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建設>> 電子政務
 
社科院重大課題結項為電子政務建設提供理論方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8日   來源:社科院網站

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提供理論方法
———社科院重大課題“電子政務的行政生態學理論、方法與策略研究”結項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指出要走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電子政務來促進社會和諧,將成為未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和發展的新重點。我院重大課題“電子政務的行政生態學理論、方法與策略研究”第一次從國內外行政生態學的角度,對電子政務進行系統的研究,為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提出了綜合評價和政策建議。該課題立項于2003年8月,並於2006年按期結項。由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主持,由他和姜奇平副研究員合作撰寫的課題最終研究成果30萬字的專著《電子政務行政生態學》將於近期出版。

    汪向東介紹説,電子政務的發展是一項系統、龐大和長期的工程。它不能脫離國家或地區既有的經濟、社會、政治、技術、文化等外部因素構成的政務環境。其中,經濟要素作為政務環境的首要因素,對電子政務的發展階段水平具有決定性影響;而各項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配合程度不同,不僅影響著電子政務總的就緒水平,更會決定電子政務實際的應用效果。在我國,電子政務是新生事物,現階段的電子政務研究狀態遠遠滿足不了實踐需要。在國內電子政務相關研究中,研究“電子”的多,研究“政務”的少;商業性研究多,學術研究和政策研究少;局部問題研究多,系統全局研究少;關注電子政務能力就緒的研究多,結合環境就緒的實施與應用研究少;主要依據發達國家的模式和標準加以評判的多,與各國各地實際情況結合的研究少。該課題立足於我國國情,把電子政務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和歷史的動態演進之中,權衡各種策略組合的利弊優劣,主要在理論研究、策略梳理、電子政務行政生態分析、應用實測和政策評估五個層面展開研究。通過研究國內外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與規律,提出適用於測評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狀況的理論,並開發出一套適用於電子政務測評的指標體系和測評方法,經過實證研究,提出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建議,推進我國政務系統的現代化進程。

    課題組對40個國家和23個省級地區政務環境進行比較研究後認為,聯合國電子政務測評報告提出的“起步—單向發佈—雙向交流—即時交易—無縫服務”五階段模型,是從政府網站用戶界面功能的角度劃分的,是側重於技術或“電子”方面的“政府上網”五階段模型。課題組有針對性地提出側重於“政務”的反映電子政務引致政務轉型的、由“技術應用—管理信息化—扁平服務—電子民主—全面響應”組成的“政務變革”五階段模型,並在此基礎上歸納了“電子”、“政務”五階段遞進的不同策略“坐標係”,作為分析和反映不同電子政務發展階段及模式的認識工具。

    課題組認為,我國在“農業—工業—信息”三元結構的整體行政生態環境內部,從率先實現現代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大都市,到老工業基地,再到以農業為主的落後地區,各地行政生態條件千差萬別,推進電子政務不宜搞“一刀切”。課題組建議,應根據電子政務適應政務環境的行政生態規律,分類指導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應加強行政協調,有限地突破條塊分割對電子政務形成的制約,由政務主管部門牽頭建立協調領導機制,同時建立和完善跨部門、跨地區的組織保障與協調工作機制。在發達地區、窗口部門和試點領域,先行推進政府流程再造,打造服務型政府。在信息資源領域率先梳理信息流程,進行共享平臺建設。探索跨部門協調機制創新,鼓勵以項目為中心的電子政務推進方式,為整合電子政務創造條件。

    該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取得多項突破。尤其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形成了能夠解決中國電子政務問題的獨立的電子政務基礎理論框架。通過從傳統科學管理理論到後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大跨度吸收,拓展了電子政務的基礎理論,保證了理論縱深和足夠的超前性,使研究成果更能夠經受時間考驗。同時,開發出一套可用於實證研究的可操作的測評理論和方法,通過指標數據的採集實測,獲得大量基礎數據,形成了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諸要素及其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系統性認識,對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思路、原則、整體戰略、調控手段和具體策略,提供既有基礎理論根據,又有系統數據支持的建議。在方法論上的創新點體現為,引進行政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引進公共行政研究最新的前沿成果,引進基於軟體的知識挖掘統計分析方法,研究電子政務系統策略與行政環境的互動關係,進行複雜系統的數據分析,為政策分析提供有力的高科技手段保證。課題突出的學術價值就是首次從公共行政學高度,系統總結電子政務的理論與策略,為我國電子政務的理論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系統的政務理論參照係和方法,並拓展了公共行政學的應用領域,形成了大量有參考價值的第一手數據。

    課題的許多階段性成果已形成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國內學術界對課題組將行政生態學理論方法系統用於電子政務研究的首創性給予了充分認可,對相關的理論觀點和方法給予積極評價,一些重要觀點得到了廣泛報道、轉載和轉引。研究成果得到了我國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邀請課題組成員參加學術論壇,進行專題講座、專項培訓;課題組與國內外同行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外訪、接待來訪和利用電子通信等渠道,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介紹課題的研究成果,擴大了研究成果的國內外影響。課題組表示,將進一步跟蹤驗證電子政務能力測評模塊,尤其要強化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模塊的客觀定量測度指標部分;將繼續對各地電子政務行政生態現狀開展調研和分析,把課題的理論方法和實測工具用於我國電子政務實踐,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相關鏈結
· 中國社科院發佈藍皮書:2021年中國可實現工業化
· 中國社科院發佈首部《中國食品安全報告(2007)》
· 社科院:我國服務業就業人口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 社科院副研究員就首都大學生發展報告接受專訪
· 社科院劉迎秋就工業化之路和民營經濟等問題答問
· 社科院金融所易憲容:對房地産業暴利要引起警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