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 全面提升政府履職能力

2022-08-26 15:13 來源: 人民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舉措。2022年6月,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系統謀劃了數字政府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對政府數字化改革面臨的主要矛盾、關鍵問題和戰略要點作出統一部署,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文件的出臺必將為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提升政府履職能力注入強勁動力。

一、強化頂層設計,科學擘畫政府數字化改革藍圖

《指導意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描繪了數字政府發展藍圖和工作方向。

一是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根本遵循。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性、全局性、戰略性任務。黨中央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發展,強調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以來,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推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加強數字政府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數字政府建設的任務,單獨設立“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章節,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各環節,貫穿政府數字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全過程, 確保數字政府建設正確方向。文件是首部國家層面關於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性、改革性文件,數字政府建設之所以能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舉措,根本在於黨中央的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科學指引。全面開啟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必須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二是以數字政府建設全面引領驅動數字化發展。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樞紐,引領驅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數字文化全方位協同發展。政府數字化改革為各領域各行業更好適應數字時代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形成與數字化改革相適應的發展理念、創新氛圍、持續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導意見》提出數字政府建設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將會更好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優化數字社會環境,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推進數字中國向更高水平持續提升。

三是以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電子政務在我國的發展已經走過40多年的歷程,從“辦公自動化”、“三金工程”到一系列金字工程行業系統建設再到“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數字政府建設的發展之路,是我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之路,更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場全方位、系統性、協同式的深刻變革。《指導意見》提出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數字政府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重要作用。

二、聚焦重點任務,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數字政府建設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實現業務和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政府履職效能。《指導意見》聚焦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政府職能,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的廣泛運用,提高政府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一)廣泛運用數字技術,全面提升經濟治理和宏觀調控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要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宏觀調控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分析、投資監督管理、財政預算管理、數字經濟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

一是建立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這是政務數據基礎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政府經濟調節數字化水平的重要基礎。傳統的統計數據已經不能滿足快速迭代的經濟發展需求,要匯聚金融、財政、稅務、統計、商務、海關等經濟調控監管部門數據,充分融合社會數據和平臺數據,構建一體化的經濟治理數據庫,實現經濟數據的全鏈條治理。

二是“用數據決策”。運用大數據支撐市場分析、形勢研判、政策模擬、效果反饋等宏觀經濟監測,實現對宏觀經濟運行狀態的實時跟蹤和精準研判,發揮大數據預測分析的精準度和時效性,為宏觀經濟預警贏得更長的窗口期,為宏觀經濟結構調整贏得更多的機遇和主動,將“用數據決策”的新理念貫穿宏觀經濟決策的全過程,提升跨週期調節力度,提升風險防範能力,提升各項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護航經濟平穩運行。

三是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促進數字化技術與傳統産業的融合發展,通過數字要素、數字技術、數字平臺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産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數字技術促進生産要素的跨領域、跨層級、跨區域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經濟發展的空間和質量;不斷釋放政務數據能力,通過政務數據開發利用激發全社會數據紅利,構建新階段經濟發展新引擎。

(二)深入推進智慧監管,支撐構建新型監管機制。

《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支撐構建新型監管機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以有效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一是注重大數據服務監管。積極利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構建全國一體化在線監管平臺,推動監管數據與行政執法數據的歸集共享與有效協同,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建成市場監管大數據中心,進一步完善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監管和服務的機制。

二是注重以網管網。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現代經濟的發展,信息消費快速增長,以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為特徵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為市場監管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充分運用新型監管手段彌補監管短板,加強平臺經濟等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全面提升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能力。

三是注重監管能力建設。推進智慧監管,綜合運用數字科技等手段感知市場監管態勢、提升市場治理能力,破解監管力量不足與監管手段滯後問題,開展市場在線監測,及時主動發現潛在風險和線索,增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民生價格等領域監測預警能力,運用數字技術優化資源配置、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全面提升監管精準化水平、協同化水平和智慧化水平。

(三)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構建智慧社會。

《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著力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數字化治理能力。

一是以數字化支撐建設更加和諧、安全、智慧、智慧的數字社會。加快政府數字化改革,釋放數字技術應用於公共治理的效能,不斷提升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等建設水平,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數字化公共産品供給。與此同時,數字化改革進程越快,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深入越是成為創新、增強政府現代化社會管理水平的重點內容。

二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精準化,實現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促進全社會運行方式創新變革。持續強化城鄉社區、鄉鎮街道治理數字化、智慧化發展,增強基層組織治理能力,完善無縫隙、全覆蓋、網格化管理模式,提升政策宣傳、民情溝通、便民服務效能,更好發揮基層組織在人員流動管理、生活服務、群眾參與動員、糾紛解決、社會治安保障、風險防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逐步建立完善高效的社會應急管理體系,切實提升重大社會風險防範化解能力。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賦能支撐下,著重提升風險預警、災害預測、危機處置、輔助指揮決策、救援實戰、社會動員等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城市發展勢能,推進建設高韌性社會。

(四)持續深化一體化發展思路,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智慧化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一是注重整體服務能力提升。在提升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獨唱”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標準統一、服務同質的“合唱”能力,構建全時在線、渠道多元、全國通辦的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

二是注重服務供給能力提升。既要持續深化面向“少數人”服務的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更要豐富惠及“大多數人”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應用,提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服務能力,推動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讓數字紅利最大程度地惠及社會大眾。

三是注重創新服務能力提升。鼓勵各地區在建設管理、服務模式、流程優化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頂層設計和地方實踐良性互動,聚焦助企紓困、民生直達、多卡融合等高頻需求,搭建群眾“點菜”、平臺“配菜”、部門“炒菜”的“中央廚房”式政務服務樣板,開展個性化服務創新。

四是注重精準服務能力提升。深入了解企業群眾多元化、複雜化的服務需求,圍繞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需求。

五是注重協同服務能力提升。建立健全部門協作、信息共享、流程優化機制,以企業和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五)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強化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

《指導意見》提出要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數字化轉型,提升生態環境承載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資源利用科學性,更好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一是建立一體化生態環境智慧感知體系。優化完善自然資源、國土空間和自然地理格局等基礎信息,依託大數據技術和生態環境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大氣、水、土壤等方面生態環境指標數據資源的匯聚和實時動態感知,做好人類行為與自然現象的生態風險監測評估,推動生態環境感知監測向“空天地人”一體化、自動智慧化方向發展。

二是構建精準感知、智慧管控的協同治理體系。在動態感知的基礎上,強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分析,持續提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海洋資源保護利用和水資源管理調配水平,貫通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與生態環境管理,通過動態感知實現精準執法,通過協同治理實現立體防控,支撐和提升宏觀決策、污染管控和監管執法的精細化、智慧化。

三是構建碳排放智慧監測和動態核算體系。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健全碳排放數據監測計量、核算、報告、核查等技術規範體系,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六)充分發揮數據資源作用,推進機關業務數字化運行。

《指導意見》從提升輔助決策能力、提升行政執行能力和提升行政監督水平等方面出發,提出加快推進數字機關建設,提升政務運行效能,既為促進新型機關標準化、數字化、協同化、智慧化、便捷化建設提供指引,也為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一是在“數字機關”建設方面,依託一體化協同辦公體系建設,實現政府履職能力系統性數字化重塑,推進政府機關高效協同,實現機關內部及部門間“一件事”高效辦理。

二是在輔助決策方面,推動數字技術與治理、決策機制的融合發展,促進政府決策理念、資源、機制、行動等方面系統性創新。

三是在推行移動辦公方面,加快實現各類辦文辦會辦事、督查督辦、信息報送、工作交流、應急處置等政務工作移動化辦理,構建政務辦公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的高效辦公生態。

四是在機關運行保障方面,推動政府機關保障方式的智慧升級和數字轉型,提升保障水平和管理效能,實現資源統籌、服務共享、監管到位。

(七)注重發揮政務公開平臺作用,提升政務公開水平。

《指導意見》在推進政務公開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強調高質量的政策內容與服務、多樣化的政策傳播與産品、主動式的政民互動與交流,推出了數字化環境下政務公開的具體要求。

一是注重政策服務。完善政務公開信息化平臺,把公共事務和與個人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政策精準定位到特定人群,變“人找政策 ”為“政策找人”,讓公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不斷增強公眾對政策的了解並參與到行政過程,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二是注重傳播效果。在新聞發佈會、政府網站等發佈渠道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公眾使用習慣,充分發揮好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優勢,及時、全面、真實地公開政策信息,不斷增強政策解讀傳播效果,及時發出權威聲音,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三是注重政民互動。充分運用市長信箱、網上徵集、網上評議、網上公示、在線訪談等工具,以數字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輔助科學決策,推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公共行政事務、公共政策制定與公共決策,強化公眾服務訴求的實時感知與動態分析,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主動式政策服務。

三、面向高質量發展,開創數字政府建設新局面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把握髮展規律,著眼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指導意見》的印發預示著政府數字化改革將迎來歷史發展的黃金期,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推進高質量數字政府建設可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創新治理模式,構建與數字政府建設相適應的制度體系。數字化在政府治理領域帶來的挑戰首先是組織架構和行政資源配置能力的挑戰。數字政府建設需要主動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從政府治理、行政資源配置等方面引領模式創新,形成“業務、管理、服務、決策、數據”整體聯動、協同推進的數字政府建設和管理新格局。

二是加強公共數據治理,釋放數字紅利。公共數據在整體的數據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通過分級分類開放公共數據,有序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有利於挖掘數據要素價值,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全面深度釋放數字紅利,形成多元數據開放和融合應用新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是持續深化一體化建設思路,增強數字政府整體效能。數字政府建設要堅持系統觀念,以整體視角、全局視角推動。通過統籌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構建無縫銜接的數字政府協同高效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向社會提供一體化公共服務,不斷提升數字政府整體效能。

四是抓住關鍵少數,提升領導幹部數字素養和數字治理能力。建設高質量的數字政府,領導幹部是決定性因素,能力是關鍵性保證,迫切需要提升領導幹部數字素養和數字治理能力,提高領導幹部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不斷提高領導幹部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保障安全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安全是數字政府建設的生命線。數字政府安全涉及國家整體安全、公共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數字政府建設要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完善符合國家總體安全要求的,涵蓋基礎設施、網絡、系統、數據、平臺等全要素、多層次的數字政府安全保障體系。要更加關注和破解隱私保護、數據倫理、跨境數據安全等問題,營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規範有序的數字政府安全生態。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主任、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王益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