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經濟加速跑 發展引擎更強勁

2022-09-05 07:3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新一代人工智慧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産業優化升級、生産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智慧經濟發展,促進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廣東鵝嶺風電場,丘陵山脈間,數十台風力發電機迎風矗立。這裡産生的每一度“綠電”,都離不開人工智慧的貢獻。

“檢修依靠智慧巡檢,遠在北京也能在‘雲端’管理這些30層樓高的‘大傢伙’,效率比人工巡檢提升10倍;保供依靠智慧算法,發電、用電自動匹配,解決供電不穩定問題。”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慧雲事業群總裁沈抖自豪地説,百度的電力智慧化技術已在20多個省份廣泛應用。

蓬勃發展勢頭強

近年來,我國智慧經濟蓬勃發展,産業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比2019年同期增長6倍多。廣義來看,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7年的27.2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45.5萬億元,規模穩居世界第二。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良好的設施網絡、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澎湃的創新熱情,為數字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

基礎設施更完善。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5G基站超過185萬個,佔全球總數超過60%,培育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800萬台(套)。在全球算力分佈統計中,我國智慧算力總規模佔比26%。

市場空間更廣闊。余曉暉分析,我國有10.51億網民,有全球最大、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數字服務市場。同時,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仍有大量處在工業2.0、3.0階段的企業需要向工業4.0階段邁進,人工智慧前景看好。

創新研發更積極。當前,我國人工智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全球排名第一,人工智慧領域論文發文量全球領先,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創新應用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智慧經濟創新熱情高漲、成果豐碩。

千行百業融合深

無人駕駛、智慧工廠、智慧礦山……如今,人工智慧已融入千行百業,小到居家出行、大到製造研發,智慧經濟給生産生活帶來深刻變革。

——深度融合,賦能實體經濟。

隨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不斷拓展,我國實體經濟正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方向轉變。當前,工業互聯網應用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創造出大量智慧應用場景。在製造業領域,已建成700多個數字化車間/數字工廠,實施305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和420個新模式應用項目,培育了6000多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智慧製造應用規模全球領先。

“人工智慧與製造、交通、醫療、農業等各領域融合日益深入,持續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源源不斷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余曉暉説。

——提質增效,助力轉型升級。

走進廣汽本田總裝車間,質檢線上,7台球型攝像機大顯身手——同步拍攝一輛車的20多種車燈,並智慧識別細節瑕疵,準確率高達99%,檢測過程僅需1秒。“傳統質檢僅憑肉眼,點位多、速度慢,很容易漏檢。用上智慧雲後,檢測效率大幅提升,不良率降低,實現精細化生産。”沈抖介紹,工業互聯網品牌“百度智慧雲開物”,已經為汽車、電子、化工等20多個行業企業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認為,運用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將有效提高質量效率、延伸産業鏈條、優化管理經營、保障安全生産,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數智引領,激發創新活力。

無人機自主識別災害險情、智慧調控千伏變電站倒閘操作、人工智慧平臺幫助訓練智慧電力人才……攜手百度智慧雲,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整體提升了設備運檢、調度運行、安全監管等業務全鏈條智慧化水平,樹立起業內創新標桿。

幫助尋找新材料、高效發掘新藥物靶點、參與完成輔助駕駛……“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不僅能助推傳統産業創新,還在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新業態。”魯春叢説。

多方合力前景廣

“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壯大非一日之功,只有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多方參與、持續努力,才能凝聚起更大合力,開闢科技創新和産業應用互相促進的廣闊前景。”魯春叢説。

強化政策支撐。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培育壯大人工智慧”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至今,我國已相繼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我們要繼續加快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聚焦創新融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余曉暉説。

增進開放合作。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同非方一道制定實施“中非數字創新夥伴計劃”,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開放合作將使更多發展成果普惠共享。”魯春叢建議,對內增強各領域政策協同配套,深化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合作,完善數字經濟市場體系,對外擴大開放合作,在全球數字創新和治理中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智慧。

加強提升規範引導治理。從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到制定數據安全法,數字經濟發展越快,越離不開規範和引導。“確保數字安全、完善技術標準和市場規範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余曉暉表示,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進一步明確監管底線,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築牢安全屏障,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營造更好環境。(記者 邱超奕 葛孟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