完善。”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説。

基層診療量佔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

“強基層”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和工作內容。據介紹,目前基層診療量佔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

聶春雷介紹,為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開展“創建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等活動,出臺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力標準,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提檔升級設施設備。目前,符合條件的基層機構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定點範圍。

針對近幾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門診佔比有所下降的現象,聶春雷表示,實際門診人次仍在上升,衡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看綜合服務能力,包括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其他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成立32萬個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

據介紹,目前全國已成立32萬個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夯實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基礎。

疫情是一次“大考”。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完成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發揮著“哨點”“探頭”作用,承擔了篩查、轉運、流調、核酸採樣、疫苗接種等大量疫情防控工作。

這也是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每年有上億高血壓患者和3500萬以上糖尿病患者需要他們去隨訪,分別超過1000萬的孕産婦和新生兒需要他們去做訪視,有幾千萬兒童需要他們提供疫苗接種服務,還要為1億多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聶春雷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在穩步提升。

組建超42萬個家庭醫生團隊

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基本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超過42萬個家庭醫生團隊。

“居民簽約家庭醫生服務之後,能夠獲得基本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導等多項服務。”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亞蘭介紹。

以朝陽區為例,推行“1+6+N”的特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1是基本服務包,適合普通人群,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一般健康管理等;6是個性化服務包,主要針對重點人群,如慢性病患者隨訪、婦女兒童保健、老年人體檢等;N是定制服務包,針對的是民政、殘聯等部門認定的特殊人群,可享受上門服務。

“不過,家庭醫生不是上門醫生或私人醫生。”張亞蘭表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模式的轉變,更倡導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可為簽約居民特別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包括長期處方等在內的醫療衛生服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