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多措並舉幫扶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2023-01-06 09:55 來源: 河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河北多措並舉幫扶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92.08萬人

曾經是“家庭主婦”,如今是“産業工人”。1月3日,談到生活的變化,阜平縣天生橋鎮大教廠村脫貧戶孫銀風説:“有了固定的收入,我的家庭也渡過了難關,非常感謝縣就業局對我的幫助。”

孫銀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車禍受傷,失去了勞動能力,還欠下債務,自己做家庭主婦多年,工作技能又十分欠缺,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阜平縣就業服務局在對脫貧勞動力就業情況摸底時,了解到她的困難,第一時間上門,根據就業困難原因和求職意向,迅速對接企業,推薦就業崗位,提供就業培訓。孫銀風很快在阜平春風樹服飾有限公司實現就業,並且由一名操作工成長為全能手,從就業前每月不穩定的幾百塊錢收入,到如今每月綜合薪資3000元左右。

加強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是增加脫貧人口收入的有效方式,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舉措,是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重要保障。省人社廳建強工作機制、夯實幫扶基礎、創新服務舉措,全力推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務工92.08萬人,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的110.39%。

健全工作機制。省人社廳、省鄉村振興局定期召開全省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工作會議,多次進行信息銜接、工作部署調度,將脫貧人口就業任務量化到市縣,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落實季通報工作制度,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舉措,全力推動就業幫扶工作深入開展。

突出就業優先政策。對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的企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吸納就業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提供有組織勞務輸出的仲介機構,給予就業服務補貼。對脫貧人口個人,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給予崗位補貼,參加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培訓期間食宿交通費補貼。2022年,全省脫貧人口享受就業幫扶政策補貼共3.24萬人次,涉及2225家企業,支出就業補助資金9949萬元。

實施動態監測管理。加強防止返貧就業動態監測,強化數據信息交換共享,通過信息化手段定期與鄉村振興等部門比對分析防貧對象數據信息,精準掌握防貧對象就業狀況、就業意願、培訓願望和幫扶需求等情況,及時發現防貧對象務工不穩定現象,幫助他們儘快實現就業,消除可能存在風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我省堅持外出務工與就地就近就業同向發力,穩定有組織勞務輸出、幫扶車間吸納、居家靈活就業、返鄉創業帶動、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五渠道”務工就業。同時,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幫扶脫貧人口實現高質量就業。

青龍滿族自治縣脫貧勞動力張淑英,參加了縣人社局組織的“青龍栗工”相關培訓,之後被推薦到秦皇島百峰食品有限公司外包裝車間從事産品裝箱工作,月工資3000余元,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被公司提拔為車間主任,生活也是越過越有奔頭。

培育勞務品牌,激發帶動就業新動力。在勞務品牌建設培育過程中,脫貧人口、農村勞動力有大量機會,通過參加技能培訓掌握務工的一技之長,實現高質量穩定就業。目前,全省認定“河北福嫂”等省級勞務品牌30個,62個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打造特色勞務品牌77個。“河北福嫂”被人社部推薦為全國家政護工類勞務品牌代表,作為全國20個優秀典型參加全國勞務品牌大會雲展示活動。

此外,河北還通過深化勞務協作、推出“人社惠農貸”等措施,進一步助推脫貧人口就業。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門加強勞務協作,建立信息資源共享、聯合招聘機制,組織有意願外出務工脫貧人口到京津務工。省內經濟較發達的73個縣區與62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部簽署結對幫扶勞務協作協議。省人社廳、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省鄉村振興局通力合作,在全國首創研發推廣“人社惠農貸”,自2022年4月28日實施以來,已向576名脫貧人口投放資金4810.79萬元,為他們就業創業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記者 解楚楚、貢憲雲)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