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不斷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力度

2022-08-26 18:07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介紹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 楊蔭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強化兜底保障,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李克強總理要求對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多次部署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工作。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2011年建立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並先後於2014年、2016年、2021年三次作了修訂完善。各地相應建立健全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積極開展價格臨時補貼發放等工作,有力緩解了物價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2020年3~6月,國務院決定對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實行階段性“提標擴圍”,將補貼標準提高一倍,同時擴大保障範圍,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對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2020年以來各地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31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5.3億人次。

今年以來,在國際通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加強重點商品産供儲銷體系建設,切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國內物價運行總體平穩。1~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累計同比上漲1.8%,7月當月同比上漲2.7%,遠低於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和多數新興市場國家水平。總體判斷,今年全年3%左右的CPI預期調控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同時也要看到,受輸入性通脹壓力和豬肉價格季節性上漲等因素影響,疊加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今年後幾個月到明年一季度國內物價水平可能比前幾個月略高一些。特別是受疫情、災情等影響,困難群眾數量有所增多,基本生活可能面臨較大壓力,即使國內物價漲幅不大,困難群眾的感受可能比較明顯。

為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今年以來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力度。一是指導各地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二是加大遇困群眾臨時救助力度,指導各地為符合條件的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三是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供養等救助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範圍,確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四是加快推進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設,指導各地簡化優化救助程序,提高社會救助時效。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舉措,要求全面落實低保擴圍政策、儘快將一次性生活補貼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加大遇困群眾救助力度、抓緊把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政策落實到位,同時決定自今年9月份至明年3月份,階段性調整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實行“擴大保障範圍、降低啟動條件”政策,加大對困難群眾物價補貼力度,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