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美等30多國領導人齊聚柬埔寨,東亞合作“外交嘉年華”有何看點?

2022-11-10 16:34 來源: 上觀新聞客戶端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曆翻到11月,世界的目光鎖定在東南亞。三場重要的多邊會議將在這裡上演,率先登場的就是11月8日至13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盟峰會以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逾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將出席會議。

外界關心,世界變局下,東盟將如何引導和推動各國展開建設性對話,共商應對挑戰之策,共謀東亞合作之計?

東盟的“盤子”裝得很滿

按照慣例,東盟每年會舉行兩次峰會。由於今年上半年未舉行峰會,因此兩屆峰會在下半年並軌舉行。

這是東盟及其夥伴國領導人自疫情以來首次面對面開會。作為今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為本屆東盟峰會確定了“共同應對挑戰”的主題,聚焦疫後復蘇、地區安全、全球通脹、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也會關注緬甸局勢。

有新加坡學者戲稱,“大餐”還沒開席,東盟的“盤子”已經裝得很滿。

輿論普遍認為,作為今年的東道主,柬埔寨任務艱巨。在後疫情時代和當前複雜的國際背景下,世界正關注東盟如何加強內部團結,發揮潛在橋梁作用,引導各國就敏感問題展開對話,從而找到合作的辦法。

“今年的峰會不同尋常,有幾個較為重要的觀察點。”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指出。

一來,它是疫情後首次線下峰會,領導人面對面交流有利於打破隔閡、深度溝通。

二來,它發生在國際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多之際。大國博弈加劇、俄烏衝突持續,全球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日漸突出,氣候災害不斷肆虐。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相互影響,疊加共振。

三來,與以往更聚焦經貿合作、一體化建設等議題相比,這次峰會,地區安全、和平與穩定也成為各國關注的一大焦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周方銀指出,俄烏衝突、中美關係、南海管控、緬甸局勢、東帝汶申請加入東盟等問題都是本次峰會的潛在議題。東盟國家關心大國博弈態勢,也擔心經濟復蘇和經貿合作會受到影響。此外,它們也格外關注中共二十大後中國下一步高水平開放的政策方向。

中方的期待有的放矢

應柬埔寨首相洪森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定於11月8日至13日出席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東亞峰會,並對柬埔寨進行正式訪問。

這是李克強自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訪,恰逢中柬即將迎來建交65週年以及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開局之年。據介紹,兩國領導人將主持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簽字儀式和金邊—西哈努克高速公路開通儀式。

出訪前夕,李克強在《柬華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回顧展望兩國關係發展,強調了雙方“相互託付的信任和情誼”,表明“願同包括柬埔寨在內的地區國家攜手前行,風雨兼程”。

中方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的。就在前幾天,中國向柬埔寨運送一批緊急辦會物資,包括紅旗轎車、辦公設備及防疫物資等,旨在支持柬埔寨當好東道主。

“中柬是鐵桿朋友。柬埔寨雖然體量不大,但屬於東盟裏與中方立場高度一致的國家。”周方銀指出,雙方一直高度重視與對方的關係。2020年疫情初期,洪森曾訪問中國以表示支持。密切的高層往來為兩國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提供戰略引領。目前,無論民間還是官方,中柬合作都處於相當高的水平。李克強此行對於推動中柬及中國東盟關係走實走深具有重要意義。

輿論注意到,圍繞本次系列會議,中國外交部提出中方三點期待,勾勒出以“聚焦共同發展”“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守護地區和平安寧”為支柱的地區合作願景。

兩位分析人士認為,三方面期望有其特殊含義,既是目標,又有很強的針對性。

先看共同發展,“它旨在與一些國家將經濟議題泛安全化形成對比。中方在地區合作中一直聚焦發展,希望用發展來促進地區繁榮穩定。”周方銀指出。

許利平提到,目前,雙方已建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接下來的目標是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在這一框架下,雙方正在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自貿區3.0版談判,共同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

再看地區經濟一體化,“它主要針對一些國家推行單邊主義,空談貿易合作,強調産業貿易規則,卻不談統一關稅和一體化建設。究其背後,實質是以經濟合作為名,打造排他性的小圈子,推行偽多邊主義和虛假的開放政策。”周方銀説。

最後看維護和平安寧,它是對地區現實的回應。東亞國家山水相連、命運與共,就算有分歧,並沒有超出鄰里矛盾的範疇。但個別域外國家人為製造緊張氣氛,攪弄地區局勢,以謀取地緣政治私利。

兩位分析人士都對本次會議上的中國聲音、中國方案抱有期待。中方可能會提出加大開放和合作力度的新倡議、新舉措,也可能提供新的公共産品或利益讓渡。可以肯定的是,李克強此訪將為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強勁而新鮮的動力。(安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