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衛生部就中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舉行專題發佈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30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許培海]: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衛生部今天(6月29日)上午舉行中國飲用水衛生標準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有關情況。

    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有:衛生部衛生監督局王雪凝副局長、衛生部衛生政策法規司張成玉副巡視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産品安全所水質安全監測室鄂學禮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産品安全所陳昌傑研究員。

    我是衛生部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許培海。首先請衛生部衛生政策法規司張成玉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張成玉]: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飲用水標準的有關情況。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衛生部組織專家對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進行了修訂。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已于2007年1月26日由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佈, 200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部分指標的實施項目和日期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情況確定,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

    [張成玉]: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問題,要求治理污染源、改進自來水凈化處理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修訂《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保證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協調下,該項標準修訂工作由衛生部牽頭,會同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組織衛生、供水、環保、水利、水資源等各方面專家共同參與完成。

    [張成玉]:

    在修訂過程中,為切實保障標準修訂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專家組先後召開7次修訂會議、3次評審會,廣泛聽取並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初稿完成後,衛生部也先後兩次在衛生部網站上公開向全社會徵求了意見。

    [張成玉]:

    新標準與1985年發佈的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飲用水水質指標由35項增至106項;二是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三是基本實現了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新標準的實施,對於維護城鄉居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安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張成玉]:

    為做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宣傳貫徹工作,衛生部辦公廳於今年4月發出通知,確定今年9月3日到7日舉辦主題為“關注飲用水衛生安全”的衛生標準宣傳周活動。宣傳周的口號為“關注飲用水衛生安全,構建和諧社會”。

    [張成玉]:

    宣傳周準備工作正在進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全文已在衛生部網站上公佈;受衛生部委託,衛生部環境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對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有關人員進行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培訓;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也根據衛生部的要求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今天,《健康報》將開闢專欄舉辦面向全社會的“銅協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知識競賽”活動。宣傳週期間,衛生部及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將在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媒體開闢飲用水衛生相關知識專欄,組織專家通過講座、訪談等形式廣泛宣傳飲用水衛生知識。

    [張成玉]:

    我衷心希望社會各界朋友積極推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實施,配合做好標準的宣傳工作,共同促進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謝謝大家!

    [許培海]:

    謝謝張成玉副巡視員。下面請王雪凝副局長介紹有關工作情況。

    [王雪凝]: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能有今天這個機會與各位新聞界的朋友見面,就衛生部門開展飲用水衛生監管工作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王雪凝]:

    飲用水安全涉及水源水的資源選擇與調配、水源保護與污染控制、水廠處理、管網建設與維護、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以及用水點水質監測等多個環節,在我國,監管職能涉及政府多部門。衛生部門主要負責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飲用水水源和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王雪凝]:

    一是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計劃地建設和改造公共衛生設施,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對在國家確認的自然疫源地興建水利等大型建設項目,進行衛生調查和傳染病監測,指導採取必要的傳染病防控措施;對飲用水生産供應活動以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産品實施衛生許可管理和監督檢查,保障飲用水和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産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範要求,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採取臨時封閉控制措施,防止傳染病傳播流行。

    [王雪凝]:

    二是根據《城市供水條例》,衛生行政部門與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管理自建設施供水管網系統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的連接,保障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的安全;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學校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衛生部門對公共場所飲用水衛生管理進行監督,防止飲用水遭受污染及飲用水污染導致介水傳染病流行和中毒發生。

    [王雪凝]:

    三是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衛生部主管全國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衛生部門對供水單位和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産品實行衛生許可制度,實施監督檢查;承擔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參加供水單位新建、改建、擴建飲用水供水工程項目的選址、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負責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和評價;開展飲用水衛生日常監督監測和飲用水污染事故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工作。

    [王雪凝]:

    此外,衛生部門對農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進行水質檢測、監測,為衛生防病改水項目提出適宜範圍與水源地衛生防護要求,並進行改水後水質驗收和經常性監測。積極開展飲用水水質衛生調查研究,為制定飲用水監管政策法規提供科學依據。

    [王雪凝]:

    飲用水安全問題直接關係到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關注,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等曾就飲水安全問題作過一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衛生部高度重視飲用水衛生監管工作,多年來,各級衛生部門在飲用水安全保障多個環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

    [王雪凝]:

    各級衛生部門依法積極履行職責,對供水單位制水過程、二次供水、用水點水質衛生以及涉水産品開展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努力保障飲用水衛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按照《國家健康相關産品抽檢計劃》,對生活飲用水和涉水産品進行監督抽檢,飲用水抽檢結果通報各省政府和建設主管部門,督促改進飲用水供水工作,對不合格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産品依法查處,並及時向社會通報。去年和今年,衛生部連續兩年下發了國家飲用水衛生重點監督檢查計劃,加大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力度。

    [王雪凝]:

    今年5月,衛生部已經在7個省、直轄市啟動了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試點工作,一是加大飲用水水質監測頻次,二是開展水性疾病監測;同時,實行飲用水水質監測網絡直報,並研究探索飲用水衛生監督信息公示制度。我們將在這次試點工作基礎上,儘快全面推動國家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建設,早日建成功能合理、運轉高效、為政府監管提供有力支撐的國家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

    [王雪凝]:

    衛生部門將以新標準為依據,進一步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提高飲用水衛生監管水平和效率,為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做出新的成績。

    謝謝大家。

    [許培海]:

    謝謝王雪凝副局長,下面請鄂學禮主任從專家角度介紹一下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有關情況。

    [鄂學禮]: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經過衛生部、建設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專家一年多的努力,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由衛生部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佈了。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共分十個章節,一個附錄。下面我介紹本次標準修訂的原則。

    [鄂學禮]: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解決人的基本需求,保護人體健康,才能構建和諧社會。為了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切實體現社會公平,應保障人人都能享有衛生安全的飲水,飲水標準應適用於各類人群的各類生活飲用水,不應因農村經濟發展落後於城市而降低對其飲水質量的要求。生活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所有人,飲用的水都應遵循同一標準。

    [鄂學禮]:

    新標準(GB5749-2006)適用於我國的城市或農村的各類生活飲用水,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集中式供水還是分散式供水,都應符合新標準的要求。

    [鄂學禮]:

    生活飲用水包含兩個含義,即指日常飲水和生活用水,但不包括飲料和礦泉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是指水在供人飲用時所應達到的衛生要求,是用戶在取水點獲得水的質量要求。新標準要求在居民取水點處的水質應符合本標準要求。

    [鄂學禮]:

    2.確保飲用安全的原則

    生活飲用水應保證人群終身飲用安全,並應以此為原則確定水質指標限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所謂“終身”是以人均壽命70歲為基數,以每天每人攝入2升水計算。所謂“安全”是指終身飲用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

    [鄂學禮]:

    新標準中明確規定生活飲用水必須滿足以下三項基本要求:

    (1) 保證流行病學安全,即要求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應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2) 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不得産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潛在的遠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變);

    (3) 生活飲用水必須確保感官性狀良好,能被飲用者接受。

    [鄂學禮]:

    3.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原則

    水質指標是飲水標準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在本次修訂過程中水質指標顯著增加,但是並不是指標數量越多水質標準就越先進,在指標的選擇和限值的確立時,應重點關注那些對飲用者人體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響、流行病學或毒理學資料齊全、在飲水中含有一定濃度且有可能經常檢出,同時具有檢測方法的污染物質。

    [鄂學禮]:

    與此同時,我們也該認識到:水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人們對污染物的認知程度、水質項目的檢測能力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水質標準無法完全涵蓋所有污染物。因此在本次修訂過程中將28項在我國可能具有參考意義、但目前所掌握資料尚不足以確立限值的水質指標以資料性附錄的形式發佈。

    [鄂學禮]:

    4.密切結合實際的原則

    根據我國的國情,在保證飲水安全的條件下,本標準中適當放寬了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中部分水質指標的限值要求。

    新標準頒布之前,我國農村飲水一直參照《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準則》進行評價,此次修訂中將標準適用範圍擴大至農村。但是,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城鄉發展不均衡,鄉村地區受經濟條件、水源及水處理能力等限制,實際尚難達到與城市相同的飲用水水質要求。

    [鄂學禮]:

    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新標準一方面在城鄉統一飲用水水質要求,另一方面對農村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採用過渡辦法,在保證飲用水安全的基礎上,對10項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1項微生物指標及3項毒理學指標,現階段放寬限值要求,參考了《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準則》中二級水質的要求,改變了以往同時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農村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準則》的局面。

    [鄂學禮]:

    5.保證可行性的原則

    制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時,注意了結合國情,進行風險效益和投資分析,既考慮達到飲水水質目標的可行性,又考慮實現水質目標所需的經濟和技術投入,如若要求過高、過嚴則需要投入鉅額資金,一旦技術水平或經濟條件不能滿足要求,標准將形同虛設。

    [鄂學禮]:

    此外,新標準中涵蓋106項水質指標,雖然這些指標的超標對人體健康都會産生影響,但是針對某一個具體地方而言,不大可能會遇到所有指標都出現超標的情況。粗略計算,對單一水樣按新標準全項檢驗的費用約1.5-2萬元,同時各級供水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的檢驗室還需增加一定的設備投入。

    為此,新標準中將水質指標分為常規指標與非常規指標兩類。所謂“常規指標”是指能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水質指標;“非常規指標”是指相對局限存在於某地區或者不經常被檢出的指標項目,可根據地區、時間或具體情況,降低檢測頻率和有選擇的進行檢測。

    這種將水質指標分類的方法是從我國經濟條件出發的。

    [鄂學禮]:

    6.與國際水質標準相接軌的原則

    近年來,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的飲用水水質標準有很大進展,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發佈了《飲水水質準則》(第三版)中水質指標增至144項;美國2004年的飲水水質標準中涵蓋水質指標102項。在我國水質標準的修訂中重點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等組織和國家現行飲用水標準,指標限值主要取自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10月發佈的《飲水水質準則》第三版及2006年的增補本資料。由於各地飲用水水質和水處理工藝存在差異,新標準選擇的項目盡可能涵蓋不同情況,一方面力求與國際標準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結合我國現狀,解決我國實際問題。

    [鄂學禮]:

    7.與相關標準協調一致的原則

    飲水安全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水源保護、水質處理、飲水監測監督等各個環節缺一不可,新標準中引入了多個相關的標準,為了保持標準的一致性,提高標準的可行性,新標準中對涉及到的相關標準只做了原則性規定,具體要求則參照相關標準和規範的規定,如水源水應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執行;水質檢測、供水企業管理則應分別參照CJ/T206-2005和SL308-2004和衛生部《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範》規定執行,以確保標準的協調一致性。

    [鄂學禮]:

    與GB 5749-85相比,新標準的修訂主要內容為以下方面:

    一、增加和修訂了部分指標的衛生要求

    水質指標由GB 5749-85的35項增加至106項,增加了71項;修訂了8項。其中, 微生物指標由2項增至6項,修訂了總大腸菌群1項;飲用水消毒劑由1項增至4項;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由10項增至21項,並修訂了砷等4項;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由5項增至53項,修訂了四氯化碳1項;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由15項增至20項,修訂了渾濁度1項;放射性指標仍為2項,修訂了總α放射性1項。

    [鄂學禮]:

    二、修訂了對水源水的要求

    對生活飲用水水源水的要求套用了相關標準,如:以地表水為水源時應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要求;以地下水為水源時應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要求。

    [鄂學禮]:

    三、增加了對制水,輸水材料和貯水設施的要求

    要求處理生活飲用水過程中採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調節、防銹、阻垢等化學處理劑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應符合《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性評價》(GB/T 17218)的規定;要求用於生活飲用水的輸配水設備、防護材料和水處理材料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 17219)的規定;要求二次供水的設施和處理應符合《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範》(GB 17051)的規定。

    [鄂學禮]:

    四、將水質指標以常規指標和非常規指標分列

    在106項指標中,42項常規指標,屬水質監測有普遍意義的項目; 64項非常規指標,視地區、時間或特殊情況檢出狀況不同,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實施項目和日期,但是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必須實施。新標準中規定的106項指標均要求強制執行,在對飲用水水質進行評價時,常規指標和非常規指標具有同等地位。

    [鄂學禮]:

    新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貫徹實施,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進程,必然會在切實保障供水安全、保護人體健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們也將繼續關注國際上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國家飲水標準的進展,在我國逐步開展與飲水水質監測相關的基礎研究工作,為標準的進一步修訂奠定工作基礎。

    謝謝大家!

    [許培海]:

    謝謝鄂學禮主任,下面是提問時間。

    [北京電視臺記者]:

    我來之前了解了一下,首先老百姓不太清楚飲用水這三個字的含義,飲用水到底是指喝進去的水,還是指具體的哪些水?第二個,老百姓平時喝水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希望各位專家就這幾個跟老百姓生活相關的問題解答一下,飲用水在新標準頒布以後,這幾個指標有什麼樣的變化?

    [陳昌傑]:

    生活飲用會這個名稱,50年代的標準就用了。“生活飲用水”指的是人喝的水與用的水。本標準主要是指飲水,也考慮到了用水。比如洗衣服,如果水裏面的鐵含量過高,白衣服慢慢就變黃了。限制鐵的指標並不是因為人喝了這種水會對健康不利,而是考慮對生活會有一點不方便。

    此外,還考慮到洗澡的時候水裏面會不會有氣體出來,人呼吸進去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現在的標準,最主要的是對飲水要求比較嚴格,喝進去對健康有沒有影響,這是最重要的。有少量指標是從用水考慮的。

    關於軟水和硬水的問題,根據現有的資料,硬水對人體健康在一定範圍裏面不會有什麼影響。只不過水硬了口感不太好,喝得不太舒服,還有開水壺容易結垢,有些人不太習慣。這個指標各個國家處理不一樣,現在我國也是要強制執行的。像別的國家,比如美國,他們把這類指標作為非強制指標來處理。現在我們國家定的是硬度標準是450毫克/升,這個濃度對於一般飲用者來講都是可以接受的,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對這個指標的規定,硬水定在500毫克/升。現在再提到軟水問題,水要是過軟的話,會腐蝕管道。管道腐蝕以後,腐蝕出來的東西進入到水裏大家喝了,所以間接地對健康産生影響。從供水來講,就要控制水不能太軟了。總之,在450毫克/升以下不會有什麼反應,如果超過了450毫升這個標準,而當地老百姓喝習慣了的話,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在有很多有關資料, 大多數論文是説硬水對人防止心血管疾病有好處,本標準中並沒有考慮這個意見,還是沿用硬度450毫克/升為標準。

    生活飲用會這個名稱,50年代的標準就用了。“生活飲用水”指的是人喝的水與用的水。本標準主要是指飲水,也考慮到了用水。比如洗衣服,如果水裏面的鐵含量過高,白衣服慢慢就變黃了。限制鐵的指標並不是因為人喝了這種水會對健康不利,而是考慮對生活會有一點不方便。

    此外,還考慮到洗澡的時候水裏面會不會有氣體出來,人呼吸進去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現在的標準,最主要的是對飲水要求比較嚴格,喝進去對健康有沒有影響,這是最重要的。有少量指標是從用水考慮的。

    [北京電視臺記者]:

    7月1號實施的新標準規定了超市裏面買到的礦泉水和其他飲用水強制性在包裝上標明PH值嗎?是多少?

    [陳昌傑]:

    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不包括礦泉水,這個剛才已經説了。 礦泉水用每日飲500毫升水計算水中物質含量,而生活飲用水是按照2升水計算的,這兩個濃度和要求不一樣。新標準並不包括礦泉水和飲料。

    [北京電視臺記者]:

    對大桶水的PH值有要求嗎?

    [陳昌傑]:

    本標準的pH訂為6.5-8.5,在這個範圍內就可以。pH值標準的制定主要是考慮到管道的影響,這是標準的依據。實際上pH值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現在歐盟的標準是6.5-9.5,在這個範圍裏面都可以,都認為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如果pH值太低或者太高了,對管道會有影響,pH值過低會腐蝕管道,高了容易結垢。

    [信報記者]:

    我想問一下,現在北京一些市民反映,有的地方接出來的水燒過以後有很多水鹼,南城的居民反映那邊的水質不太好,我想問一下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不是有管道設備方面的問題?如果在這方面維修或者是新添置設備有什麼問題嗎?

    [陳昌傑]:

    北京的自來水過去主要是取地下水作為水源,這些年也開發了地面水作為水源。地下水的硬度高,而地面水的硬度低。在北京的西邊、南邊這一帶用的是地下水,所以水的硬度就比較高。

    所謂水鹼,就是水裏面的碳酸氫鈣,一燒以後就會沉澱,這個沉澱物是碳酸鈣,就是我們所説的水垢。碳酸鈣對人體健康沒什麼關係,中國人補鈣的産品大部分是碳酸鈣,應該説喝下去沒有什麼影響。可是人們看見有水垢,看起來就有一些煩,實際上沒有什麼關係。

    根據自來水公司的報告,北京市供給的自來水是符合標準的,硬度都應該低於450毫克/升,應該説都符合要求。南城有一些地方從井裏取上來的水,有的時候硬度會高於五、六百毫克/升,自來水公司會設法使水質符合本標準要求。

    [南方週報記者]:

    新標準7月1號以後開始實施,是不是意味著從7月1號以後從自來水管得到的水質量比以前好了?會不會意味著在水質處理方面有所提高,水價會不會提升呢?

    [鄂學禮]:

    新標準是在7月1號實施,自來水供水系統都應該按照這個標準執行。但是在標準的前言裏面有一句:106項都實施完的話,要到2012年7月1號。在5年當中要對所有的設施進行改造,到了2012年7月1號所有的指標全部實施。

    [法制晚報記者]:

    新標準實施以後,自來水是不是可以直接飲用了?國外很多國家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他們的標準是不是比咱們的標準高一些,咱們這個是不是可以直接飲用?

    [鄂學禮]:

    制定這個標準的初衷是這樣的,如果飲水全部達標的話,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中國人本身有喝開水的習慣,在真正使用的時候,大家會有一些疑慮,中國人還不習慣直接飲用自來水。如果自來水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直接飲用。

    [新京報記者]:

    每年夏天下暴雨的時候,北京市都會出現自備井的水污染事故,現在北京飲用水的水質監測網包不包括對自備井水質的監測?新規定的標準是不是適用於自備井的水質標準?在區縣的採訪中我了解到,北京的很多區縣有很多黑井,他們在挖井的時候並沒有通過衛生監督部門的水質監測,並且沒有申請到飲用水的許可證。這些區縣都是自己撥錢跟當地的水務部門一起篩選黑井給予打擊。我想問一下衛生監督局這邊有沒有統一的規劃,對城鄉結合部的自備井或者黑井進行規範和改造?謝謝。

    [鄂學禮]:

    目前在大城市自備井很多,管理方面的分工也不是特別明確。集中式供水都要符合標準的要求。自備井也是通過集中取水,通過管網輸送的水,因此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王雪凝]:

    第二個問題,衛生部今年5月份開始在全國7個城市進行生活飲用水的網絡監測試點,我們計劃近期在全國所有省市鋪開,這個工作正在進行中。據我們了解,各省市也在做相應的工作。自備井應在監測的網絡中,城鄉結合部的監管由各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和監督部門具體負責。

    [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我想問一下,有沒有統計,如果106項指標全部達到,大概有多少個地方能夠達標?有多少城市要等到2012年改造以後才能達標?有沒有一個大概的比例?如果要改造的話,有沒有估算到底需要投入多少錢?

    [張成玉]:

    供水問題,按照國務院的分工是建設部分管,目前衛生部沒有這個數據。新標準在實施以後,供水單位如何達到要求,應由供水主管部門負責。

    [許培海]:

    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冒雨參加我們的發佈會。 

 
 
 相關鏈結
· 質檢總局:抽檢20省市148種瓶裝飲用水 87.2%合格
· 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就飲用水源地污染問題答問
· 衛生部新聞發佈會就精神衛生和飲用水監督等答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