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低保制度發揮重要兜底作用

2022-08-26 18:2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介紹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紅星新聞記者】

國務院常務會議這次提出了要全面落實低保擴圍,加強動態監測,及時將符合低保標準的人口納入低保。那麼,有哪些方法來保障符合標準的人口及時納入低保?這方面又有什麼考慮?謝謝。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 劉喜堂】

感謝您的提問。低保是社會救助體系中的核心制度安排,民政部近些年指導地方完善制度政策,健全運行機制,優化簡化流程,可以説在擴圍增效上做了大量工作,低保制度總體運行平穩,發揮了重要的兜底作用。截止到今年6月份,全國城鄉低保一共救助4062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700萬人,農村低保對象3362萬人;全國城市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734元、農村低保標準是每人每月554元,今年上半年累計支出低保資金926.2億元。下一步,我們指導地方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低保政策落實力度。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有關低保擴圍增效的要求,民政部在完善低保制度方面,可以説做了一些制度上的創新,比如説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大家知道,過去低保制度是按戶保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標準的這個家庭都進來,把低保邊緣家庭的重病重殘人員單獨納入低保就形成了按戶保和按人保的結合,從而使低保制度更有容量。再比如,鼓勵各地將低保審核確認權限從過去的縣下放到街道和鄉鎮,從而加快低保審核確認的時限。再比如核算家庭收入的時候,按照規定適當扣減一些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就業成本,對實現就業後的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這些低保家庭,也不馬上退出,給他半年到一年的漸退期,使低保覆蓋更多的困難群眾。這些創新性的政策是低保擴圍增效的政策依據,我們將指導地方進一步細化、實化這些創新性舉措,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並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二是加強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工作。落實低保“單人保”政策,就需要認定這個低保邊緣家庭。剛才發改委楊秘書長也介紹了這次階段性擴大價格聯動機制的覆蓋範圍,也涉及到低保邊緣家庭。低保邊緣家庭一般是指不符合低保條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但是低於低保標準1.5倍,有的地方是2倍,同時家庭財産狀況符合有關規定的家庭。這個工作開展時間不長,去年下半年我們才開始,現在各級民政系統已經認定了570多萬低保邊緣人口,這個工作還在進一步加強。

三是切實做好急難臨時救助工作。低保申請時間相對長一點,而且主要以戶籍為重要條件,很多困難群眾可能是戶口不在本地,遇到急難性困難,這時候怎麼辦呢?為了增強救助的時效性我們還要做好急難臨時救助工作,重點指導地方全面落實生活困難未參保失業人員的臨時救助政策,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沒有收入,也沒有納入失業保險的,包括農民工在內,都可以在你的居住地,或者你的戶籍所在地申請一次性的臨時救助金,這個政策是需要跟人社部門的就業政策和失業保險政策有效銜接的。

四是暢通困難群眾申請救助的渠道。我們推進在鄉鎮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要設置社會救助窗口,方便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同時還要加強主動發現,因為低保主要是困難群眾主動申請,但是也有一些困難群眾無力申請,或者不知道怎麼申請,這時候我們就要動員基層幹部,加強主動發現、主動摸排,把這些“不聲不響”的困難群眾找出來,協助他們來申請救助。同時,還要暢通社會救助熱線,我們在全國各級民政部門開通了3700多個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從縣到省,各地都有,這個在中國民政微信公眾號、中國政府網和民政部網站上都有,群眾可以隨時來查詢,也可以通過電話進行諮詢。最後是深化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社會救助低保的掌上辦、指尖辦,提高社會救助的時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