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新聞發佈>> 其他
 
 
衛生部召開食品衛生法宣傳周暨頒布十週年發佈會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1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今後一段時期,衛生部門將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進《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的實施。通過全面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將加快完善食品衛生法規標準,擴展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建立食品生産經營企業自身管理的食品安全模式,加強衛生監督體制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從而實現控制食品污染,減少食源性疾病,保障消費者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進一步督促各地建立《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確定專人負責,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的具體工作方案,將《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納入日常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認真組織實施。加強《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的宣傳工作,不斷將階段性的工作進展情況向社會公眾展示,樹立《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的品牌形象,讓人民群眾能夠自覺理解、接受和參與到計劃中來。積極主動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彙報工作開展情況,爭取財政、計劃等部門的經費支持,為順利實施此項計劃創造條件。通過有步驟、分階段的紮實工作,確保提高食品衛生整體水平,促進食品安全。

    (二)加強餐飲業、食堂等食品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管工作。積極貫徹實施《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範》,加大對餐飲業、食堂衛生許可的審查力度,從經營場所、工具設備、食品採購、運輸、加工、儲存、出售、從業人員等各方面建立嚴格準入制度,提高門檻,把好入口關。加強對餐飲業、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的監督檢查,積極開展衛生基礎知識、操作要領、食品污染控制、法律法規及衛生標準等方面的培訓和指導,逐步實現變被動管理為主動自覺管理。進一步完善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重大食品衛生和食源性疾病事件調查的報告和處理機制,根據《食物中毒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的要求,落實具體工作措施,確保報告及時、反應迅速、處理得當,我部正在會同教育部制定《學校食物中毒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加強食物中毒責任終究。我部配合教育、建設部門逐步摸索新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做好學校食堂、建築工地食堂食品衛生管理工作。同時,科學引導、合理規範,充分發揮餐飲業、食堂等消費領域行業組織及仲介機構的作用。

    (三)規範衛生許可工作。食品衛生許可是《食品衛生法》規定的一項重要食品衛生管理措施。加強對食品生産經營的衛生許可管理,關係到規範食品市場經濟秩序的全局工作,更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我部正在制定《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明確衛生許可權限,規範衛生許可行為,強化事後監管,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指導各地做好食品衛生許可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將根據本地食品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方式和程序。根據《決定》提出的食品企業法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原則,將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法律、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和教育與衛生許可證的發放直接挂鉤,把許可工作與許可後監管工作有機結合。對於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和食品容器等産品的許可要嚴格建立在危險性技術評價基礎上,開展食品的危險性評價研究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評價的方法和控制技術的研究,完善危險性評估的方法和技術,同時進一步修訂《新資源食品衛生管理辦法》。

    (四)開展食品專項整治,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實施。在前兩年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我部將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進一步抓好食品生産加工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及相關監管、經營和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衛生監管工作,明確職責和工作目標,落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監督人員的監管責任。在餐飲業和學校食堂以控制食物中毒為重點,降低學校食物中毒風險,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倡導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學校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對嬰幼兒食品、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開展專項整治,尤其是對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生産經營單位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落實食品衛生許可證的發放和監督責任,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適時將好的管理經驗和措施納入相應的管理法規和技術標準中。

    (五)做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工作,開展危險性評估。完善食品衛生和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開展危險性評估,在全國建立食源性疾病預警系統,並採取針對性措施,消除由於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以更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發,提高我國食源性疾病的預警和控制能力。繼續開展食品中化學、生物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監測與評價,擴大監測點,擴展監測項目,建立健全網絡數據庫,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開展食品中病原危害的危險性評估,提高對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病原的溯源能力。繼續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食品衛生標準體系,為衛生執法監督和行政工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