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取消行政審批事項,解決“審批多”,到規範審批行為,緩解“審批難”,中國高層正努力通過政府持續不斷的自我革命,令經濟煥發生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治理“審批難”,著力規範和改進政府行政審批行為。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有利於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 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一季度、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速先後刷新近年低點。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減。作為衡量製造業景氣程度的先導指標,去年12月官方和匯豐製造業PMI均較上月回落;截至11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已連續33個月下降。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官方將簡政放權視為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環境的“長效藥”,多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希望以權力“減法”換取市場“加法”,切實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和福利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務院已取消或下放了近800項行政審批事項,涉及投資、經營、就業等多個“含金量”高的領域,簡政放權的紅利逐漸得到釋放。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前10個月,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達292萬戶,同比“井噴式”增長52.5%。 不過,簡政放權目前還沒有完全到位。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日前就此“現身説法”:建一棟科研樓,前前後後居然要蓋200多個章。 有鋻於此,本次常務會議提出,著力規範和改進審批行為,治理“審批難”,是在解決“審批多”基礎上,政府自我革命的進一步深化,有利於營造便利創業創新的營商環境,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對中新社記者指出,從解決“審批多”到治理“審批難”,官方打破束縛企業和民眾創新創業的層層“鐐銬”的思路日漸清晰,有利於進一步激發經濟潛能。 就具體措施,本次會議的措辭句句都似乎格外嚴厲:提出推行“一口受理”,不讓要辦事的人“摸不清門、跑累了腿”;實行“限時辦理”,強調“不得以任何理由自行延長審批時限”;嚴格“規範辦理”,“嚴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審批門檻”,避免隨意裁量;堅持“透明辦理”,明確要求杜絕暗箱操作;推進“網上辦理”,切實方便民眾。 在徐洪才看來,這些措施“每一項都強調執行力”,旨在做到令行禁止,力戒下層部門在落實上“打折扣”,有利於切實緩解審批難題。 但分析人士提醒説,要真正消除審批難這一困擾中國多年的沉疴,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徐洪才表示,應切實加強對化解“審批難”措施落實效果的考核力度,“對陽奉陰違、拒不落實的行為加大查處”,追究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化解“審批難”不致淪為一句空話。(記者 李曉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