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都是歷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本屆政府2014年工作安排中,將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改革發展,作為今後一段時期農村工作的重頭戲,概而言之,就是要再為農村辦一批實事。 2013年作為本屆政府工作的開局之年,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65O萬人;全面完成1.5萬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新解決農村6300多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200萬孩子;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農村免費孕前檢查使600萬個家庭受益。種種惠農之舉,帶來的是農業的增産,農民收入的增加。 但仍要看到,我國農業人口基數太大,農業生産基礎設施仍然薄弱,這些決定了政府要始終將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的重點之一,就是糧食生産安全。民以食為天,特別是對於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生産已經上升到關乎國家安全的境地。解決糧食問題,首要的是守住耕地紅線,然後是要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高耕地質量。在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中,“國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7OO多億元,支持引水調水、骨幹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節水灌溉等重點項目。各地要加強中小型水利項目建設,解決好用水‘最後一公里’問題。加快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抓緊培育一批重要優良品種,研發推廣一批新型高效農業機械”,“發揮深松整地對增産的促進作用,今年啟動1億畝試點”。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實,實現糧食繼續增産大有希望。 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為提高農業生産積極性注入“強心劑”。農業生産離不開大量農業人口,隨著中央政府多項惠農政策的實施,吸引了大量外出務工的農業人口回歸農村。“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繼續執行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探索建立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市場價格過低時對生産者進行補貼,過高時對低收入消費者進行補貼。農業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産區傾斜。增加對糧油豬等生産大縣的獎勵補助,扶持牛羊肉生産。”今年這些“兜底”政策的落實,對提高農民生産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效果顯著。同時也會為穩定農産品市場價格,為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此外,“完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改造農村危房260萬戶,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空心村’問題。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經過今明兩年努力,要讓所有農村居民都能喝上乾淨的水。”“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加強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兒童營養狀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擴大到1000個縣,覆蓋農村5億人口。”中國的農村,將在本屆政府2014年工作中,呈現出更大的、令人欣喜的變化。 當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仍面臨扶貧這個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OOO萬人以上。”貧困人口如何減少?“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又如何實現?在解決扶貧問題上,政府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必不可少,但根本的,還是要調動農村一切有利因素,調動農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如果説“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是從外部力量上推動脫貧,“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則為農民致富提供了利好。“更多的財産權利”,為農民致富提供了“資本”,手裏有了資本,思想就能更活絡,再加上政府的引導幫扶,更多的農民就能走上致富路。從這個角度看,為農村辦實事,就是要想農民之所想,將惠農政策著力點落在農民的心坎上。(任俊明)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