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2022-12-30 10:02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2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大為、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張祥共同出席發佈會,介紹《“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並就“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體系規劃佈局、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物流降成本、農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及示範區建設、現代物流服務保障社會民生、物流標準規範體系建設、智慧物流發展等方面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發佈會。60余家境內外新聞媒體參加本場發佈會。

圖為發佈會現場。(高弘傑 攝)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線上專題新聞發佈會。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這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一份十分重要的發展規劃,對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讓各方面更好了解《規劃》的具體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張江波先生、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大為先生、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張祥先生,請他們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副司長 張江波: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佈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今天我們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借此機會,首先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現代物流發展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規劃》的有關情況。

現代物流是經濟的“經脈”,一頭連著生産、一頭連著消費,高度集成並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多次對做好現代物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現代物流地位、作用、創新、轉型、服務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理論層面系統回答了一系列涉及現代物流的重大問題,在實踐層面確立了現代物流發展的總體思路,為正確看待、合理把握現代物流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統一思想、有序有力推進現代物流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論述精神,加快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開展了《規劃》研究編制工作。我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會同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29個部門和單位,以及相關研究機構、行業協會成立起草工作組,邀請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等組成專家諮詢組,為研究編制《規劃》提供專業支持。同時,按照委領導關於堅持“開門編規劃”的指示要求,面向社會開展“我為‘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建言獻策”活動,組織召開系列座談會,開展系列實地調研,廣泛聽取地方、部門、專家、企業、行業協會和社會公眾意見建議,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做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切實回應行業和社會關切。

《規劃》聚焦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這一主題,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的總體思路、空間佈局、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既有效接續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又根據國內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對現代物流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規劃》共7章、33條,以及11個專欄14項重大工程,系統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現代物流體系“建什麼”以及“怎麼建”等重大問題。

《規劃》有三方面主要特點,概括起來就是“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問題導向。重點聚焦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結構性失衡、現代物流大而不強、部分領域短板較為突出等問題,提出系統性、針對性解決舉措,包括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加快物流樞紐資源整合建設、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及補齊大宗商品物流、農村物流、冷鏈物流、應急物流、航空物流短板等。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發揮創新在建設現代物流體系中的引領作用,促進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強化物流數字化科技賦能,推動綠色物流發展,培育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等物流經濟新形態。三是堅持系統推進。統籌加強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點”“線”結合加快構建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統籌發展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和提升傳統物流服務質量效率,“創新”“轉型”並重加快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統籌健全現代物流發展支撐體系和強化政策支持引導力度,“強基礎”“優環境”協同發力加快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

《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必將有力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有效助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時間關係,我先介紹這些,謝謝。

新華社記者: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進行了哪些新的規劃佈局和戰略設計?

張江波:

謝謝您的提問。正如剛才所説,《規劃》緊密結合現代物流面臨的經濟社會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對“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對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也作出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重大戰略部署,概括起來有4方面內容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構建“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規劃》結合我國經濟産業佈局、現代物流發展空間格局,提出構建國內國際緊密銜接、物流要素高效集聚、運作服務規模化的“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重點依託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邊口岸城市,促進國家物流樞紐協同建設和高效聯動,對內建設串接東中西部、連接南北方的“四橫五縱”9條國內物流大通道,提升相關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和規模化運行效率;對外建設“兩沿十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邊物流走廊以及10條國際物流通道,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強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輻射能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找準定位發揮現代物流先導性作用。此前已出臺的現代物流相關政策規劃中,多次強調現代物流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規劃》結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的新形勢、新要求,將有關“三性”作用的表述調整為“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這看似簡單的文字順序調整,背後隱含著深層次含義,就是要積極適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總體要求,更加重視和充分發揮現代物流先導性作用,創造適宜産業發展的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條件,支撐和推動産業佈局調整、要素配置優化、發展模式創新,建設更為合理、更加均衡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支撐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三是加快推動現代物流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大國。2021年,社會物流總額超過330萬億元,較2012年翻了近一番,貨運量、貨物週轉量、快遞業務量等位居世界前列,物流業總收入將近12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但同時,現代物流“大而不強”問題突出,規模經濟效益釋放不足,組織化、集約化、網絡化、社會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存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東強西弱”、“城強鄉弱”、“內強外弱”,與世界物流強國相比仍存在差距。對此,《規劃》綜合採取措施,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效率,加快發展多式聯運,補齊相關細分領域短板,健全“通道+樞紐+網絡”運行體系,完善現代物流發展制度環境,通過上述措施協同發力,積極推動現代物流實現由大到強轉變。

四是創新思路培育發展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發展現代物流的最終目的和主要成效集中體現在支撐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對此,《規劃》綜合近年來各地發展實踐和物流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提出“培育發展物流經濟”,促進現代物流與區域經濟互促發展、良性互動。一方面,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設施,集聚物流要素資源,帶動相關産業要素資源集聚融合,打造具有區域集聚輻射能力的産業集群,發展壯大物流樞紐經濟;另一方面,提升“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線物流基礎設施支撐和服務能力,優化通道沿線産業佈局與分工合作體系,打造基於物流大通道的經濟産業走廊,培育發展物流通道經濟,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謝謝!

天目新聞記者: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中提到我國存量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存在“東強西弱、城強鄉弱、內強外弱”的情況,並提出“加快國際物流網絡化發展”,請問在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方面,交通運輸部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哪些工作?在推進國際物流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 張大為:

謝謝你的提問!你提的是兩個相關聯的問題:

首先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問題:綜合交通網絡是重要的物流基礎設施,在提高物流運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中發揮著基礎性保障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基本形成“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加快完善、“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水平明顯提升,有力促進了現代物流發展。但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綜合交通網絡還存在佈局不夠均衡、結構不優的情況。下一步,我們將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總綱,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全面加強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為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一是建設高效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深入實施《關於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到2025年,推動基本消除普速鐵路瓶頸路段,“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貫通,普通國道質量進一步提升,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出疆入藏、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骨幹通道加快完善,進一步暢通強化經濟板塊聯絡的主動脈。

二是加強邊遠地區、欠發達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提升西部地區鐵路覆蓋度、幹線公路暢通性。增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對外通道能力。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工作,建設便捷高效的工業品下鄉、農産品出村雙向渠道。

三是深入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今年7月,我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了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立足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聚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關鍵節點城市,“以點帶面、以硬促軟”推進互聯互通、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慧先進、保障有力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建設。今年,確定了重慶、成都、廣州、鄭州、昆明等第一批支持的15個城市,安排車購稅資金支持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重點項目等建設,有力提高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2023年,我們將再支持一批樞紐城市建設。

四是推動智慧物流發展。深入實施《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智慧物流樞紐、網絡貨運等方面推出一批重點標準。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提升交通物流信息動態監測和調度指揮功能。

關於推進國際物流發展問題:近年來,我國國際物流得到快速發展,目前,中歐班列通達歐洲約24個國家196個城市,國際道路運輸合作範圍拓展至19個國家,水路國際運輸航線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空網絡覆蓋約60余個國家和地區,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網絡加快建設,有力服務了國內國際雙循環。下一步,我們將強化部門協同、增強國際合作,重點開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強“兩沿十廊”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積極推進與周邊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多元化國際物流通道輻射能力。

二是進一步暢通國際運輸。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優化國際海運網絡,提高中韓陸海聯運效率、推動中歐陸海快線健康發展。拓展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洲際航空網絡。穩步擴大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協定簽署實施範圍。推動航空公司構建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完善國際寄遞服務網絡佈局。

三是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深化國際物流供應鏈先行先試,加快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加強統籌調度,保障能源、糧食、礦産等重要物資運輸安全。

四是著力推進制度規則“軟聯通”。深入參與國際標準規則制定,推進雙邊、多邊交通運輸合作。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信息服務水平,做好與外貿企業的物流信息對接。

謝謝。

總台中國之聲記者:

黨的二十大對降低物流成本作出明確部署,請問“十四五”期間將如何深入推進物流降成本工作?

張江波: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降低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近年來,我委牽頭報請國務院印發系列綜合性政策文件,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推動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智慧化、深化産業聯動融合和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基本構建起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政策框架體系。在各相關部門、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穩步下降,2021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較2012年下降3.4個百分點,與主要經濟體差距不斷縮小。

但同時,由於生産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快速發展,勞動力、土地等資源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物流降成本工作面臨更加嚴峻複雜的挑戰。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交通物流運行受阻,社會庫存高位運行,物流保管費用明顯上升,社會物流成本水平出現階段性上升。對此,我委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研究提出強化交通物流保通保暢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收費公路貨車通行費減免10%、用好1000億元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支持貨運企業和司機等重點群體紓困。此外,針對今年經濟發展形勢,我們積極加大對物流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統籌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等方式,支持相關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減輕物流企業融資成本壓力,助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

為深入推進降低物流成本,更好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將“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作為“十四五”時期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到202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較2020年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對此,《規劃》重點從三個維度加大政策引導:一是鞏固減稅降費成果。嚴格落實已出臺的物流減稅降費政策,推進現代物流領域發票電子化,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購置挂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徵收等稅收優惠政策,堅決治理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依法治理“只收費、不服務”行為,清理規範鐵路、港口、機場等收費。二是更加突出提質增效。重點聚焦全鏈條降成本、系統性降成本,強調通過提高物流發展質量、增進物流效率來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一方面,推動解決跨運輸方式、跨作業環節瓶頸問題,擴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供給;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貨物運輸結構,合理有序推進大宗商品等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鐵路貨運量佔比較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促進以壓縮物流各環節絕對成本為導向的“數量型降成本”,向以完善物流運行體系、提高物流質量效率為重點的“系統型降成本”轉變。三是推進深層次降成本。促進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促進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設施聯動發展,支持生態融合發展。加快庫存週轉,減少社會物流保管和管理費用。穩步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不斷健全“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推動物流規模化、網絡化、組織化、集約化發展,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水平。

謝謝!

中國經營報記者:

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支持發展農村電商,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請問,現在進展如何,下一步在支持發展農村快遞物流、促進農村消費方面有哪些舉措?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 張祥:

物流配送體系是連接城鄉生産和消費的重要紐帶,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是促進農村消費、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等,累計支持1489個縣建設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過2600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站點15.3萬個,推動各地加快完善農村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同時,我們應當看到,當前農村物流仍存在設施現代化水平低、資源整合不充分、配送成本高等短板,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下一步,商務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實施“千集萬店”工程,推進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促進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持續提升。

一是強化部門聯動。發揮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等跨部門協調機製作用,加強與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郵政局等單位的溝通協作,統籌政策舉措,促進農村村郵站、電商服務站、便利店等網點設施共建共享,推動“多站合一、一點多能、一網多用”。

二是優化網絡佈局。持續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建設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鎮物流配送站點,完善倉儲、分揀、包裝、運輸等設施設備,增強對鄉村的配送能力。發揮郵政、供銷等基層優勢,提高“快遞進村”通達率。

三是創新發展模式。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探索發展智慧物流、共同配送,支持縣域郵政、供銷、電商、快遞、商貿流通等各類主體市場化合作,開展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産品進城等物流快遞共同配送服務,逐步實現統一攬收、統一分揀、統一倉儲、統一運輸、統一配送“五個統一”,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加強主體培育。支持農村各類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採用企業聯盟、股權投資等方式合作,做大做強,積極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村消費。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快遞物流配送人員培訓,提升電商直播銷售、數字運營等實操技能,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深圳衛視記者: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推進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作出明確部署,《“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建設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能否介紹一下相關領域情況,將如何推動國家物流樞紐和示範區建設?

張江波:

我想您的問題包括了兩方面內容,一個是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另一個是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的建設。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決策部署,2018年,經國務院同意,我委會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在全國127個城市規劃佈局建設212個國家物流樞紐,“點”“線”“網”“面”協同推進,引導物流資源集聚形成規模經濟效應,打造跨區域的物流通道,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帶動製造、商貿等産業集聚,與物流融合創新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十四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在“十四五”時期推進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截至目前,我委已會同交通運輸部發佈4批年度重點建設名單,共95個國家物流樞紐(其中“十四五”時期發佈2批重點建設名單,共50個國家物流樞紐),覆蓋30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基本構建起“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框架。從我們會同國家物流樞紐聯盟組織開展的監測評估情況看,相關樞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集聚效應不斷增強,運營效率效益顯著提升,在納稅、就業等方面社會貢獻持續提高,樞紐作為物流設施網絡核心節點、區域物流活動組織中心、産業集聚發展重要平臺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特別是面對今年複雜多變的疫情形勢,相關樞紐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充分發揮物流“國家隊”作用,全力暢通交通運輸“大動脈”,積極打通城鄉配送“微循環”,有效保障應急物資中轉分撥,努力維護生活物資和重要生産物資保供穩價“生命線”,前10個月平均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7%,高於全國物流行業平均水平,體現出較強的承壓能力和發展韌性,對全國物流網絡的骨幹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從三方面將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向縱深推進。一是加快完善樞紐網絡。支持和引導已納入年度建設名單的樞紐紮實做好各項建設工作,促進樞紐業務協同、政策協調、運行協作,加快推動樞紐互聯成網。依託樞紐培育發展樞紐經濟、通道經濟。按照“成熟一個、落地一個”原則,分年度穩步推進已納入規劃的樞紐建設。二是適時開展動態調整。結合樞紐運行監測情況和建設需要,適時增補一批承載城市和樞紐,進一步優化樞紐網絡空間佈局。對已納入規劃或年度建設名單,但長期達不到建設要求或無法有效推進的樞紐及承載城市,及時動態調整退出規劃,確保樞紐建設質量。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中長期貸款以及推薦給政策性金融機構等方式,支持樞紐範圍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

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建設是深入梳理總結國內國際現代物流理論創新和發展實踐,提出的一項重大創新性舉措,重點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及相關産業資源,促進物流與相關産業集聚發展,在特定區域打造形成産業聯動融合更緊密、區域輻射帶動能力更突出、發展特色更鮮明的樞紐經濟,是國家物流樞紐支撐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功能的最終體現。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方面開展基礎課題研究,下一步將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研究提出具體實施方案。初步考慮,重點從三個方面指導地方做好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創建工作:一是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承載空間。統籌考慮國家物流樞紐空間佈局,以及與樞紐緊密相關、高度聯動的相關産業發展佈局,明確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範區的主要載體、輻射範圍,加強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産業發展環境,為現代物流和相關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二是構建供需適配的産業體系。緊密結合不同類型樞紐的主體功能定位,以及區域特色優勢産業基礎條件,打造區域性産業集群,既充分發揮樞紐對相關産業規模擴張、質量提升的支撐引領作用,又借助相關産業發展帶來的物流市場需求,鞏固提升樞紐的物流組織中心作用,推動樞紐與相關産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三是培育深度融合的産業生態。促進樞紐與相關産業協同聯動和融合發展,打造以樞紐為核心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引導製造、商貿、物流、金融等企業依託樞紐,實現上下游各環節資源優化整合和高效組織協同,發展敏捷製造、準時生産等精益化生産模式,探索發展虛擬生産、雲製造等現代供應鏈模式,提高樞紐創新發展和價值創造能力。

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在推動大宗貨物、集裝箱中長距離“公轉鐵”“公轉水”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下一步將如何深入推進貨物運輸結構調整?

張大為: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國鐵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加強統籌協調,狠抓任務落實,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不斷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推動出臺《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指導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持續推進大宗物資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鐵水”。二是聯合發改委開展了四批116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的創建工作。2021年,示範工程累計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620萬標箱,開通聯運線路450條。三是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強化運輸服務規則銜接。會同鐵路等有關單位建立工作機制,協調推進和支持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擴大“散改集”規模。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鐵路貨運量佔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貨運量佔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14.1%提高至2021年的15.8%。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沿海主要港口鐵礦石、煤炭通過鐵路、水運、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等綠色運輸方式的疏港比例分別較上半年提高2.4個和1.9個百分點。今年1—11月,我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805.6萬標箱,同比增長17.6%。全國港口“散改集”作業完成643.3萬標箱,同比增長11.9%。

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的重大決策部署。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快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轉型,不斷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

一是進一步推動重點區域優化運輸結構。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晉陜蒙煤炭主産區等區域為重點,持續加大推動大宗貨物和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力度。

二是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進一步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推動港口鐵路專用線建設提質擴面,推動鐵路專用線由通港口向通重點港區轉變,一體推進設施聯通、信息互通和管理融通。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到2025年實現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超過70%。

三是加快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深化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強化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積極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大力推進鐵水聯運發展,“十四五”時期實現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約15%。推動港鐵相關合資公司強化聯合營銷,不斷擴大“散改集”規模。

謝謝!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將“強化現代物流對社會民生的服務保障”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發展方向,下一步將從哪些方面重點推動?

張江波:

現代物流兼具生産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雙重特點,不僅是促進市場供需對接和實體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而且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物流相關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對穩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應對疫情期間,現代物流在保障生活物資供應、維持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水電氣等重點行業一樣,成為保障社會民生的重要支撐。“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重點從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更好發揮現代物流民生保障作用:一是支撐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完善商貿、快遞、冷鏈物流網絡,健全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物流設施網絡,加強重點生活物資保障能力;補齊農村物流設施和服務短板,加快工業品下鄉、農産品出村雙向物流服務通道升級擴容、提質增效,擴大優質消費品供給。二是保障食品藥品消費安全。依託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鏈物流設施,加強生鮮農産品檢驗檢疫等質量監管。加快建立覆蓋冷鏈物流全鏈條、醫藥物流全流程的動態監測和追溯體系,提升冷鏈物流質量保障水平。三是支持新業態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穩步發展即時配送、網絡貨運等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保障就業人員合法權益。

近期,我們將重點推進兩方面工作:一是促進即時配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即時配送是綜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力眾包等模式,實現點到點、無倉儲、無中轉、即需即送的快捷物流服務。在餐飲外賣特別是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帶動下,即時配送實現高速發展,在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改善居民消費體驗、促進擴大消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有關行業協會反映,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預計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達到約2000億元。作為跨界融合的新興現代物流業態,即時配送與現行政策體系、管理機制不完全適應,行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包括適應即時配送特點的政策框架體系不完善、傳統勞動保障制度不適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需要、平臺企業協同管理作用發揮不足以及標準規範、配套設施設備不健全等。對此,我們正在牽頭研究制定綜合性政策文件,加強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進一步促進即時配送健康有序發展。

二是推進城郊大倉基地佈局建設。城郊大倉基地直接面向城市消費市場,具備倉儲、分揀、加工、包裝等綜合服務能力,與即時配送等新興物流業態緊密相關,是優化城市物流體系、完善城市消費流通網絡、提高城市應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我們正在組織開展城郊大倉基地佈局建設研究工作。初步考慮,擬重點面向大城市佈局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統籌發揮城郊大倉基地貼近消費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強,以及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資源集聚能力強、服務輻射範圍廣、一體化運作效率高等優勢,推動形成“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的“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城郊大倉基地”的生活物資物流設施網絡,有效提高城市物流體系“平急轉換”水平、城市生活物資和消費品保障能力。

謝謝!

新黃河記者: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物流標準規範體系進一步健全,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廣泛應用”,當前,我國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的應用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下一步將如何提高?

張祥:

加快推廣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物流載器具和包裝基礎模數的廣泛應用,是推動物流鏈各環節高效銜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標誌。

2014年以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從推廣1200mm´1000mm尺寸規格的標準托盤應用切入,在全國組織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促進包裝箱、週轉箱(筐)、貨運車廂、集裝箱等物流載具標準銜接,提升物流上下游設施設備和服務標準化水平,取得顯著成效。試點企業標準托盤使用率達到80%—100%,平均裝卸貨效率提升3倍以上,車輛週轉效率提升1倍以上,貨損率降低約50%,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約10%。2014—2021年,全國托盤保有量從近10億片增長至16億片,1200mm╳1000mm尺寸規格標準托盤使用率從23%提升至35%,快消品等重點商貿領域使用率達到70%。物流標準化、集裝化、單元化發展已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當前,我國在應用標準物流載器具方面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以1200mm╳1000mm尺寸規格的標準托盤為例,一是標準化水平仍然偏低,經過近年來的推廣應用,我國標準托盤使用率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使用率達到了35%,但與部分發達國家70%—90%的標準托盤使用率還有較大的差距。二是循環共用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循環共用托盤數量約3000萬片,僅佔標準托盤數量的5.3%,而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在50%以上。三是專業化服務能力有待增強。物流載具租賃、回收、清洗、維修等專業服務網點數量較少,沒有形成網絡;相關專業服務企業數量少,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有差距,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商務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要求,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包裝、托盤、週轉箱等標準,加強以標準托盤為基礎的單元化物流系統系列標準制修訂,加快運輸工具、載運裝備、設施體系等標準對接和系統運作,努力提高全社會物流運行效率。

一是加大標準物流載具推廣應用。從生産製造、物流運輸、倉儲保管、末端配送等物流鏈各環節,全鏈條系統推動包裝基礎模數和托盤、週轉箱(筐)等標準化物流載器具應用,進一步提高使用率。二是加強標準銜接。推動倉儲貨架、分揀設備、運輸車輛等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建設改造,更好適配標準托盤和包裝基礎模數參數要求。三是促進循環共用。鼓勵供應鏈上下游加強協同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促進作用,提升服務能力,發展帶板運輸、帶板倉儲、帶板交接,讓托盤、週轉箱(筐)等物流載具“動起來”,促進物流連貫化運作,推動流通全過程“不倒托”“不倒箱”。四是提升信息化、智慧化水平。鼓勵拓展標準托盤、週轉箱(筐)等物流載具的信息承載功能,應用全球統一編碼標識(GS1),將物流標準單元提升為物流操作單元、信息數據承載單元,加強物流載具在物聯網中應用。

上海證券報記者:

近年來,物流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的趨勢和迫切性越來越凸顯。目前我國智慧物流發展取得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將如何進一步推進智慧物流發展?

張江波:

數字化、智慧化有利於推動物流各環節流程再造,提高物流服務時效性、多樣性、可靠性;有利於提高物流市場供需匹配效率,提高物流集約化發展水平;有利於強化各類物流基礎設施信息互聯和業務對接,推動構建協同聯動、高效運作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對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智慧物流加速發展,為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智慧化改造提速。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加速應用,無人化技術、數字終端、自動分揀等技術裝備日益普及,傳統物流園區、倉儲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步伐加快。比如,青島港等港口企業運用無人化技術實現全自動化作業,實現從傳統碼頭向智慧碼頭轉變。二是物流運行體系數字化、智慧化升級趨勢明顯。道路貨運、即時配送等領域平臺企業發展迅速,有效整合分散的存量社會物流資源,物流運行效率顯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加速創新應用,促進物流樞紐、物流園區數字化轉型和互聯互通,有效提升物流基礎設施組織化、網絡化運行水平。三是智慧物流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以網絡貨運平臺為代表的智慧物流生態體系逐步擴圍。一批領先的物流企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廣大中小企業資源,吸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並逐步向産業鏈上遊的製造業領域延伸。中小物流企業借助開放型互聯網平臺降低智慧化發展成本,向“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美”發展。

《規劃》將智慧物流作為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從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積極促進智慧物流發展。一是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夯實智慧物流發展基礎。加強物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物流場站、運輸工具、貨物等物流要素在線化數據化,促進物流資源線上線下聯動。引導企業信息系統向雲端躍遷,鼓勵平臺企業和數字化服務商開發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雲平臺、雲服務,加強物流大數據採集、分析和應用,提升物流數據價值。培育物流數據要素市場,統籌數據交互和安全需要,完善市場交易規則,促進物流數據安全高效流通。二是以智慧化改造為抓手,促進物流業態模式創新。進一步推動5G通信、北斗導航、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設施設備在現代物流領域應用。分類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加快物聯網相關設施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樞紐、智慧物流園區、智慧倉儲物流基地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鼓勵智慧物流技術與模式創新,拓展智慧物流商業化應用場景,促進自動化、無人化、智慧化物流技術裝備以及自動感知、自動控制、智慧決策等智慧管理技術應用。研發推廣面向中小微企業的低成本、模塊化、易使用、易維護智慧裝備。三是以網絡化升級為抓手,激發現代物流發展活力。依託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打造物流信息組織中樞,推動物流設施設備全面聯網,促進物流信息交互聯通。鼓勵在有條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大腦”,全面鏈結並促進城市物流資源共享,優化城市物流運行。加強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交通運輸、公安交管、市場監管等政府部門和鐵路、港口、航空等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與物流相關的公共數據。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三方面的協同推進,加快智慧物流發展步伐,提高現代物流服務質量效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謝謝!

孟瑋:

謝謝3位發佈人!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場發佈會,感謝大家一年以來的支持和陪伴,新的一年就要到了,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2023年再見,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