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收入、增培訓 讓鄉村醫生做好農村居民健康“守門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更好的保障農村居民身體健康。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鄉村醫生收入較低,年輕人才流失嚴重,留守崗位的醫生年齡大多在50歲左右。 “整體上看,醫生行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與付出並不對等的收入和醫患關係矛盾突出,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個職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表示,“人才缺乏在農村更加嚴重,基層醫療機構正面臨著醫生‘青黃不接’甚至‘後繼無人’的問題。” 會議認為,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技能,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成長,對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社會公平,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為鄉村醫生提供定向培養和免費培訓 會議確定,原則上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於1名的標準在全國配備鄉村醫生。採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和設備購置。對鄉村醫生開展免費培訓和脫産進修。對大專以上學歷的鄉村醫生提供到省市大醫院培訓的機會。面向村衛生室免費定向培養3年制中、高職醫學生。支持更多在崗鄉村醫生進入中高等醫學院校接受學歷教育。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 蔡江南表示,目前我國200多萬名醫生中,將近一半是本科以下的教育水平。許多鄉村醫生並沒有接受過中高等醫學院的專業培訓,只能從事簡單的醫療服務。為鄉村醫生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以及定向培養醫學生,可以為基層解決優質人才匱乏的難題。 “尤其是建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制度,相當於填補了長期以來農村地區全科醫生的空白。”蔡江南説。 “如何保障經過培訓的人才能長久地留在基層,提供可持續的服務?”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劉國恩説。 行政干預是一種措施,同時可以探索多種途徑,例如發揮經濟杠桿的激勵作用。他舉例,國外有一種方式,經過入院醫師培訓的畢業生若自願到基層就業,可以為其減免上學期間貸款的學費。“政府出臺政策,把選擇留給個人。”劉國恩説。 探索鄉村醫生與農村居民簽約模式 會議明確,探索實施鄉村醫生與農村居民簽約服務模式,並按規定收取費用。財政根據核定任務量和鄉鎮衛生院對鄉村醫生的考核結果等給予補助。 蔡江南認為,該模式具有兩點意義,一是提高鄉村醫生的收入。目前城市的做法是醫生對簽約居民按人頭每年收費,如果醫生為服務對象治療護理得好,使其就診頻次下降,那麼相當於提高了收入水平。 二是有助於開展農村地區的健康管理。醫生對簽約居民長期隨訪,最熟悉其身體狀況,對治療農村居民的慢性疾病,做好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那麼這筆服務費用,誰來埋單?醫保,還是個人掏腰包?劉國恩認為,要讓這種服務模式在農村真正“落地”,還得需要靠農村基本醫療保險來支付費用,減少了農村居民的個人負擔,才能提高他們加入簽約隊伍的積極性。 一旦模式運行起來,將對促進分級診療,將患者留在基層首診具有重要作用。“90%的疾病都是常見多發病,並不需要扎堆涌到大醫院就診。通過簽約方式讓鄉村醫生與周邊居民建立起穩定的服務關係,做好日常的健康維護和疾病預防,能將患者留在基層,小病不用跑到縣醫院和城市醫院。” 劉國恩説。 蔡江南強調,探索鄉村醫生與農村居民簽約模式要小心變成“走形式”。“目前部分城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開展了這種模式,但是由於醫療技術水平較低,居民簽約後對得到的服務質量並不滿意,就不再去找其簽約醫生看病。”他認為,吸引病人來就診的不是形式上的捆綁,而是醫生看病的“真本事”。 提高鄉村醫生收入 拓寬其發展空間 會議還明確,拓寬鄉村醫生發展空間。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鄉村醫生,到村衛生室工作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優先參加住院醫師培訓。提高鄉村醫生收入。將2014年、2015年對農村地區新增的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全部用於鄉村醫生,今後繼續重點傾斜。對艱苦邊遠地區鄉村醫生加大補助力度。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為他們搭建留得住、能發展、有保障的舞臺。 劉國恩表示,目前我國醫學教育分為兩部分內容,一是在醫學院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二是畢業生參加住院醫師培訓。對於後者,到村衛生室工作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優先參加住院醫師培訓,對提升基層人才的醫療技術水平,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但是這筆錢誰來付?”劉國恩説,在部分發達國家,住院醫師培訓是由政府公共財政支持,而在國內,財政支持有限,醫院付大頭,不僅增加了醫院的負擔,也阻礙了其培養人才的積極性,“花了很多錢培養出一個優秀人才,醫院會想辦法將其變成自己的資源,不利於人才向基層流動。如果由中央政府公共財政來負擔起人才培養,會更有利於解決基層人才匱乏。” 在待遇方面,蔡江南表示,靠政府補助的方式還不能從根本解決鄉村醫生收入微薄的問題,他説:“目前國內醫生整體收入偏低,原因在於我們的醫療服務價格偏低。在這種情況下,醫療機構不得不靠以藥養醫來增加收入,但是政策上要求取消藥品加成後,這部分收入如何補償?” 蔡江南建議,一方面可以適度提升醫療服務價格,另一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做法,允許農村地區開設私人診所,發揮市場作用,幹得好或幹得壞,都與醫生的收入直接挂鉤,這樣醫生就會更有動力。 劉國恩表示,提高鄉村醫生待遇,還要注意取消“編制內”和“編制外”的政策性落差。“現在同一城市、同一醫院內,都因為編制不同而存在收入待遇的差異。這是涉及醫療體制改革的問題,也是我們可以在當前就解決的問題。”他説。(王宇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