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介紹“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有關情況

2023-03-20 21:55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3年3月20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請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副署長孫玉寧、辦公廳主任趙增連介紹“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第11場,非常高興邀請到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還有: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先生;辦公廳主任趙增連先生。

下面,首先請俞建華先生作介紹。

海關總署署長 俞建華: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高興今天在這裡和大家相聚,一起交流。首先,我代表海關總署感謝媒體朋友們這些年對海關工作的報道,也感謝你們對海關執法的監督。


圖為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徐想 攝)

海關是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海關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落實“三個更好統籌”責任,圍繞海關守國門、促發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守國門是海關基本的職責,也是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責任。我們依法科學監管,運用大數據、智慧審圖等高科技手段,提升口岸查驗和徵稅效能,保證貨物進出口安全有序。2022年海關稅收入庫2.28萬億元,增長13.6%。我們堅守外防輸入第一道防線,在入境人員中檢出新冠陽性5.5萬例,佔3年口岸累計檢出總數的67%,為奪取全國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作出海關應有貢獻。我們嚴格檢驗檢疫把關,防止重大動植物疫情傳入和外來物種入侵,累計檢出有害生物58萬種次。我們嚴厲打擊走私,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4500多起,案值1200多億元,維護國門安全和營商環境。我們開展“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百日專項行動,清理因疫情積壓在口岸的危險品2400多批,查處偽瞞報1600多批,及時排除了積壓在口岸的危險品,在高溫天氣條件下的重大風險,確保口岸安全。

促發展是“人民海關為人民”的應有之義。我們多措並舉服務外貿保穩提質,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更加便利,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大幅壓縮。定期發佈外貿數據及各類貿易指數,服務宏觀決策和外貿企業。我們先行先試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海南自貿港、自貿試驗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我們積極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智慧海關、智慧邊境、智享聯通”理念納入世界海關組織戰略規劃,與多個國家簽署海關合作協議80份。支持中歐班列等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我們千方百計助企紓困,先後出臺23項支持措施,促進外貿穩增長。開展“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活動,切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認真執行減稅、稅收優惠政策,共減稅、退稅2850億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全國海關將著力做好“1+1+6”重點工作,第一個“1”就是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二十大精神在海關走深走實。第二個“1”就是以建設智慧海關為抓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海關建設,以海關高效率監管,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6”就是著力構建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落實一攬子外貿促穩提質措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堅持高標準全面從嚴治黨等六項重點任務。全國海關將牢記“三個務必”,鑄忠誠、擔使命、守國門、促發展、齊奮鬥,按照新一屆政府要求,賡續奮進,在宏偉藍圖中畫好海關的“工筆畫”,把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轉化為海關的具體行動,並務求實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海關力量。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並和大家一起交流。謝謝!

壽小麗:

謝謝。下面我們就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當前海關監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又將如何應對?謝謝。

俞建華:

謝謝你的提問。人們常説,海關就是國門。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海關守國門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

2022年,我國外貿總值超過42萬億元,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這個規模在人類貿易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對一個國家的海關監管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去年,全國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達到48億噸,貨輪、飛機、火車等運輸工具1300萬輛(架、艘),監管跨境郵快件3.2億件。打個比方,如果把去年我們的進出口貨物裝到火車上,首尾相連可以繞地球赤道30圈。如果把去年我們監管的集裝箱連在一起,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可以排成兩排。這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的氣派,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海關監管的責任和挑戰。

量大只是一方面,換一個角度,從海關服務對象看,目前在海關備案的進出口企業達到185萬家,是10年前的3倍,從事貿易的更多了、更分散了;從貿易類型看,既有傳統的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又有新興的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新業態。

從監管職責看,既要防範新冠病毒、非洲豬瘟這些疫情疫病,還要攔截紅火蟻、沙漠蝗等外來物種;既要檢驗鐵礦石、危險化學品,又要確保進出口食品“舌尖上的安全”;既要打擊洋垃圾、毒品走私,又要查出郵包裏的“問題地圖”、反宣品等;既要查出夾藏的象牙、文物,又要攔截躲藏在集裝箱裏的老鼠、蟑螂等。2022年,全國海關檢出新冠陽性5.5萬例,截獲有害生物58萬種次,監管進出口危化品5.9億噸,退運、銷毀不合格食品、化粧品2900批,查獲各類違禁品120萬件,毒品2.8噸。海關這些陣地如果守不住、守不牢,必然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

剛才你問到我們的主要挑戰是什麼。貿易規模大、貿易形態多、監管要求高、安全壓力大,如何做到“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這就是海關監管面臨的主要挑戰。

當然,有挑戰也不可怕,挑戰是我們海關改革創新的動力。我們將堅持黨對海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海關的改革方向,以改革和科技雙輪驅動,大力推進智慧海關建設,以智慧海關為抓手推進現代化海關改革,建成引領國際海關監管潮流、服務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世界第一流海關。實現通關和管理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強化“境外、口岸、境內”三道防線,構建“響應、呼應、反應”的海關運行機制,打造全方位、全鏈條的監管體系;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是世界各國海關共同面臨的課題,因此,海關反腐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堅決清除“靠海關吃海關”的害群之馬,永遠吹衝鋒號,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海關隊伍,全面提升海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關篇章。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外貿形勢發展,經營主體是關鍵。我們注意到,去年海關出臺多項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助企紓困降成本措施。請問效果如何?今年有沒有新的“大禮包”?謝謝。

俞建華:

大家都很關心外貿,外貿受疫情影響是很直接的,海關天天和進出口企業打交道,對外貿企業的困難我們感同身受。我們堅決響應黨中央助企紓困號召,去年先後出臺23項支持措施,各地海關結合當地實際細化為1300多條具體舉措,應該説這些措施受到了經營主體的歡迎,也取得了預期效果。

在保暢通上,與一些貿易大國相比,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體上不僅沒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關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分別壓縮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業享受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僅去年就為外貿企業減稅、退稅2850億元。

在優服務上,開展“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創新大宗商品“先放後檢”,農食産品“綠色通道”等監管模式,將87種商品編碼調出法檢目錄,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現在,我們正在對23項措施進行評估,能夠保留的我們都將保留,確保政策的延續性。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調研針對現在企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還要研究新的政策舉措。主要考慮有幾個方面:

一是暢通進出口物流。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支持建設智慧口岸、智慧邊境,通過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進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二是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為企業提供通關“一站式”服務。

三是降低企業成本。幫助企業用好用足RCEP等自貿協定關稅優惠,降低進出口環節成本。

四是支持新業態發展。創新跨境電商海關監管模式,做到精準監管、快速通關。支持市場採購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繼續開展“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走出辦公室,走進企業,走進機場碼頭,直面企業需求,和企業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破難題、解新題,全力以赴促進外貿促穩提質。

謝謝。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

跨境電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這幾年跨境電商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我們想問一下,在通關過程中,海關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和保持比較好的效率?謝謝。

俞建華:

大家非常關注跨境電商,而且跨境電商發展很快。2018年突破1萬億元,去年突破了2萬億元,翻了一番。具體的請孫玉寧副署長回答。

海關總署副署長 孫玉寧:

謝謝你的提問。跨境電商從無到有,“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新時代十年,跨境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期,過去五年,從2018年進出口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2年的2.11萬億元人民幣,應該説在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跨境電商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商品通過跨境電商進入國際消費品市場。目前,在全國已經設立了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目前已經覆蓋31個省市區。


圖為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徐想 攝)

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新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生機。同時,對全球的國際貿易也産生了深遠影響,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在逐漸摸索,跨境電商有別於傳統的貿易方式和貿易特點,它呈現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點。數據顯示,跨境電商的進口清單數量是同期貨物報關單數量的56倍,每單平均價值不足貨物報關單的萬分之三。在監管過程中,我們查獲了槍爆物品、毒品、管制類精神藥物、侵犯知識産權物品、“異寵”等違禁品。應該説,這些新情況都對海關監管工作提出了挑戰。

針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和特點,我們出臺了不同於傳統貿易的通關管理制度,通過分類管理,“量體裁衣”打造了適合跨境電商特點的海關監管模式。在原有“企業對個人(B2C)”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好服務於“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企業對個人(B2B2C)”的監管政策;在這個過程中加強科技賦能,開發應用上線了統一版跨境電商監管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交易、支付、物流等相關數據的集成管理。同時,我們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備案無紙化,實現“一地備案,全國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已經達到1713家。

下一階段,海關將繼續堅持“創新、包容、審慎、協同”的監管理念,堅持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在強監管上“下功夫”。一是運用智慧化的驗核手段,通過對報關單證的真實性驗核,防範跨境電商走私行為;二是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協作,把風險防範關口前移,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和海關監管風險;三是廣泛開展商品條碼應用,加強對商品溯源管理,讓消費者安心放心;四是持續關注境外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發佈預警信息。另一方面要在優服務上“出實招”。一是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電子繳稅,便利企業線上辦理;二是推廣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後裝用”,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業成本;三是強化數據分析服務,為新業態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預期引導;四是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五是持續完善進出口退貨措施,解決企業和消費者的“後顧之憂”。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打擊走私是海關的固有職能。能否介紹一下,海關如何保持打擊走私的高壓態勢,確保社會安全、經濟安全、公平競爭?謝謝。

俞建華:

“海水不幹,打私不斷”。走私一直是國際貿易的毒瘤,危害國家安全和經濟秩序,有的還影響人民生命健康。經過多年嚴打,走私勢頭得到了遏制,總體上是平穩的、可控的,但形勢依然複雜。有兩個情況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一是走私活動的組織更加團夥化、專業化。比如成品油、洋垃圾、毒品等走私更加集團化職業化。境內外相互勾結,組織更嚴密,分工更專業,給海關監管打私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是走私分子的手段更加智慧化、隱蔽化。比如香煙、紅酒、化粧品、高檔消費品等走私,有的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勾連交易,有的利用“水客”帶貨、“螞蟻搬家”逃避打擊,有的利用海南離島免稅“套代購”,有的利用跨境電商單證造假,矇混過關。

針對這些特點,我們會同公安、海警等部門組織開展“國門利劍”聯合行動,重拳出擊,對重點商品、重點渠道、重點區域的走私,進行嚴厲打擊。5年來,共偵辦走私犯罪案件2萬起,案值5000多億元。洋垃圾走私案件由高峰時的481起,下降到去年的98起。查獲象牙製品從高峰時的9.2噸,下降到去年的70公斤。中國海關4次獲得聯合國亞洲環境執法獎、2次獲得“克拉克·巴文”野生動植物執法獎,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今年,我們將繼續保持嚴厲打擊走私高壓態勢,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是加強專項打私。開展“國門利劍”“國門勇士”等聯合專項行動,重拳打擊成品油、洋垃圾、槍支毒品等走私。

第二是加強全面監管。發揮海關口岸監管、檢驗檢疫、稽查等綜合作用,構建全方位全鏈條監管,織密織牢立體的打擊走私防控網。

第三是加強綜合治理。全國打私辦公室設在海關總署,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反走私綜合治理的主體責任,協同公安、海警等執法部門力量,形成反走私合力。

通過以上工作,構建反走私的天羅地網,讓走私行為無所遁形,讓走私分子無處藏身。

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海關聚焦通關便利化,口岸營商環境也在持續提升。請問,下一步海關還會出臺哪些新舉措?如何更好地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謝謝。

俞建華: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營造良好的、便捷的口岸營商環境,是海關的主要工作。這個問題請分管的趙增連主任回答。

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 趙增連:

口岸營商環境直接關係到廣大經營主體的切身利益和獲得感,一段時間以來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過去一段時間來,海關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就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這些舉措概括起來大概有幾個方面:連續5年組織推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精簡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大幅壓縮口岸通關進出口貨物的整體通關時間;深入推進海關通關便利化改革;規範和降低進出口環節的費用;持續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通過這一攬子的舉措,口岸通關的時間更短了、通關的成本更低了、通關的手續更便捷了。這些工作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所體現。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出新的有力舉措,概括起來可以用15個字表述:優設施、搭平臺、促聯通、強合作、提效能。


圖為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趙增連。(徐想 攝)

一是優化口岸設施。我們正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推進重要邊境口岸的擴能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邊境口岸通關能力。正在指導海南省落實自由貿易港口岸佈局方案,加快自貿港口岸建設,為下一步如期封關運行提供口岸設施保障。

二是搭建服務平臺。剛才俞署長提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其綜合服務平臺作用,實現出口退稅申報、發票信息自動抓取,便利企業辦理退稅業務。優化“通關+物流”“外貿+金融”相關服務,為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詢、出口信用保險辦理、跨境結算融資等服務。

三是促進內外聯通。我們正會同各方積極推動陸路邊境口岸復通。目前相關陸路邊境口岸的貨運復通已經實現“能開盡開”,相關客運通道也在有序恢復開通中。我們進一步促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發展,支持各地“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

四是強化國際合作。眼下,我們正結合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大力推動“智慧海關、智慧邊境、智享聯通”國際合作,協調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穩妥推進農副産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單一窗口”合作,推動跨境貿易相關單證交換共享。

五是提高通關效能。在前期評估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組合港”等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公佈口岸通關流程和主要環節作業時限,將通關時間穩固在合理區間內,給廣大企業提供相對穩定的通關預期。謝謝。

中宏網記者:

我們注意到,2022年針對部分口岸出口危險品積壓問題,海關組織開展了“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百日行動。此次行動具體有哪些內容,目前成效如何?在專項行動結束後,是否會把此次行動的成果固定為長效機制,持續發揮相應作用?謝謝。

俞建華:

口岸安全確實是海關重大的責任,我們是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來防範化解這方面的風險。請孫玉寧副署長回答。

孫玉寧:

“統籌發展與安全,時刻繃緊安全生産這根弦,須臾不可放鬆”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産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海關始終牢記這一指示要求,堅持管業務必須管安全,以“時刻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做好口岸安全生産工作。

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一些進口危險品在口岸積壓,疊加高溫天氣,安全生産風險上升。對此,我們在全國海關開展了“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百日專項行動,清理因疫情積壓在口岸的危險品2400多批,查發偽瞞報1600多批,行政處罰案件立案500多起,危險品整體通關時間壓縮60%以上,保障了口岸安全穩定運行。

我們認為,百日行動收官不等於收兵。我國是危險品貿易大國,隨著經濟加快復蘇和恢復,危險品進出口增量明顯,同時口岸危險品還存在“涉危不報”“高危低報”“多危少報”等違法問題禁而未絕,對海關安全、有效監管提出了嚴峻考驗。今年我們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開展集中整治。去年百日行動化解了危險品在口岸滯留風險。今年啟動了為期半年的“打擊進出口危險品偽瞞報”專項行動,堅持“打擊、治理、震懾”相結合,全面加強風險防控、現場監管、後續稽查,完善監管鏈條,實現全國海關執法“一盤棋”。同時,加強執法聯動,與相關部門共同築牢安全監管“一張網”。

二是推進常態化治理。要把專項行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和做法固化下來,作為常態化的治理措施,防止口岸滯留現象反彈,保持打擊偽瞞報的高壓態勢,讓守法者便利通暢,讓違法者寸步難行。同時,提升危險品進出境監管效能,深化危險品監管檢驗模式改革,目前已經在上海等五個口岸開展試點,近期將在總結評估的基礎上向全國推廣。

三是防範重大安全風險。具體講,就是做好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工作的同時,還要聚焦口岸的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食品安全、執法作業安全和實驗室安全等重點領域,要反復抓、抓反復,持續做好安全風險隱患的排查、排序和排除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守牢安全底線和監管紅線。

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前不久,海關總署發佈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下降0.8%,同期我們也看到不少媒體報道,在港口的集裝箱空箱數量增加,引發了大家對今年進出口外貿的擔憂。請問,海關總署對於今年的外貿形勢有怎樣的研判?謝謝。

俞建華:

感謝你的提問。大家都非常關心今年的外貿形勢。正如你所説,海關已經發佈了前兩個月的統計數據,相關部門進行了解讀,海關在密切監測3月以來的外貿發展形勢。我們的整體看法是,開局平穩,趨勢向好。從規模上看,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增長0.9%,比預期要好。進出口總值超過6萬億元,這在歷史上是第二次。疫情前的同期最高的時候不到5萬億。從構成上看,疫情期間我國率先復工復産,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産品出口大幅增長,抬高了外貿基數。我們做了測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兩個月進出口增長超過10%。從趨勢上看,按周監測,2月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回穩,2月最後一週比前一週環比增長超過15%。從周邊國家情況看,與周邊已經公佈數據的經濟體相比,我國的外貿表現是好的。

當然,外貿確實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外需減弱最受大家關注。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全球貿易構成了持續衝擊。世貿組織近期預測,今年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疲軟,預計全年僅增長1%。除此之外,一些國家強推“脫鉤斷鏈”,地緣政治風險,最近西方一些國家金融市場的波動等對全球貿易環境産生衝擊,也是我國外貿促穩提質的外部挑戰。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積極樂觀的一面。前兩個月,在經營主體方面有更多企業進入外貿領域,海關新備案外貿經營主體4.6萬家,説明大家的信心在積聚、恢復。在訂單方面,根據我們跟蹤監測,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增長企業比重連續提升。在新動能方面,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六成。大家關注的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5.8%。在貿易多元化方面,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超過10%,對RCEP其他成員合計進出口增長超過3%。

您剛才提到了空箱的問題,我們也在關注。這裡面有前一個時期新集裝箱投放量過大、國內堆存成本較低、國外疫情緩解後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節性規律作用。大量空箱在我國港口蓄勢待發,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國際市場依然看好我們下一階段的出口能力。從海關最新數據看,2月下旬以來,出口用箱量在持續增長。

綜合起來看,外貿形勢還是嚴峻複雜的,但也蘊含了不少機遇,困難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較來看,我國競爭優勢依然明顯,隨著我國經濟形勢整體好轉,外貿前兩個月平穩開局的勢頭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們對今年我國外貿實現促穩提質的目標充滿信心。謝謝。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

我們注意到當前有一個現象,不少年輕人熱衷於養“異寵”,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異寵”寫入其中。請問,海關如何防範“異寵”導致的外來物種入侵,保障國門生物安全呢?謝謝。

俞建華:

“異寵”對國家的生物安全是一個威脅,海關總署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攔截。具體請趙增連主任回答。

趙增連:

謝謝記者的提問,也特別感謝您的關注。“異寵”是個新詞,也是個熱詞。之所以稱為“異寵”,主要是有別於傳統的貓、狗等傳統伴侶動物的一些特殊動物。説它特殊,主要是有一些已經令我們曾經為之動容的小動物竟然成了寵物,比如蛇、蜥蜴、角蛙等,這些“異寵”長相奇特、色彩斑斕、與眾不同。

剛才你提到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到“異寵”,這就反映出“異寵”已經不是簡單的生活寵物,而是另有隱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這些“異寵”多是外來物種,它威脅生物的多樣性。一些“異寵”一旦發生逃逸或被遺棄到自然界,在沒有天敵的情形下會迅速繁殖擴散,威脅到本土生態系統。二是威脅農林牧漁生産安全。一些“異寵”一旦到了自然界,往往會對本土物種形成巨大威脅,甚至會導致本土生物種群急劇下降。三是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一些“異寵”有攻擊性,如網上看到的火蠑螈、野蠻收穫蟻,有的“異寵”甚至有劇毒,比如巨人蜈蚣、箭毒蛙,還有的“異寵”攜帶多種病菌,會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中央有號召,社會有關切,海關必然有行動。我們對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嚴格防範“異寵”等外來物種入侵。一是加強口岸檢查,海關利用X光機、CT機等技術手段來防範“異寵”隨郵件入境。海關每天監管從境外寄來的郵件超過40多萬件。二是開展專項行動,我們連續開展如“國門綠盾”專項行動和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堅決打掉非法引進“異寵”等外來物種的犯罪團夥。三是強化聯防聯控。對內加強部門合作,形成執法合力;對外加強源頭管控,壓實境外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四是營造社會共治氛圍,沒有人購買,就不會有人售賣。海關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加強對寄遞企業、進境旅客宣傳教育,千方百計強化民眾生物安全意識。

2022年,海關截獲“異寵”等外來物種991種2012次,包括4厘米長的大螞蟻、10厘米長的大甲蟲,30多厘米長的大蜈蚣。我今天帶了幾張圖片,在這裡展示一下。我們截獲的這些“異寵”,已依法依規進行了嚴格的安全處置。

下一步,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加強口岸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守牢國門關口。繼續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教育,曝光典型案件,不斷提高社會公眾自覺保護生物安全的意識。

借此機會,我也想通過媒體朋友們發出呼籲,守護生物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可為。希望“異寵”愛好者不要去購買非法引入的小動物,不要讓個人的喜愛變成對大自然的傷害。

謝謝。

壽小麗:

最後兩個問題。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當前,我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發展現狀如何?在解決特殊監管區域發展不平衡方面存在哪些難點痛點?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謝謝。

俞建華:

特殊監管區是海關監管的一項重要職責,現在我們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特殊監管區建的越來越多,情況各不相同,海關的監管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這個問題請負責這項工作的孫玉寧副署長回答。

孫玉寧:

謝謝你的提問。伴隨著改革開放,海關特殊區域應運而生,經過30多年發展,海關特殊區域已經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重要載體。去年,特殊區域進出口總值達到8.4萬億元人民幣,佔我國對外貿易總值的20%。我國特殊區域以不到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五分之一的對外貿易進出口值。

為適應不同時期對外貿易的發展需要,我國先後共設立了六個類型的特殊區域,包括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和跨境工業區。按照科學統籌發展要求,我們積極落實國務院部署要求,正在推動各類型特殊區域向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目前,全國共167個特殊區域,其中綜合保稅區已達156個,佔到了93.4%,覆蓋了31個省市區。

在新時期,綜合保稅區就是特殊區域的發展主要呈現了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區域規模不斷擴大。去年特殊區域進出口總值比2012年翻一番,對外貿易佔比由2012年的15.7%提高到現在的20%。二是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保稅研發、保稅維修、“保稅+”等行業持續發展,融資租賃、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其中,2022年保稅維修進出口總值達到1984億元,同比增長32.7%。三是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特殊區域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其中,四川、重慶、河南、陜西等省(市)特殊區域進出口總值佔當地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重超過50%甚至60%。

剛才你談到特殊區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東部地區的特殊區域發展優於中西部地區,部分省份設立了多個特殊區域,也存在著發展參差不齊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不充分的問題,部分特殊區域産業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産業配套不夠完善,競爭優勢還不明顯。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積極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出臺新時期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措施,主動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二是積極支持特殊區域轉型升級。大力支持“保稅+”業態的創新發展,促進保稅研發等産業集聚,助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服務於科技自立自強。三是積極推動智慧綜保區的建設。以深化綜保區綜合改革為切入點,創新海關監管模式,加強科技賦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謝謝。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們注意到,香港、澳門特首上周和俞建華署長進行了會見。請問,海關在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還將有哪些舉措?謝謝。

俞建華:

感謝您的關注。的確,上周我在總署先後會見了賀一誠特首和李家超特首,大灣區建設是我們大家共同關心關注的話題。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開了世界灣區建設的先例。我先説個數據,去年,大灣區內地9市和香港、澳門加起來,外貿總值達到2.5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量5%。可以説,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服務大灣區建設,海關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

近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促進要素流動方面,我們加快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先後出臺54條措施,大力支持橫琴、前海、南沙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創新“組合港”“一港通”通關模式,實現大灣區內地9市全覆蓋。推廣粵港、粵澳海關“跨境一鎖”,所謂“跨境一鎖”就是兩地海關間對跨境車輛使用智慧鎖,加強途中監管。在對方口岸快速通關,不用查驗,也不用拆箱。這是貿易便利化的一項措施,我們還要擴大試點。推動“澳車北上”政策成功落地。今年以來,澳車北上累計通行5.3萬輛。建立鮮活農産品綠色通道,“隨到隨檢、隨檢隨放”,全力保障供應港澳。

第二,在維護貿易安全方面,三地海關重點加強風險分析、協同配合,探索推動大灣區風險一體化防控。完善打擊走私協作長效機制,開展“三叉戟”“清灣”三地聯合行動,嚴厲打擊粵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等各類違法行動。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按下加速鍵。下一步,海關將與有關方面密切合作,加強設施的“硬聯通”和合作的“軟聯通”。在三個方面發力,助力粵港澳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一是抓平臺建設。加大橫琴合作區先行先試力度,推動落實“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支持前海合作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服務好南沙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建設。

二是促通關便利。加強三地海關監管互認,積極推進“跨境一鎖”,推動“澳車北上”落地,之後的“港車北上”也加快推進。深化AEO互認和“單一窗口”合作,推動貿易數據聯通,探索實施“一單兩報”。優化簡易通關模式,便利人員往來和貨物流動。加強協作配合,共同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這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三是強執法合作。加大情報共享,密切執法聯動,加強粵港澳檢驗檢疫、知識産權保護、打擊走私等領域的協同合作,共同維護大灣區良好的發展環境。

謝謝。

壽小麗:

謝謝各位發佈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