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黨的二十大代表熱議科技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2-10-21 07:3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首位;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談體會、謀發展、話落實。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黨的二十大代表們信心滿懷。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組書記、應用研發首席科學家孟祥飛代表説,過去十年,我國超算實現了從千萬億次到億億次,再到新一代百億億次的跨越,不斷攀登世界超算之巔。如今,每天在“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上運行的計算研發任務超過1.5萬項,來自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數十個領域的8000多個科研企業、政府機構團隊在“天河”上開展技術研發。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面向未來,我們將站在更多技術的前沿,更需要自立自強。孟祥飛説:“我們將持續創新突破,將超級算力打造成科技創新、産業發展的強大生産力,讓自主創新更廣泛地融入創新鏈産業鏈和數字經濟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動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我們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營造崇尚科學的學術氣氛,持續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遲楠代表説。

遲楠介紹,近年來,復旦大學在學科建設上注重創新引領,重點推進與世界一流高校及科研機構在“高精尖”前沿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積極牽頭推動關乎人類命運和未來福祉的國際大科學計劃,積極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科研育人國際合作夥伴網絡。“在學校的總體規劃下,學院不斷推動搭建世界級科研平臺,加強與世界頂尖大學的科研合作,加強國際協同創新及成果全球傳播推廣,激發全球創新活力。”遲楠説。

人才是第一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在這樣的好時代,只要肯努力,普通工人也能成為國家棟樑之材,也有人生出彩機會。”攀鋼工程公司修建分公司焊工培訓中心焊工教師梁恩榮代表説,這些年,黨和國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讓一線的勞動者更有動力,一系列人才激勵政策的實施,讓技能人員的成長道路更寬。

從“焊工”成長到“焊匠”,梁恩榮見證了“攀鋼造”在神舟飛船、華龍一號、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等大國重器和大國工程上的身影。她先後攻克60余項技術難題,獲發明專利授權7項,2012年轉崗成為焊工教師後,累計培訓學員5000余人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決心。”梁恩榮説,她將繼續深耕焊接行業,弘揚工匠精神,用心培育新人,帶動更多人特別是青年一代參與到技能報國的實踐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代表説。劉發英多年致力於對困難學生的幫扶,從2005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網絡助學,17年間募集愛心助學金3000余萬元,幫助了4600多名困難學生,他們中有不少已成為家鄉建設的中堅力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我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回到家鄉後繼續努力,助力教育均衡發展結出更多碩果,讓更多山區孩子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讓他們成長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劉發英説。

創新是第一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科技創新的表述,為我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方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第五十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孫晨華代表説。

“目前,搶佔空天信息競爭制高點、發展相關新興産業成為又一次戰略機遇。找準、彌補天基信息系統的薄弱環節十分必要。”孫晨華表示,將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將更加刻苦鑽研、創新求索。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就是我的奮鬥目標。”

“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名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我備受鼓舞。”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張立同代表介紹,西北工業大學以科技創新鑄國之重器,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張立同所在的材料學科建有30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平臺,承擔著眾多研究項目,破解了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眾多難題,形成了“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學科發展特色。“奮進新征程,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做出更大的貢獻!”張立同説。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廣東省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組組長周姍代表對此深有感觸。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現代農業技術開發和推廣的中小企業,曾經也受困于前期科研經費不足、關鍵技術人才短缺等難題。後來,當地有關部門主動介入,委派專家一對一上門指導,幫助公司建立了農技推廣驛站、博士工作站、全産業鏈實踐基地。2021年,公司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回科研和生産一線,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努力,讓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更為精準高效。”周姍説。(記者楊彥帆、李欣怡、郭玥、王明峰、王昊男、常欽、王瑨、龔仕建、程龍、戴林峰;統籌:祁嘉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郭曉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