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食其力"到"同甘共苦"
中國向世界分享減貧經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17 08:31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觀點:正因為“吃過苦”,所以成長起來後的中國不想“吃獨食”。李克強總理和世界分享中國的減貧經驗,也是想通過合作,和其他國家、地區“同甘共苦”。

    

    資料圖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位於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發表題為《依託家庭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演講。(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位於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發表題為《依託家庭經營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演講。演講中提到,“吃一頓飽飯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但饑餓留下的印象永生難忘。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有利於更好地‘供養中國’,也會對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我們希望看到饑餓和貧困在全球被消滅,我們願意與各國分享農業技術、經驗和農業發展模式。”(10月16日新華社)

    “吃”應該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這個“吃”字——謀生即是“糊口”,找工作也就是“找飯碗”,女人漂亮更可謂“秀色可餐”……連李克強總理這次訪問歐洲,都能窺見“舌尖上的外交”。

    在德國,李克強總理用“吃螃蟹”來比喻務實的中德關係;在意大利,李克強總理和意大利總理倫齊從餃子談到披薩,從前菜聊到主菜,寓意中意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人為什麼離不開“吃”字?一是因為農業文化根深蒂固。雖然在2012年,中國的城鎮人口首超農村人口,標誌著中國從鄉村社會轉向了城市社會,但是幾千年傳統農業社會留下的習俗不可能輕易抹去。二是緣于“饑餓留下的印象永生難忘”。傳統農業受制于氣候、技術等因素,産量有限,可謂“粒粒皆辛苦”。許多80、90後覺得父輩過於勤儉,是因為他們不清楚,糧食對於“挨餓”的人有多麼重要的生命意義。

    正是出於對“豐衣足食”的渴望,安徽小崗村的農民曾冒著生命危險去搞“包産到戶”,這群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改革。自上世紀80年代推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以來,農民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農村的經濟活力逐漸顯現。憑藉“自食其力”,中國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産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糧食,養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實現糧食“十一連增”,這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

    “城市裏有好多小胖子,農村還有孩子營養不良”。今天,中國已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城鄉二元結構仿若鴻溝般阻礙了生産要素的進一步流通,最大的問題是“誰來種地” ?

    種地不如打工,為了“養家糊口”,很多農村青年背離故土奔向城市,先不説他們能不能在城市站穩腳跟,僅靠他們每年候鳥般地往返家鄉收割莊稼,“18億畝紅線如何守得住”?

    不滿是向上的齒輪。出於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中國的改革在步步推進。新一屆中央政府致力於推行“新型城鎮化”,並一再強調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可以料想,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普及,戶籍壁壘的逐漸打破……必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饑餓和貧困是一種“無聲的危機”,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任何時候都是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正因為“吃過苦”,所以成長起來後的中國不想“吃獨食”。李克強總理和世界分享中國的減貧經驗,也是想通過合作,和其他國家、地區“同甘共苦”。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