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護航“走出去”獲政策強力推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5 10:20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力度。

    會議從簡化審批手續、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政策體系三個方面部署金融護航“走出去”。包括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製造等全産業鏈的金融支持,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用等。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階段,‘走出去’前景看好,但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融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有了金融有效支持,“走出去”將如虎添翼。

    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

    24日的會議認為,加大金融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舉措,可以推動我國優勢和富餘産能跨出國門、促進中外産能合作、拓展發展空間,提高中國産品尤其是裝備的國際競爭力,推進外貿結構優化升級,促進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會議提出簡化審批手續、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政策體系三個方面,以此支持企業“走出去”。

    第一個方面,即簡化審批方面,會議要求,將境外投資外匯管理由事前到有關部門登記,改為匯兌資金時在銀行直接辦理。取消境內企業、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地域限制。

    投中資本董事林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中國企業“走出去”很重要的部分在於資金的流出,而資金的換匯存在監管,“目前的模式雖然已經從核準制改為了備案制,但仍然可以進一步降低不必要的審批流程,更多采取事後備案的模式”。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取消境內企業、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地域限制,則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入境外低成本的資金為我國實體經濟服務。

    楊馳稱,目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利率遠低於境內市場,企業和商業銀行有較強的境外發債意願。同時,取消地域限制有利於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債券海外市場,打通境外人民幣回流中國的渠道,豐富海外投資者的人民幣投資品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今年以來我國大型商業銀行頻頻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融資成本較低。”楊馳説。

    有業內人士稱,由於美聯儲明年可能進入加息通道,目前是中國金融機構海外發債的較好時機。同時,境外發債滿足了海外投資者加大人民幣資産配置的需要,加之中資金融機構在世界金融危機中的良好表現,人民幣債券事實上是一種較好的避險資産,因而受到市場熱捧。

    會議還要求,簡化境外上市、並購、設立銀行分支機構等核準手續。

    林芊告訴本報,很多中國企業為了實現低成本的收購,希望盡可能借助國外的資金杠桿,但國外的銀行對國內的企業不夠了解,而國內的銀行在境外的分支布點上又不夠密集,因此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中國企業在境外申請並購貸款等融資活動仍然不夠便利。

    “此前境外設立分行非常麻煩,除了符合當地設立銀行的一些規定外,金融機構要至少提前一年向銀監會報備,由銀監會協調財政部批復額度,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批准銀行在境外開設分支機構。”一位政策性銀行人士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的會議從政府層面簡化對企業和銀行審批程序,在於鼓勵企業和銀行進行海外佈局。

    楊馳建議,下一步在放寬商業銀行設立境外網點核準手續的同時,還可以積極鼓勵政策性銀行在境外設置分支機構,特別是在部分資源豐富的欠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雖然與我國有大量經貿往來,中國企業已在當地投資,但它們金融資源匱乏、政治風險高發,商業銀行往往不願進入,可以考慮先行由政策性銀行對當地中資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提供長期外匯資金支持

    第二個方面,即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昨日的會議提出,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製造等全産業鏈的金融支持。

    上述政策性銀行人士對本報稱,這將使商業銀行支持的重點方向,從以往單純支持成套製造設備出口,到支持從生産延伸至設計製造的全産業鏈。

    在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會議同時要求,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發揮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用,吸收社會資本參與,採取債權、基金等形式,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長期外匯資金支持。

    業內人士認為,決策層一直希望對一些投入大、週期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外匯儲備、基金的作用。

    比如,根據中國政府網已經公佈的信息,總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

    王軍分析稱,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一些涉及區域國家互聯互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但相關國家缺乏資金,無法成立項目主體,這時就需要絲路基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本報表示,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需要全方位外交政策為“走出去”護航,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在裝備類等大型企業發揮“領頭羊”作用的同時,更多發揮民營企業的主體作用,以此化解過剩産能,解決辦法不僅是增加出口,更多則是現有生産設備異地籌建,配合對外投資。

    發展海外投資保險

    第三個方面,即健全政策體系方面,會議要求,要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體系。

    魯政委對此表示,人民幣清算需要國內商業銀行跟進。西方國家貨幣國際化經驗表明,“本幣走到哪,金融機構走到哪;企業走到哪,金融機構走到哪”。

    “人民幣跨境使用實際上是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在全球化背景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能夠與實體經濟有機銜接在一起,金融機構的國際化和企業‘走出去’,以及貨幣國際化之間是聯動關係。”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告訴本報。

    宗良解釋稱,一方面,企業“走出去”和金融機構國際化對貨幣國際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穩定的國際化貨幣能在很大程度上為“走出去”提供巨大的方便,也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巨大的業務增長空間。

    會議還要求,穩步放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增加經營主體。創新出口信用保險産品,大力發展海外投資險,合理降低保險費率,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

    對此,上述政策性銀行人士表示,目前信用保險一般針對中長期固定資産,比如境外水泥廠和水力發電站等項目,建設週期一般需要在2~3年甚至以上,而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和短期項目保險涉足較少,這對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出了新的業務方向。

    他還表示,如果出口信保和其他大型保險公司能夠為企業做擔保,且擔保費用比較合理,企業出口和境外運作都是有保證的,因為只要有保險公司為企業提供融資性擔保,銀行基本都願意為其提供信貸支持。(張菲菲 繆琦)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