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織好社會信用體系這張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3 14:0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社會信用體系建好還要用好,必須讓“信用獎懲”落到實處,使失信的行為受到懲處、合法的權益得到保護。只有織好社會信用體系這張大網,才能規範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和效率

“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描述,引起不少代表委員的共鳴。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説,信用體系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基礎,“寸步難行”與“一路暢通”之間,展現出的是國家對社會誠信的重視程度。

社會誠信包含個人誠信、商業誠信、政務誠信等多個範疇,必須以道德為支撐、産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因此,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往往被形容為“一張大網”,只有摸清脈絡,找準問題,才能對症下藥,讓“網眼更密”,讓失信者“落網”。

從個人誠信的角度來講,隨著各類信用交易規模的擴大,信貸消費和刷卡結算已成為消費人群的新時尚,但我國卻缺乏信用信息高度整合的個人信用體系。個人信用信息大量分散在工商、稅務、財政、外貿、海關、公安、法院、銀行、證券等不同機構,互不相通,缺乏有效共享,個人的失信記錄也很難影響到在其他機構的信用評價。

從企業誠信的角度來講,一方面失信懲罰過輕。從立法看,現有法律法規對信用缺失缺乏嚴厲打擊,不足以形成強有力的法律約束;從執法來看,也存在以情代法、以錢代法、以政代法和地方保護主義。這些都使企業的信用風險無法有效地化解和轉移,也直接造成了市場的秩序混亂,制假販假、逃稅漏稅、坑蒙拐騙屢禁不絕。另一方面,誠實守信的企業也沒有將信用轉化為無形資産的渠道和機制。儘管中小企業已經能夠憑藉自己良好的交易記錄在一些電商平臺上獲得小額貸款,但總體上看還不能得到諸多銀行和小貸公司的認可。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説,他在泉州和溫州的金融改革試驗區考察時,當地中小企業最大的呼聲就是儘快建立起徵信制度,讓信用資産變成“真金白銀”。

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作為社會信用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維護者,政府只有言而有信,才能為企業和個人做出良好的示範。這不僅要求政務公開,力求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能監督,更尤其要加強司法誠信建設,堅持懲惡揚善,樹立公平正義,發揮司法活動對社會誠信的引導作用。

加快社會信用管理建設、創造社會信用體系正常運轉的大環境,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信用評價標準,每個標準要對信用等級進行劃分,設置相應的分值範圍,同時儘量採取定量指標而非定性指標,對企業、個人與政府都能建立起準確、連續、及時、完整的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其次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誠信系統工程,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信用活動的參與者為主體,信用記錄為基礎,通過規範數據的收集和使用,形成激勵守信、懲戒失信的良好機制。

建得好還要用得好。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要特別關注在應用層面進行推廣,讓“信用獎懲”落到實處。要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治力度,通過從重打擊侵權、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搭建信用曝光平臺等措施,增大失信行為的法律成本和經濟成本,改變“可以從失信中獲利”的扭曲思維,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

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中,也要注意合法的權益保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傑表示,要規範徵信、信息公開等程序和範圍,明確被徵信人的知情權。被徵信人可以查詢其信用情況,對於其認為有錯誤的記載有權要求糾正;同時,應當明確徵信機構在提供信息時不得侵犯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也不得對外提供。

織好社會信用體系這張大網,只有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才能規範市場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強經濟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和效率。(經濟日報記者陳靜)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