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22年中國高水平開放不止步

2022-12-27 07:45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這一年,中國高水平開放不止步

2022年,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止步。成功舉辦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增加,外資準入門檻不斷降低;RCEP正式實施,持續釋放開放紅利,自貿區網絡佈局更加完善;創新平臺持續擴圍,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中歐班列開行數屢創新高,“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服務進口額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國服務”加速在全球落地……

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

進博會迎來5歲生日

——開放功能更突出,溢出效應更明顯,展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滿滿誠意

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9%……今年,迎來5歲生日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再次交出一份出色成績單。

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産品,也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5年來,進博會開放功能更加突出。展示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與全球企業洽談合作,進博會的魅力持續吸引著新老朋友紛至沓來。連續5年參展的資生堂今年帶來了40多款新品,企業相關負責人藤原憲太郎表示,進博會為資生堂提供了向全球展示最新創新及投資成果的窗口,中國是資生堂集團最大的海外市場,也是公司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從2020年起,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進博會參展“回頭率”持續大幅提升,從第三屆的70%到第四屆的80%,再到第五屆的近90%,進博魅力持續顯現。

5年來,進博會溢出效應更為明顯。南非的葡萄酒、蜜樹紅茶、鮑魚罐頭,柬埔寨的長粒香米、紫衣腰果,還有日本的化粧品和德國的汽車,全世界好物通過進博會走入中國市場。“進博會為中國企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帶來了廣闊空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説,伊利將加快推進國際合作,在亞洲、歐洲等地區建設15個研發創新中心。進博會充分發揮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功能,不斷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為世界經濟復蘇持續注入活力。

“連續5年如期舉辦進博會,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釋放了中國全面擴大開放、加強國際合作的積極信號,展現了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中國擔當。”《世界開放報告2022》如是評價。

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如期舉辦、越辦越好的進博會,展示了中國擴大開放、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滿滿誠意,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強勁動能。

外資投下信任票

——吸引外資規模擴大、結構優化,鼓勵投資項目增多、外資準入門檻降低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對2家在華新合資企業的投資達30億美元;華晨寶馬生産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裏達工廠)在瀋陽正式開業;諾和諾德在天津第8次增資擴産;松下集團將冷鏈設備生産、銷售等更多業務板塊轉移至中國……這一年,多家外企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投出信任票。

今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逆勢增長。1至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9%。這一水平已經超過去年全年,規模創歷史新高。

引資結構持續優化。空中客車中國研發中心落戶蘇州工業園區,歐萊雅首次在華成立投資公司,阿斯利康在青島成立以罕見病為主題的創新中心……1至11月,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3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高技術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3%,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0.8%,高技術製造業增長14.3%。

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的背後,是一系列開放舉措釋放的政策紅利。外資準入門檻越來越低,今年實施的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分別縮減至31條和27條,壓縮了6.1%和10%;鼓勵投資項目越來越多,2022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與2020年版相比,鼓勵條目增加近20%……今年以來,中國引資制度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平均每天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外資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促進深層次改革,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在華外資企業應積極把握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共享制度型開放機遇、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説。

憑藉巨大的市場潛力、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等優勢,中國引資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沛活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磁力”和發展韌性。

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RCEP釋放開放紅利,自貿試驗區發揮“試驗田”作用,海南自貿港換擋提速

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實施,持續釋放開放紅利。前11個月,中國與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額為11.79萬億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30.7%。

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正在為區域經貿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從中國到柬埔寨,廣東的橘子只需要6個小時就能清關,比過去縮短了一半的時間。關稅降低了,中國消費者以更便宜的價格喝上了新西蘭的乳製品和日本的清酒。

今年以來,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自貿試驗區發揮對外開放“試驗田”作用,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17.3%的進出口額,吸收外資佔到全國的18.5%。自2013年在上海設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到今天全國一共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向全國複製推廣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換擋提速。180多項自由貿易港政策文件落地,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前11個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26.3億元,同比增長40.1%,快於同期全國增速31.5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國第三。

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是中國實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中國陸續同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由貿易協定,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非洲。自由貿易區網絡佈局逐步完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投資開放水平顯著提升,經貿規則覆蓋領域更加廣泛,承諾水平不斷深化,為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帶一路”碩果纍纍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創新高,“數字絲綢之路”更具活力

伴隨火車汽笛轟鳴,足球、串旗等體育用品從寧波港出發,搭乘中歐班列“世界盃海運專線”,運往本屆世界盃主辦國卡塔爾。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數屢創新高。1至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5萬餘列,已超去年全年總和,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的204座城市,有效維護了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自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始發以來,中歐班列逐漸搭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主要橋梁。在中歐班列助力下,“一帶一路”朋友圈日益擴大。目前,中國已經和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共建“一帶一路”,為民眾增福祉。在沙特西部港口城市吉達,矗立著一座規模巨大的海水淡化廠。紅海海水通過淡化廠400余米取水管道進入取水泵房,經過一系列技術處理轉化為淡水後,通過一條條輸水管道流入千家萬戶。今年3月,由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總承包的拉比格項目三期海水項目建成投産。這是中企在海外承建的第一個大型海水淡化項目,日産水量60萬立方米,每天可向拉比格周邊的吉達、麥加等主要城市200多萬戶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是沙特重要的民生工程。

“數字絲綢之路”更具活力。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佔GDP比重持續提升。自2017年正式提出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以來,中國持續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人工智慧、雲計算、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創新發展。今年以來,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穩步推進,中阿跨境貿易沿著“網上絲綢之路”火熱展開……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23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雙邊合作機制。

服務貿易提檔升級

——服務貿易規模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新興服務業成為服務貿易增長新動能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設置了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專區,回顧10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成就——中國服務進口額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到2021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是全球增速的2倍。

今年以來,在全球外貿形勢複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服務貿易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商務部數據顯示,1至10月,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9185.5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服務出口23581.5億元,增長18.1%;進口25604億元,增長16.4%。

新興服務業為服務貿易注入新的增長動能。保險服務、計算機與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增長勢頭好。商務部數據顯示,1至10月,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進出口額達20478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1499.2億元,同比增長14.3%。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知識産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同比分別增長17.3%、16.3%。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8978.8億元,同比增長5.6%;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同比增速達57.1%。

在智利,由中國設計、建設的超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正式啟動,是智利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距離最長、輸送容量最大、抗震等級最高的輸電項目,對促進智利能源可持續發展、降低電價水平等具有重要意義;在巴基斯坦,由菜鳥建造的巴基斯坦首個快遞智慧分撥中心在卡拉奇正式交付啟用,中國提供的先進智慧快遞分撥技術,幫助當地把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中國服務”正加速在全球落地。

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成都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3年。北京自2015年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城市以來,服務業擴大開放穩步向前,正在形成更加完善的試點格局,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外貿創新平臺擴圍

——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60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不久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迎來今年第2次擴圍,也是近7年裏的第7次擴圍。2月,國務院同意批復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1月,又新增廊坊等3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截至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擴至165個,覆蓋31個省份。

綜合試驗區的探索和政策創新推動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92萬億元,增長18.6%。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同比增長28.6%。其中,綜合試驗區帶動作用明顯。

11月,全國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作為進口促進平臺,此前已確定的14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已經形成了各自優勢和特色,有效促進了進口貿易與産業、消費的深度融合。廣州南沙區聚焦酒類、奶粉、保健品等産業,形成了6個百億元級進口平臺。江蘇昆山市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了進口咖啡交易平臺、生豆分撥中心,佈局咖啡的全産業鏈。

9月,商務部等7部門發佈了新一批8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名單,推進發展外貿新業態,培育增長新動能。近日,內蒙古滿洲裏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批貨值62.92萬元的女式拖鞋,已在滿洲裏機場海關完成申報,從深圳市媽灣碼頭出境,出口至沙特阿拉伯。該公司業務負責人説:“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不但節約了物流成本,還大大縮短了貨物在國內的通關時間。”

目前,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正處在創新發展的窗口期。創新平臺的進一步擴圍和建設,將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激發外貿轉型發展新活力,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記者 徐佩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