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體化勢能變動能 長三角鉚足幹勁抓開局

2023-01-21 08:0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月20日電 題:一體化勢能變動能 長三角鉚足幹勁抓開局

新華社記者

立足“一體化”和“高質量”,長三角三省一市開年以來鉚足幹勁抓開局,努力把中央決策部署變成“施工圖”和“實景畫”。今年長三角將爭取更靚的成績單,為中國經濟增長作出更大的貢獻。

從基建到科創 關鍵詞裏看發展

剛剛結束的地方兩會上,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頻頻點到長三角。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小洋山北側開發……三省一市大力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奔跑,“世界級港口群”江海奔涌。

得益於便捷的交通條件,總部位於上海的塗料企業亞士創能,把一個大型生産基地放在安徽滁州。“除交通方便,我們還借助金融機構的‘長三貸’模式,把上海的項目融資用在滁州防水材料工廠建設上,充分享受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亞士創能科技(滁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軍表示。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G60科創走廊……三省一市攜手耕種的這些一體化“試驗田”,通過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以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為例,其掛牌3年多來推進了10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5600億元。

今年1月初,位於上海青浦的西岑科創中心正式啟動建設。該項目東片區為華為青浦研發中心,西片區為西岑科創園區,總投資規模約為500億元。長三角投資(上海)有限公司總裁桂恩亮説,西岑科創中心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重點項目,同時也是“長三角數字幹線”的關鍵節點。未來,該項目將在雙碳智慧實踐、科創産業集聚、新江南小鎮示範三方面體現標桿性。

錨定增長目標 新産業裏看動能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上海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5.5%以上,江蘇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5%左右,浙江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5%以上,安徽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6.5%左右。三省一市根據外部環境和現實條件,提出了符合實際的增長目標。

推動經濟穩中求進、整體向好,新動能的培育十分重要。面向2023年,三省一市都加大了對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的支持和培育力度。

在浙江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榮耀半導體材料(嘉善)有限公司裏,經過注塑、清洗等各個環節,各類尺寸的晶圓包裝盒相繼走下生産線。2022年10月,榮耀半導體在嘉善經開區投産試運行,如今榮耀半導體已經成為嘉善半導體産業鏈中重要的上遊企業。

包括集成電路頭部企業格科微電子在內,目前嘉善經開區已累計吸引半導體産業相關投資超100億元。嘉善經開區招商服務局局長李煒駿表示,不少産業鏈的上下游項目在前期洽談時就要求廠房選址一定要離龍頭企業近,“鏈主型”項目“自帶流量”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近年來,城市用電量逐年增加,對能源供給方式和新型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舉行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市政協委員、新思科技中國區董事長葛群表示,上海有條件打造以新型儲能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産業新支柱。

總部位於上海的儲能企業緯景儲能,主打産品為鋅鐵液流電池。近日,緯景儲能位於江蘇鹽城的智慧製造工廠正式啟用。“儲能電池可用於風光發電、産業園區等多個場景,伴隨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必然會帶動産業鏈的整體提升。”緯景儲能政策與戰略研究院院長穀雨認為。

落實惠企政策 大項目裏看信心

今年1月初,國軒高科電池回收、易昌旺改性石墨負極材料等5個新能源項目在安徽合肥廬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開工,總投資達170億元,全部建成達産後預計年産值超500億元,為新能源汽車産業提供更穩固的“續航”支撐。

産業鏈不斷強健離不開重大項目的支撐。今年一季度,合肥市預計開工省級重點項目120個,總投資近920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合肥多個重點産業有望跨上新臺階,其中新能源汽車産業産值力爭超2000億元、電子信息産業産值力爭超3000億元。

當前,不少企業生産經營還存在一些困難。提振市場信心,三省一市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解痛點、疏堵點、破難點。

上海市提出,今年將實施營商環境6.0版改革方案,不斷穩定外商發展預期和投資信心。安徽省提出,今年將繼續對標一流持續推出創優營商環境舉措,做到企業訴求“一口收辦”。

“我們的惠企政策網上超市匯集了全市50萬市場主體數據,可一鍵生成預兌付企業名單和資金規模。”安徽省蕪湖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翁明介紹,目前該市已上線的“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佔比超過50%。

浙江省長興縣近年來吸引了總投資超300億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車等重量級項目,這背後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通過主動對接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一網通辦”試點方案,長興成為首個縣域試點單位。長興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雪峰説,除了企業服務打破“楚河漢界”,社保醫保跨省轉移接續等民生事務的“互聯互通”,都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增強了各方的發展信心。(記者 何欣榮、李平、馬姝瑞、楊紹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