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對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三國的訪問後,李克強總理參加了在米蘭舉行的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並在會上作引導性發言,李總理年內第二次歐洲之行完美收官。 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出席此次盛會,圍繞著“構建負責任夥伴關係,促進可持續增長與安全”的主題,就“加強互聯互通,促進亞歐經濟金融合作”“亞歐攜手在聯通世界中共同應對全球問題”“加強亞歐對話與合作及亞歐會議的發展方向”等主要議程發表宏論與高見,提供願景、方案與舉措,指明了亞歐合作的前進方向。 本次峰會正式接納哈薩克斯坦、克羅地亞“入夥”,從而使亞歐會議實現第五次擴容,大家庭成員由最初的26個增至53個,標誌著其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米蘭會議中心,亞歐各國的領導人以卓越的智慧眼光重新發現了無與倫比的亞歐大陸。李克強總理指出:亞歐大陸同屬一個地理板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國家最多的大陸,也是世界上發展機遇最多、潛力最大的大陸;亞歐各國客觀上已形成休戚與共的責任和命運共同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和平與安全、沒有對抗和戰爭的亞歐大陸。韓國總統樸槿惠重申其去年提出的“歐亞倡議”,要使亞歐大陸成為一個融合的大陸、創造的大陸、和平的大陸,她夢想著“從朝鮮半島最南端的釜山乘坐列車,途經朝鮮、亞洲大陸抵達米蘭”。 加強互聯互通成為峰會耀眼的亮點。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表示,亞歐需要構建更有效的互聯互通,以深化雙方的夥伴關係。李克強強調,亞歐大陸迫切需要互聯互通,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願與地區國家一道構建亞歐大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各國發展。樸槿惠總統主張,應該利用亞歐之間的鐵路、公路、海運、航空,以及新開發的北極航道等構建複合的物流和交通網絡。各國還提出加強亞歐互聯互通的新舉措。中國將於2015年主辦亞歐互聯互通對話會,並適時啟動一批合作項目。 峰會顯示,做大做強“三根支柱”是深化亞歐夥伴關係的必然選擇。第一根支柱是政治對話。在危機四伏、動蕩不安的世界形勢下,亞歐各國要凝聚更多政治共識,增強政治互信,努力化解危機,深化並拓展安全合作,共同維護亞歐和平安全與穩定發展。 第二根支柱是經濟合作。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亞歐各經濟體內生動力與內部需求依然不足的情況下,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為重要。這就要高舉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大旗,共同維護公正和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立開放包容的區域自貿安排,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加快構建亞歐統一市場。在新形勢下推動亞歐經濟合作,還應加強在創新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綠色、低碳、智慧發展,打造亞歐經濟增長新亮點,構築創新發展的大平臺。 第三根支柱是社會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特別是民間交往是亞歐合作的強大助力。亞歐各方應繼續推動人文和社會領域合作,支持議會、社團、智庫、高校、媒體等多渠道、多層次交流,加強在城鎮化、公共衛生、老齡化、環境保護等領域經驗共享與項目合作。 各國在峰會上還提出了推進亞歐合作的具體倡議和務實合作項目。除了互聯互通的具體倡議外,中國還倡議建立亞歐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和將殘疾人合作列入亞歐合作框架。韓國承諾舉辦“亞歐青年領袖會議”和推進“ASEM-DUO獎學金項目”。 峰會提供了緩解亞歐大陸危機的外交平臺。俄羅斯總統普京無疑是這一外交平臺上的焦點人物。借助亞歐峰會良機,普京總統與意、德、英、法領導人舉行了會晤,主要探討了烏克蘭危機的解決及天然氣供應問題。其中,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交談”,釋放出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積極信號,強調了落實烏克蘭停火協議的重要性。普京還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會面,嘗試化解烏克蘭東部衝突引發的緊張局勢,強調願與烏進行“互利合作”。峰會期間,日俄首腦還進行了非正式會談,旨在改善因烏克蘭危機而惡化的雙邊關係,並“極有可能促成11月在APEC北京峰會的正式首腦會談”。應該説,普京很好地利用了亞歐峰會提供的外交平臺,既顯示了俄方在有關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又靈活反擊了西方對俄孤立和制裁。 峰會對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做出積極回應。李克強總理宣佈:中方將再向西非疫區提供新一輪總額至少1億元人民幣的援助:包括60輛救護車、100輛摩托車、1萬個防控護理包、15萬套個人防護裝備;同時再派出幾十名專家,計劃培訓1萬名醫療護理人員和社區骨幹防控人員等。其他各方也紛紛表示,願為抗擊埃博拉疫情伸出援助之手。 從1996年開始立足到2014年健步登高,從第一屆到第十屆,從一個“清談俱樂部”到一個有效合作大平臺,兩年一度的亞歐首腦會議不斷開創亞歐合作的新歷史。本次米蘭峰會的深遠和非凡意義就在於,亞歐各國將以此為新起點,加強互聯互通,深化夥伴關係,發揮“積極、能動性強和負責任成員國角色”,合力把亞歐大陸打造成一個休戚與共、緊密相依、合作共贏的責任與命運共同體。(文/陳須隆,瞭望第42期)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