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二季度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2.5%——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展現強勁韌性

2022-07-16 08:1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經濟半年報揭曉。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佈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總的來看,一系列紮實穩住經濟政策成效明顯,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尤其是二季度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

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烏克蘭危機深化演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一定波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上半年2.5%的增長相當不容易,是在超預期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取得的。增速雖然慢一些,但實現正增長就説明我們穩住了、站住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國價格形勢總體穩定。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價格持續高位,對國內輸入性通脹影響加大。我國加大市場保供穩價力度,抓好糧食和能源生産,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低於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保持基本穩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表示,二季度實現正增長,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市場潛力,穩住物價又為更好穩住經濟大盤創造了良好物價環境。

在就業民生方面,各方持續加大穩就業力度,強化民生兜底保障,成效逐步顯現。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5月份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改變前期走高態勢,連續兩個月下降,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5%。其中,25歲至59歲就業主體人群的失業率為4.5%,和1月份基本持平。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3%,雖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快於經濟增速,其中,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同比名義增長5.6%,快於全部收入0.9個百分點。

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國經濟創新引領持續增強、升級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20.2%;實物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5.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5.9%;製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8.8%,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産量分別增長111.2%和31.8%。

多數地區總體平穩

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顯效以及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加快恢復,部分受疫情衝擊較大地區經濟出現積極變化。

從二季度看,多數地區經濟基本穩定。二季度,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26個地區生産總值保持增長。從就業看,二季度19個省(區、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部地區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從價格看,大部分地區物價漲勢溫和,二季度30個省(區、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低於3%。

中西部地區經濟增勢較好。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2.3%、2%,增速均快於全國。從上半年情況看,中西部地區增長快於東部。上半年,中部、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均增長7.3%,快於東部地區5.1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地區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增長10.7%和8%,分別快於東部地區6.2個和3.5個百分點。

疫情衝擊下,部分地區經濟出現下滑,失業率水平短期升高。二季度,上海、吉林地區生産總值同比下降13.7%和4.5%,上海、吉林城鎮調查失業率為12.5%和7.6%,明顯高於全國水平。“儘管二季度部分地區經濟受疫情衝擊較大,但是從月度來看,隨著疫情防控總體向好,企業復工復産加快,6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付淩暉表示,6月份,上海、吉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和6.3%,上月分別為下降30.9%和4.9%。從消費看,吉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6月份增長5.5%,上月為下降1.5%。從就業看,上海、吉林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比上月下降9.7個和0.8個百分點,説明這些受疫情衝擊較大地區經濟恢復在穩步加快。

“我國多數地區經濟總體穩定,中西部增長快於東部,區域協調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部分地區受疫情影響遇到暫時困難,但在各項穩定經濟政策措施作用下,經濟運行加快恢復。”付淩暉表示,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地區間發展差距較大,要繼續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縮小地區差距,促進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經濟有望繼續回升

展望全年走勢,中國經濟將如何表現?付淩暉表示,下半年,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推進穩經濟各項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我國經濟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

大國經濟有韌性。疫情對經濟造成較大衝擊,但我國經濟規模依然可觀,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和超大市場規模優勢明顯。上半年經濟總量達到56萬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接近20萬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0萬億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超過27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儘管有所下降,但仍然超過了21萬億元。

需求恢復有潛力。從投資看,穩投資力度持續加大,專項債發行使用加快,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提速,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有望增強;從消費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線下消費場景漸次復蘇,加上促消費政策發力,消費有望繼續恢復;從外貿看,我國外貿進出口具有較強韌性,當前港口物流保通保暢繼續推進,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較快恢復,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外貿保穩提質具有較好基礎。

生産回升有支撐。從工業看,隨著企業復工復産加快推進,産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逐步打通,汽車、電子等重點行業帶動作用有望進一步增強,尤其是二季度疫情較重地區生産加快恢復,有助於支撐工業穩定增長;從服務業看,6月份服務業生産由降轉升,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1.3%,特別是接觸型、聚集型行業恢復勢頭比較明顯;從交通物流看,物流運輸逐步暢通,有助於支撐生産進一步恢復。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預計國內工業製造業産出將進一步恢復。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需求回暖,保供穩價、助企紓困和金融支持等有助於推動工業部門進一步恢復常態。

創新發展增動力。傳統産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方向延伸拓展,新産業新動能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有助於推動經濟持續恢復。

宏觀政策有保障。下一階段,大規模留抵退稅、專項債發行使用、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政策效應會繼續顯現,有助於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認為,5月份以來生産需求逐步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邊際改善,經濟增長動能呈現恢復勢頭。二季度應是全年經濟增長的低點,三季度經濟復蘇趨勢確定,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

“當前,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猶存,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有挑戰。”付淩暉表示,下階段,要抓住經濟企穩回升的有利時機,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夯實經濟恢復基礎,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