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成為13日記者會的“高頻詞”,一共出現了8詞。李克強總理在回答《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日報》記者問題時都提到了簡政放權,由此可見它在李克強心目中的地位與作用。 李克強説,“我們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牽牛鼻子的改革,在重點領域要有所突破。”隨後緊接的就是“今年我們還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讓市場發力,有效規範地發揮作用”。顯然,簡政放權就是“牽牛鼻子的改革”之一,中央政府在去年把它當做改革的“先手棋”,在今年初把它當做改革的“當頭炮”,這充分説明牽住“牛鼻子”才是改革的關鍵和要害。 在過去一年,這個“牛鼻子”的改革已經成效顯著。在去年3月,李克強上任後承諾要削減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3月,李克強回顧2013年工作時談到,國務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這是一份讓人矚目的成績單,李克強用五分之一的任期,完成了五分之四的簡政放權承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的工作部署中,李克強承諾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將簡政放權進行到底。他説:“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這就意味著他將5年任期的行政審批事項改革任務提前3年實現——去年的416項加今年的200項大大超過了最初承諾改革的1700多項的三分之一,而在一個多月前,這項工作已經再次啟動。 簡政放權絕不僅僅是審批權數量上的變化,還有質量上的更新,那就是“負面清單”與“權力清單”的管理,前者是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後者是讓政府機關“法無授權不可為”。這些清單都是對外公開,這種透明度保證了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只有做到這樣,才可能調動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動力。 如今,改革的效果也比較明顯,經濟的潛力正在激活。正如李克強所説,簡政放權“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給企業鬆綁、讓市場發力”。最後的結果是企業少找市長多找市場,地方跑北京的來找項目、拉關係的事情也少了,還有一個統計數字也表明這市場的活力正在迸發:“去年新註冊企業增加了27.6%,其中私營企業新增30%,這是十多年來最高的”。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改革總是會遇到阻力,它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即便中央政府大力推動簡政放權,在實踐中還是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媒體報道,行政審批改革的紅利正被權力部門下屬的仲介機構“截流”,甚至一些地方和部門將審批權下放給下屬事業單位或社團組織,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又如在一些部門依然還存在著辦事難的現象,有的部門可能是把次要的權放出去了,但是重要的權還留著。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也承認,“我們在推進簡政放權當中,也確實遇到了像避重就輕、中間梗阻、最後一公里不通暢等問題。”這些恐怕就是改革中的“硬骨頭”,需要改革家們不斷去“啃”。所以李克強出了更強的改革聲音:“開了弓哪還有回頭箭?我們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無前。”而給予他義無反顧動力和底氣的則是“為了釋放改革紅利,尤其是讓廣大人民受惠”。 當然,下放或者取消審批權並不意味著政府“撂挑子”,什麼事情都不做。我們需要放管結合,政府的手和市場的手要協調起來,分工負責、體現公平。李克強説,“要讓政府有更多的精力來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尤其是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這就是強調“放”的一面;另外一面就是“管”,對於市場難以有效調節的問題,比如一些搞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産權、蓄意污染環境,違背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李克強就表示“要嚴加監管、嚴厲懲處”。 既然頂住重重壓力也要簡政放權,甚至動了一些人的“奶酪”,那簡政放權要放到什麼程度?其實,改革始終是一個過程,它不一定完全呈現一種可以量化的標準,完成三分之一的審批權下放就算改革成功了嗎?未必如此,改革成功的標準應該是政府和市場關係處於良性互動時。我們期待並且相信,李克強牽動“牛鼻子”的改革,最終讓中國經濟和社會越來越牛。(田享華)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