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2023-01-14 09:4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金融體系運行平穩 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金融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1月1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去年人民銀行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紮實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堅決支持穩住經濟大盤。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2022年,人民銀行兩次降準,為實體經濟提供超1萬億元長期流動性,上繳結存利潤1.13萬億元,運用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適宜的流動性環境。”宣昌能説。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增強。廣義貨幣(M2)供應量同比增長11.8%,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36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6%,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2.01萬億元,比上年多增6689億元。

與此同時,人民銀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宣昌能介紹,2022年,人民銀行及時推出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惠及受困群體和重點領域,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全年投向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6.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5.6個百分點。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4.3%,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3.2個百分點。“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4%,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9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餘額增速高12.7個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5652萬戶,同比增長26.8%。

此外,人民銀行指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7399億元,用好用足8000億元新增信貸額度,重點發力支持和帶動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末,投向基礎設施領域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3%,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9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年底,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約6.4萬億元,在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説。

“在歐美主要經濟體大幅快速加息的情況下,我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別下降15個基點和35個基點,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宣昌能表示,2022年,我國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7%,比上年低34個基點。

採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在更好統籌擴大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上發力:一方面,著力支持擴大國內需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和節奏,適時靠前發力,積極配合財政政策和社會政策,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在總量上確保社會總需求得到有力支撐,並保持合理適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穩增長、穩就業和穩物價的關係;另一方面,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繼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等專項再貸款,支持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落實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優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推動有效供給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動態均衡。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和經濟循環恢復,微觀主體的信心將逐漸恢復,活力逐漸釋放,我們將繼續採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宣昌能表示,為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人民銀行今年將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成本,降低微觀主體的債務負擔,增加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能力。

二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引導金融機構切實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向製造業、服務行業民營小微企業的傾斜支持力度,繼續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

三是鼓勵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圍繞教育、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

四是保持房地産融資平穩有序。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今年通脹水平總體仍將保持溫和,人民幣匯率將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0%,物價運行總體平穩。

“從全球範圍來看,去年經歷了數十年不遇的高通脹浪潮,與之形成鮮明的對照,我國保持了物價水平的基本穩定,這個成績十分不易。”鄒瀾表示,過去10年,我國消費物價年均漲幅總體維持在2%左右,充分證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和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鄒瀾預計,今年我國通脹水平總體仍將保持溫和,但也要關注通脹反彈的潛在可能性。一方面,我國供給總體充裕,需求尚在恢復,沒有超發貨幣,通脹有望保持穩定。另一方面,物價走勢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對於通脹形勢也不能掉以輕心,對其未來升溫的潛在可能性要保持密切關注。

鄒瀾表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強政策間協調配合,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去年以來,美國、歐元區、英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大幅度收緊貨幣政策,大幅加息,這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了緊縮效應,新興市場經濟體跨境資金面臨流出壓力。

“總的來看,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宣昌能説,我國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衝擊,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與此同時,我國金融體系自主性、穩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穩定,這些都有助於緩沖和應對外部風險,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加息帶來的溢出效應。

宣昌能表示,人民幣匯率走勢會受到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國際收支、市場風險偏好等多重因素影響,在多種力量綜合作用下,我國人民幣匯率將總體保持平穩運行。經過多年金融改革與開放,我國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大大提升,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跨境資本流動有序,國際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記者 吳秋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穆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