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府建設>> 制度建設
 
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談十六大以來依法行政的新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我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步伐——曹康泰談十六大以來依法行政新進展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田雨)“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堅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取得了新的顯著進展。”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目標明確 措施有力

    曹康泰表示,2003年本屆國務院成立後,在認真總結前幾年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依法行政確定為政府工作的三項基本準則之一,並明確提出建設法治政府的奮鬥目標。

    他指出,四年來,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圍繞建設法治政府這一目標,在推進依法行政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10個方面:

    適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國務院于2004年3月22日制定併發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了今後十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目標、基本原則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務和措施。

    在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方面立法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立法。從2003年到2007年8月,國務院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法律議案33件,制定行政法規126件。其中,涉及社會管理、公務服務的107件,包括公務員法草案、勞動合同法草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

    完善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法制,提高預防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國務院總結防治非典的經驗,制定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25件專項應急預案、80件部門應急預案。同時,制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行政法規,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突發事件應對法草案等法律議案。

    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各地方、各部門對本地方、本部門的行政許可項目及其依據和實施主體進行了全面清理。據統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和58個國務院部門,共清理行政許可項目25797項,取消8666項、調整1841項;清理行政許可依據25554件,廢止3981件、修改2493件。

    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據統計,除經國務院批准的82個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試點城市外,還有190個市級政府和804個縣級政府開展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183個市級政府和830個縣級政府開展了綜合執法試點工作,較好地解決了多頭執法、相互扯皮、執法擾民的問題。

    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確保法律法規正確實施。2005年7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根據若干意見的要求,各地方和各部門依法界定執法職責,規範執法程序,建立評議考核制和錯案追究制,積極探索行政執法績效評估辦法。

    進一步加強法規規章的備案審查工作,維護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國務院法制辦四年來共審查報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規章1017件,發現存在問題的319件,作出處理的309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積極研究建立地方四級政府、三級監督的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

    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及時解決行政糾紛。2006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健全行政爭議解決機制的意見》,對加強新形勢下行政復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5月,國務院發佈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各地方、各部門通過建立行政復議聽證和案卷公開查閱制度等多種方式,努力提高行政復議的質量和效率。

    全面清理行政法規和規章,從源頭上厘清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今年年初國務院決定對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和規章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著力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夯實基礎,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步伐。今年7月,國務院召開了全國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會議,對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

    全面推進 成效顯著

    曹康泰表示,本屆國務院推進依法行政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全面推進,即要求各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要自覺地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準則,貫徹于政府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他指出,經過各級行政機關的共同努力,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意識普遍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已經成為絕大多數行政機關工作的基本準則。許多地方政府和部門在發佈施行重要文件或者工作措施前,首先進行合法性審查,防止違法行政行為發生;行政機關在處理重大問題時依法決策、依法處理的自覺性明顯增強,越來越注重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

    與此同時,依法享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和國務院部門重視擬定立法工作安排,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計劃性;注重深入調查研究,通過論證會、聽證會以及向社會公佈法規、規章草案等方式,廣泛徵求意見,提高政府立法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曹康泰表示,近年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明顯提高。各地方、各部門通過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的集體討論、專家論證、社會公示和聽證、決策跟蹤與評估、決策失誤責任追究等制度,完善了群眾參與、專家諮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有效避免了政府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防止和減少了決策失誤的發生。

    同時,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管理方式不斷創新。許多地方和部門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充分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社會仲介機構和行業組織依法自我管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自我決定有關事項的作用,減少了政府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不必要干預。越來越多的地方和部門還通過“一個窗口對外”、“行政服務中心”等方式,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更好地為基層和群眾服務。

    此外,曹康泰表示,通過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規範執法程序,加強執法監督,行政執法狀況得到不斷改善。許多地方和部門通過認真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和綜合執法試點,較好地解決了多頭執法、重復執法、隨意執法的問題;通過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考核評議制,規範行政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行政執法檢查,行政執法的規範性有了顯著提高。

    豐富的實踐 寶貴的啟示

    “十六大以來推進依法行政的豐富實踐,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規律性認識,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啟示。”曹康泰説。

    回顧近些年來的工作,曹康泰表示,推進依法行政,必須堅持憲法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此外,還必須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曹康泰指出,推進依法行政,只有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統一起來,才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曹康泰説,推進依法行政,只有加強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的培育,不斷增強他們的法律思維能力,才能使依法行政從理念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把依法行政貫穿于行政管理的整個過程、各個環節,才能有效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一項長期的、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點多面廣,任務艱巨。曹康泰表示:“只有科學制定規劃,精心組織實施,重點突破,穩步推進,加強監督檢查,持之以恒,才能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取得實效。”

資料圖片

    中國政府應急危機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正在穩步提高

    8月3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三審通過了突發事件應對法(草案),使得政府在處置突發事件時有了法律準繩。事實上,回顧近年來各地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可以看出,各級政府應急危機的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正在穩步提高。

    法制辦首次書面調查顯示基層依法行政呈現四特點

    站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線,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現狀如何?日前,國務院法制辦進行了首次“全國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現狀”書面調查。調查顯示,隨著依法行政的整體推進,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取得較大進展,但其總體水平仍需提高。

    這次調查,基本涵蓋了現有的3000多個市縣兩級政府,涉及領導幹部依法行政、規範性文件、依法決策、行政執法、政務公開等項目。從這次調查來看,基層依法行政呈現四大特點:

    整體推進取得進展。調查顯示,九成市縣政府成立了依法行政領導機構;八成市縣政府出臺了行政執法責任方面專門規定,實施了行政執法考評和責任追究制度;七成市縣政府實施了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等等。基層依法行政狀況整體趨好,但存在地區不平衡現象。

 
 
 相關鏈結
· 法制辦首次書面調查顯示基層依法行政呈現四特點
· 發展改革委:加強審計監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深入實施
· 曹康泰: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依法行政取得六大成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