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及時識別、治療可阻斷病情轉重症

2023-01-04 08:56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方劑,對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薦70種中成藥供居家治療使用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米鋒指出,農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保障的重點地區,老年人、孕産婦、兒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務的重點人群。

那麼,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對中醫藥防治採取了哪些具體的舉措?對此,國家中醫藥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介紹,一是著重緩解藥品供應緊張,印發《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推薦70種中成藥供群眾居家治療時使用,鼓勵各地制定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中藥協定處方,允許相關的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在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二是快速擴充中醫醫療救治資源,加強中醫醫院發熱門診、急診、肺病科、ICU等科室建設。開展醫療救治培訓,增加重症救治力量。三是在重症醫療救治中強化中西醫結合。要求進一步建立完善“有團隊、有機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要求各個醫院建立醫療救治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共同參與患者診療決策,同時發揮中醫藥在老年人和兒童醫療救治中的作用。

關口前移阻斷病情由輕症轉重症

阻斷病情由輕症轉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要及時識別一些容易發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指出,一是比如舌苔由薄轉厚變黃,舌質顏色由淡紅轉成紫紅或者淡暗;二是高熱持續不退;三是大便稀溏或者幾天沒有大便,伴有食欲嚴重下降,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變差;四是出現明顯虛症,例如精神萎靡,語不接續,一活動就喘促,手腳涼、出冷汗,口乾舌卷、尿少短赤等,這可以作為中醫判斷是否轉重的預警指標。

他指出,中醫在阻斷病情轉重的治療上,也是強調關口前移、早期治療,主要有三個治法:一是儘快遏制熱毒和濕熱毒邪;二是在臨床中重視通腑療法的使用,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相表裏,腑氣不通肺氣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會改善,因此調腸治肺或者肺腸同治是阻斷病情轉重的一個重要措施,所以如果大便不通超過24小時,會採用生大黃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強調要早期扶正,全程扶正,這也是防止病情轉重的重要措施,臨床上可以用大劑量的人參來扶本固元。

康復階段可嘗試食療和非藥物療法

中國人養病、防病、治病裏有一句話,叫做“三分治,七分養”。對此,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康復以後,在藥膳、飲食方面要做的就是補氣、健脾、潤肺、安神。在飲食上要遵循幾大原則,第一要清淡一點,不要肥膩;第二,補氣不點火是原則,以清補為主,很多人覺得很疲倦、乏力、氣短,太子參、黨參、西洋參這一類的清補,不要太過;第三,病的時候吃了很多藥,有些還是比較苦寒的清熱解毒藥,恢復階段余邪未清,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這個階段不要吃傷害脾胃的飲食,可保持七分飽,老人、小孩可以少食多餐。

如果出現疲倦、乏力、睡眠不好的症狀,張忠德建議,鼓勵用非藥物方法,晚上睡覺前用生薑、艾葉泡泡腳。(記者 金振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