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用政策的陽光雨露滋潤“希望的田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4 08:4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有的吃才能生存,吃得好才能享受生活。糧食打哪兒來?大多來自農村廣袤的田野,田野就是我們的天。要讓田野充滿希望,讓糧食産量、安全有保障,就要處理好“三農”問題。

    12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對農村金融的稅收支持,助力“三農”改革發展。

    改革是發展“三農”的根本途徑。80年代初實行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就是有力證明。進入21世紀,我國政府開始著重解決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問題,並投入財力物力,加快農業的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和農産品的産業化經營進程。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成為連續11年聚焦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

    政府對改革農業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落實中央要求,通過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四川省安岳縣為例,近年來,該縣走出了一條“經濟産業化、産業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集聚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同時,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基礎改善與公共服務,建立探索增收機制模式,提高農民收入,使他們都能安居樂業。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只有收入增加了,日子好了,心氣兒才會高,才會更有信心發展農業,帶動農村整體發展。包括減免農業稅的各項惠農政策,就是在給農民減負,最大程度激發“三農”活力。對此,本次常務會決定延長已有的優惠政策時間,將享受稅收優惠的農戶小額貸款額上調,繼續對縣域農村金融機構的保險業收入減徵營業稅等。

    無論“三農”如何改革,土地始終都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土地制度改革關乎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務,“承包經營權須在耕地保護制度下流轉”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指出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有利於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和提高勞動生産率,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供給,有利於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關於土地流轉,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中也有涉及,而劇中土地流轉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須穩紮穩打、循序漸進,通過政府扶持引導,市場配置資源,使土地流轉體現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我國也面臨著農業人口多、耕地面積少的現狀。做好“三農”工作,我們要立足國情,施行一系列改革舉措,建立健全一系列惠農政策,讓有限的田野充滿無限的希望。(馬若虎)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