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2023-01-18 08: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二〇二二年國內生産總值一百二十一萬億元——
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

2022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再上新臺階,宏觀經濟大盤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産總值121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

“面對諸多超預期因素衝擊,能夠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殊為不易、成之惟艱。”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砥礪前行的結果,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勁和旺盛的活力。

121萬億元意味著什麼

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後,躍上新臺階。按年均匯率計算,120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

康義表示,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生産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意味著發展基礎更牢、發展質量更優、發展動力更為充沛,意味著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康義表示,2022年我國GDP增長3%,相比國際主要經濟體,也是一個較快的增速。不僅如此,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預期目標。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價格形勢保持平穩,CPI全年上漲2%。國際收支持續改善,全年貨物進出口順差比上年擴大35.4%,年末外匯儲備餘額達到31277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整體來看,2022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多的內外部衝擊,但能夠實現3%的增速,充分反映出我國經濟的韌性、潛能和活力。”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説。

産業發展基礎更加夯實。2022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十九連豐”,糧食總産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壓艙石”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全國工業增加值達到40.2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達到33.5萬億元,均居世界首位。

內需總量規模繼續擴大。儘管遭受疫情反復衝擊,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在44萬億元左右。我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固定資産投資規模突破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1%。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穩步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2022年末,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達1.69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14億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動能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高水平開放紮實推進。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貿易增長動能趨緩的背景下,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企業穩生産穩訂單拓市場,外貿外資較快增長。前11個月實際使用外資11561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9%,超過2021年全年。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民生領域投資增加,2022年社會領域投資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6.1%,比上年加快6.6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有望逐步恢復

數據顯示,2022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個、1.5個和0.5個百分點,貢獻率分別為32.8%、50.1%和17.1%。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0.2%,消費市場受疫情短期擾動比較明顯。康義表示,我國及時出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基本穩住了國內消費市場。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我國已經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的中長期政策。總的來看,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到新的階段,消費環境、消費秩序改善和居民消費能力、消費意願增強,相信今年的消費恢復會有較好勢頭。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認為,今年的消費大勢將是逐漸回穩。對商業企業來説,要加強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融合、跨産業融合,在服務對象上既要關注有更多創新意識的年輕消費者,同時也要注重老齡化帶來的新消費機遇。

投資方面,2022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5.1%,增速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發揮了比較好的關鍵作用。

“預計今年固定資産投資有望繼續增長。”康義表示,我國人均發展水平和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大差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投資潛力巨大;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異比較大,補短板、強弱項,投資空間廣闊。

經濟運行將總體回升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康義表示,分析2023年情況,我們擁有多個優勢條件:一是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雄厚,二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明顯,三是新動能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四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五是宏觀調控經驗豐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2023年中國經濟將會整體好轉。”康義説。

溫彬認為,總體來看,今年中央和地方都把經濟工作重點放在穩增長上。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市場信心逐漸提升,經濟復蘇的基礎將會進一步夯實。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近期經濟數據顯示,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復蘇趨緩的概率加大。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態勢不變、長期發展的積極因素不變,將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支撐。

康義指出,也要看到,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企業的生産經營困難還比較多,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群眾在就業方面困難還不少,推動經濟整體好轉仍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