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壓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 促進高質量發展——專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

2022-07-28 08:5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督察取得哪些成效?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記者近日專訪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

督察取得“中央肯定、百姓點讚、各方支持、解決問題”的顯著成效

記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取得哪些成效?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2015年底督察開始試點,到2018年完成第一輪督察,並對20個省份開展“回頭看”;2019年啟動第二輪督察,到今年上半年,分六批完成了對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2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6家央企的督察。督察取得“中央肯定、百姓點讚、各方支持、解決問題”的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得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高度共識,各級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人民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夯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督察有力推動各級黨政領導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不少地方領導同志都講到“督察是猛擊一掌”。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一起抓生態環境保護的“大環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著力啃“硬骨頭”、消除“老大難”,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家關注的祁連山生態修復、秦嶺違建別墅整治、長江岸線保護等,整改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目前,第一輪督察和“回頭看”整改方案中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完成率達到95%。第二輪前3批整改方案明確的1227項整改任務,半數已經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積極有序推進。兩輪督察受理轉辦群眾生態環境信訪舉報28.7萬件,已完成整改28.5萬件。

四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督察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比如,在長江岸線整治方面,沿江11個省份累計騰退長江岸線457公里,既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又為優質産業騰出發展空間。

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督察制度體系

記者:督察在推進制度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督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代表的是黨中央的權威,必須要有嚴格規範的制度體系作保障。

在7年來的督察工作中,邊實踐邊總結完善,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為重要基礎,制定了110個模板範式,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督察制度體系。在這個制度體系中,有程序上的要求,有內容上的説明,有操作上的規範,有紀律上的規定,為保障督察工作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每次督察都會通報典型案例。典型案例選取的標準是怎樣的?這些案例有哪些特點?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公開典型案例是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聚焦突出問題、壓實環保責任的重要舉措。案例的選取,大體上有3個方面考慮:

一是污染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包括向江河湖海惡意排污、工業廢物違法違規傾倒、黑臭水體,以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等問題。二是生態破壞嚴重、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在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違規圍海填海、違規圍湖佔湖、違規開採礦山等問題。第三類問題,就是弄虛作假等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的問題。

近期,我們對已公開的262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涉及環境污染的佔48.5%,涉及生態破壞的佔33.2%,涉及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佔18.3%。曝光典型案例充分發揮了警示震懾作用,推動了問題整改。我們正在對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對整改力度大、成效突出、人民群眾認可的,形成正面典型案例,充分發揮激勵先進、交流工作、引領帶動的作用。

記者:根據督察通報,一些地方存在整改不徹底、久拖不決甚至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督察最終成效是要體現在問題的整改上。從實際工作中看,督察整改已經形成一套有效的做法。

首先是建立機制,把整改的責任、流程、要求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其次是緊盯不放,目前所有的督察整改任務都實施清單化管理,採取多種調度和盯辦的方式進行督辦。對重點督察整改任務,定期到現場盯辦核查,如果發現有整改不力的情況,視情採取通報、督導、約談、專項督察和移交問責等多項措施,有效傳導壓力、擰緊責任的“螺絲”。最後是兩手發力,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對於弄虛作假、敷衍整改等問題,及時公開曝光,嚴肅處理。當然,對於做得好的也及時宣傳,引導地方做得更好。

記者: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兩輪督察受理了28萬多件群眾信訪舉報,如何確保反映的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在督察工作中,我們始終把群眾反映的問題作為一個重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舉報受理、轉辦、核查、督辦、回訪工作機制。

群眾反映的問題、整改的情況都向社會公開。督察進駐時,第一時間在報紙、電視、網站上公佈信訪舉報電話和信箱,暢通反映渠道。收到舉報後,我們及時轉交被督察對象進行處理,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能馬上解決的就馬上解決;有些問題一時解決不了,就明確整改方案,限期解決。

在督察中,我們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電話回訪和現場回訪,進一步壓實責任,保障群眾舉報的生態環境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督察結束後,定期調度群眾舉報件辦理進展情況,並開展實地抽查,對群眾舉報件持續跟蹤盯辦,一盯到底,直到得到很好的解決。

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落實情況,是督察關注的焦點之一。督察效果怎麼樣?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督察緊盯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落實情況,並且圍繞不同定位和不同特點有所側重。

在督察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時,緊緊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聚焦長江“十年禁漁”、岸線保護、水生態保護修復、污染防治等方面問題。在督察黃河流域相關省份時,緊緊圍繞水資源短缺這個突出問題,把“四水四定”落實情況和生態保護修復情況作為督察重點。

督察在推動各地解決突出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長江經濟帶11省份調整産業結構,加速岸線整治和污染防治。2020年至今長江幹流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黃河流域9省份嚴格落實“四水四定”要求,不斷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建設綠色生態長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記者:督察將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作為一個重點。督察如何統籌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推動高質量發展?

督察辦有關負責人:督察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以督察促發展”是督察工作一直堅持的重要原則。

督察始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推動地方産業結構轉型升級,逐步走上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從去年第二輪第三批督察開始,將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和去産能“回頭看”情況作為督察重點。

通過督察,各地區各部門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的認識明顯提高,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明顯增強,“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一批違法違規項目被依法處置,一批傳統産業得以優化升級,一批綠色生態産業實現加快發展。(記者 寇江澤 劉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