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推介中國裝備背後深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3 16:41 來源: 一財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在總理記者會的尾聲,李克強以較大篇幅回答了來自最大貿易夥伴——歐盟媒體的提問,並重點提及了中國裝備在中東歐市場的競爭優勢。

與以往回答此類問題,都以外資企業在華經營環境為重點不同,他開頭便稱,“中國政府會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正當權益。”這表明,中國政府對待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全球準入門檻最高的市場,下一個階段的關鍵詞便是“走出去”。

李克強的回答方式,已透露出高層的導向,如何在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抓住時代機遇,讓中國企業順利地在“走出去”,獲得市場準入,並且獲得公平的市場機會。

今年一月公佈的數據表明,中國的對外經濟結構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型臨界點——投資將取代外貿,成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新生機。最大的亮點是對外投資顯著增長,追近了利用外資金額。這也意味著,中國即將迎來實業資本凈流出時代。

2013年,我國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下同)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而同一時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117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25%。對外直接投資僅比實際使用外資少了274.16億美元。最近五年,中國已經進入對外投資的快速增長期。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的18:1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2:1。隨著對外投資潛力的進一步釋放,將比預期更早達到1:1。

可以看出,未來一年,在重點建設海陸絲綢之路的大背景下,在沿途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帶動中國裝備在當地的市場準入,將是下一階段,中國在歐洲市場的重點佈局方向。

李克強從兩方面解釋了,中國裝備“走出去”,與中東歐的發展,是互利共贏的。

一方面,他舉例説,自己在中東歐出訪時提到,當地在建設高鐵,核電時,中國裝備一定是建設最快,成本最低的。“我們已經做了裝備質量的承諾,中國企業要盡力,請全球媒體監督。”他説。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在升級,(出口)産品也需要升級;中國裝備走出去,零件和技術其實是來自全球的,也需要(全球)市場競爭檢驗。

下一步,中國歐盟的經貿合作及相互市場準入的重點便是目前已經開始啟動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此前,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已經以“負面清單”、“準入前國民待遇”開始推進談判。

李克強提及了談判原則是“對等、公平、便利”。

有趣的是,“對等”本身就是目前國際社會中,對中國市場開放,越來越高的呼聲。隨著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數量越來越多,而歐美近年經濟整體不太景氣,這些國家越來越希望中國市場,能夠對他們對等地開放服務領域:其中,金融服務領域,便是呼聲較為集中的領域。

李克強使用“對等”一詞,表明這個呼聲,目前也開始符合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中國政府已經在三中全會的文件中提及,將會加大服務業的開放。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也在兩會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的開放,首先會在服務領域,針對金融、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十個服務行業和一般的製造業。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放寬外資在股比比例和經營範圍等方面的限制。

不過,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進展,還是得看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先期風向。由於中美分別是投資和貿易領域金額第一、第二大國家,因此,中美的談判文本,對於全球投資領域的規則重構,也將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2013年,中歐仍然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便歐盟去年依然處於經濟下滑區間,我與歐盟的雙邊貿易額仍然達到5590.6億,增長2.1%。

“中歐作為最大的貿易夥伴,摩擦在所難免,光伏案的成功解決表明,不能因為幾個額度不大的個案,就丟失中歐最大貿易夥伴的帽子。”李克強説。

中歐光伏摩擦是去年全球貿易摩擦影響之最。光伏産品雙反調查案無論從涉案金額、産業類型還是從影響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案涉及中國企業200多億美元的出口,佔2012年歐盟對華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的70%以上。經過李克強主導的多輪斡旋,雙方在2013年7月27日通過談判達成一致,同意以限定最低價格方式,而非“雙反”方式解決中國光伏産品出口歐洲問題。(郭麗琴)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