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享冬奧成果 續寫精彩華章——寫在北京冬奧會開幕一週年之際

2023-02-04 09:3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春節期間,長城內外一派“冰雪熱”。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化身冰雪樂園,“雪圈沖浪”人氣火爆;張家口崇禮雲頂滑雪場,各地雪友“打卡”冬奧同款賽道;延慶冬奧場館和冬奧村組成特色旅遊景區,遊人如織,充滿歡聲笑語……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後的首個冰雪季,神州大地躍動著勃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不僅在於賽事的成功,更在於通過籌辦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帶動了各方面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積極影響。”“我們堅持冬奧成果人民共享,通過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帶動全民健身走向縱深,通過産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讓人民身心更健康、就業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實現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盛大開幕,“一朵雪花”“微火火炬”驚艷全球。從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盛會,到“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不斷鞏固和拓展,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一年來,精彩的冰雪故事仍在延續:冰雪競技與大眾冰雪運動“比翼齊飛”,豐厚的冬奧遺産得到全方位利用,以體育為橋梁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行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與世界共享北京冬奧成果,續寫精彩華章。

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凝心聚力

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開場歌曲《花開種花家》中,北京冬奧會冠軍武大靖、徐夢桃和高亭宇登臺演唱。望著滿眼的中國紅,武大靖感慨地説:“中國紅在我們心中就是冠軍的象徵,這是使命,也是目標。”

一年前的2月5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後第一個比賽日,武大靖率領的短道速滑接力隊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摘得首金。“縱使對手再強、競爭再激烈,不拼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憑藉這股勁,我國冰雪健兒在冬奧賽場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

乘著北京籌辦和舉辦冬奧會的東風,中國冰雪運動開啟新篇章。短短幾年間,依託跨界跨項選材、科技助力備戰,從109個冬奧小項的約1/3在我國是空白,到“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9金4銀2銅、位居金牌榜第三,不僅創造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冬奧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更彰顯了黨的領導和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成就源自奮鬥,勝利來之不易。一項項承諾變成現實,中國向世界呈現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廣大參與者共同創造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極大激發億萬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注入磅薄力量。

進入新奧運週期,廣大冰雪健兒滿懷豪情投入備戰,國際賽場捷報頻傳。去年11月,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盃鹽湖城站比賽,年輕的中國隊力壓一眾強手,拼下新賽季首金。“踐行北京冬奧精神,頑強拼搏,再立新功”,成為大家共同的心聲。

實現“歷史性跨越”的不只在競技場。河北、吉林、黑龍江等地的滑雪場“開板”以來,迎來一波波客流高峰;不少南方城市的冰雪場館,春節期間熙熙攘攘;電商平臺上,冰雪裝備銷售額節節攀升……冰雪運動已經融入百姓生活。

“通過籌辦冬奧,不僅把冰雪運動的競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也追上去了,體育運動的質和量都提高了。”2015年申冬奧成功以來,我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3.46億人。後冬奧這一年,數據愈加“亮了起來”。

截至目前,超過20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遍佈各地;2022年湖北、廣東、四川等地舉辦的省運會,不約而同首次設立冬季項目;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1499項活動將帶動更多人“賞冰樂雪”……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的步伐越走越堅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體育強國的基礎在於群眾體育。冰雪運動成為推動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的有力抓手。“要策劃好、組織好覆蓋全國、群眾身邊的系列冰雪賽事活動,推動各地加強冰雪場地建設,探索冰雪運動進校園等體教融合有效方式,把群眾冰雪運動熱情保持下去。”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倪會忠信心滿滿。

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冬奧成果長久惠及人民。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説:“我們歡迎中國成為冰雪運動大國。”以此為新起點,我國體育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用好寶貴冬奧遺産,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一年前,當冬奧健兒從首鋼滑雪大跳臺騰空而起,矯健的身姿與巨大冷卻塔交相輝映,給全球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如今,首鋼園區已成為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熱門地標。

其他冬奧場館同樣人氣高漲。國家高山滑雪中心17條高山雪道全新亮相,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平緩滑段開設大眾體驗項目,國家速滑館去年暑期接待13.8萬人次……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後,所有冬奧場館積極面向公眾開放,拓展四季運營、豐富體驗內容,擦亮了“金字招牌”。在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武曉南看來,將既有設施進行創新利用,提供多樣化高質量冰雪産品,能夠充分發揮冬奧場館的示範作用。

大國擔當,著眼長遠。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融入城市發展、生態建設、服務民生的大格局,冬奧會的牽引作用和輻射作用在賽後愈加顯現。

2023年1月6日,張家口崇禮高鐵站迎來開站一週年。從北京開往太子城站、崇禮站方向的“滑雪專列”上座率超九成。遊客們只需一個多小時,就能共赴“冰雪之約”。

一條京張高鐵,聯結起京張兩地“一小時經濟圈”,打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圖景。過去一到寒冬就大雪封山的塞外小城崇禮,借助籌辦和舉辦冬奧會的契機,一躍成為世界矚目的滑雪勝地。今年春節假期,崇禮各大雪場遊客爆滿,近16萬人次“滑雪過大年”。

“冷資源”釋放“熱效應”,冬奧紅利讓崇禮脫貧摘帽,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當前,崇禮全區有近1/4人吃上“冰雪飯”。“冬奧會使崇禮的各類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政府優惠政策陸續出臺,冰雪市場大有可為。”張家口崇禮太舞滑雪小鎮總裁周文茜説。

區域協同發展,一子落穩,滿盤皆活。如今行走在京張大地,交通基礎設施相連相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成果顯著,産業發展互補互促,“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穩步推進。“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的冬奧效應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進一步激活冰雪經濟,更多地區將冰雪産業納入相關發展規劃。2022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共同印發《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要“形成東西南北交相呼應、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協調並進的發展格局”。

人氣足,市場旺,信心強。據《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3)》統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數為3.44億人次,冰雪休閒旅遊收入達4740億元。專家預測,未來全國冰雪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以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旅遊為重點的冰雪産業鏈逐步形成,我國冰雪産業總規模到2025年有望達到1萬億元。

冰雪畫卷繼續鋪展,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樣本。利用好寶貴的冬奧物質、文化和人才遺産,實現“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的辦奧新模式,已然勾勒出清晰模樣。

持續放大冬奧效應,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新年伊始,“北京2022冰墩墩兔年特別版”發售即被搶購一空,“一墩難求”的場景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冬奧盛會。一年前的“鳥巢”,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相聚五環旗下,北京成為全球首個“雙奧之城”。

作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是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奧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實踐。這一載入史冊的盛會,贏得了“樹立奧運新標桿”的國際讚譽。

在北京冬奧會誕生的眾多新紀錄中,有一項由全世界共同創造。國際奧委會2022年10月發佈的《北京冬奧會市場營銷報告》顯示,全球共有20.1億人通過廣播電視和數字平臺觀看了北京冬奧會。巴赫盛讚:“北京冬奧會是有史以來數字化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屆冬奧會。”

透過冬奧這扇窗,世界感知到新時代中國陽光、富強、開放、充滿希望的國家形象。在國際奧委會的調研中,受訪的參賽運動員對北京冬奧會大加讚賞,對賽事採取的防疫措施感到滿意。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日前公佈2022年度最佳體育賽事媒體設施,北京冬奧會位列綜合性賽事頭名。

從冬奧籌辦到舉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貫穿始終。冬夏場館創造性雙向轉換、碳排放趨近於零的人工冰面、“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中國經驗、中國智慧蘊藏其中,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用綠色描繪未來的創新力和行動力”。

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由衷讚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在推動冰雪運動發展、場館賽後利用、碳中和及水資源等可持續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因疫情影響所創造的遠程協作等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

冬奧會的正向影響,從賽時延伸到賽後,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薪火相傳的奧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又一次在中華大地廣泛傳播。目前全國已認定835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按照“雙奧”特點改造的北京奧運博物館,計劃於今年6月23日奧林匹剋日向社會開放。

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屢屢上演“美美與共”的佳話。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共開發5000餘款特許商品,吉祥物“冰墩墩”火遍全球。在非洲,通過以北京冬奧會為主題的動畫片,不少孩子們知道了“雪是什麼樣子”。

漫步在“鳥巢”,一面復刻了冬奧會雪花火炬臺的展示墻,引發中外遊客駐足觀賞。借助冬奧這條紐帶,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體育對外交往日趨頻繁,“朋友圈”“夥伴群”越擴越大。

一曲冬奧樂章,奏響和平、友誼、進步的主旋律。面對各種緊迫全球性挑戰,加強團結合作,共同坐上新時代的“諾亞方舟”,人類才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透過北京冬奧會的精彩敘事,歷史鐫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世界對中國道路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起向未來!中國向世界發出的時代強音,久久迴響。(記者 孫龍飛、鄭軼、季芳、李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