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央行降準,知其一更要知其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7 12:43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2月4日,立春。央行降準,吹皺一池春水。

    面對這次時隔近三年、預料之中又有點兒小意外的全面降準,業內外各類解讀噴涌而出。有認為是“全面放水”的,有揣度貨幣政策轉向的,更多的是認為抓住了“牛鼻子”——“普降”與“定向”疊加,體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雙重意圖。

    一項宏觀政策的出臺,必然要站在全局的立場綜合考量、做出權衡,尤其是像央行降準這樣關係到大宗“真金白銀”的決策,更要充分考慮近期與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需求。而一項宏觀政策出臺後,也必然要接受社會各方的多角度解析、評判。對於此次央行降準,至少有兩個問題要明確:其一,為何選擇在此時降準?其二,如何充分釋放降準的政策意圖、政策支撐?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明確的。綜合各方觀點,原因恐怕有三個方面:季節性因素——春節前和春節中市場的現金投放量大,會出現較大的流動性缺口, 有必要通過降準與公開市場操作相配合來滿足特定時點的流動性需求;國際收支因素——如果外匯佔款渠道不能提供長期的流動性,央行也不通過降準和其他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就會出現貨幣政策緊縮的效果;宏觀經濟條件的變化——最近一段時間實體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較大,重要經濟指標如PMI都在下滑,實際利率面臨上行壓力等。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開放性的。“普降”和有針對性的“定向降準”相結合,體現了政府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支持小微和三農等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政策意圖,當然政策支撐的後續效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關鍵在於,如何讓政策發揮出“精灌”“滴灌”的功效,將金融資源引導到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而不是“大水漫灌”,讓一些産能過剩行業雪上加霜。

    雖然央行降準消息一齣,最先興奮的是股市樓市,但很快,股市就用“收盤大跌1.18%”的意外給頭腦剛剛發熱的投資者潑了冷水,也促使人們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此次降準。事實上,央行此次降準採用了近年來比較罕見的“普降+定向”的模式,除了體現在貨幣工具使用上的靈活性以外,也表明金融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調結構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主旋律”。透過2014年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轉型曙光實現,産業結構、增長動力結構、區域結構、消費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積極變化。2015年中國經濟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要實現“雙中高”發展,必須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持續發力,在對傳統産業做減法的同時,對新興産業做加法,不斷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正是潛力巨大、亟待發掘的實體經濟領域。

    而“定向降準”釋放出的流動性能否真正用到這些“刀刃”上,卻不是貨幣政策本身能決定的,還需要後續配套措施的跟進。比如,産業政策的完善、監管層面的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模式的創新等,確保降準釋放出的流動性能“灌溉”到預期的經濟“乾旱”領域,夯實中國經濟基本面。

    正如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所説,貨幣政策調整考慮的是一攬子目標,通過政策引導經濟自發調整升級才是目的所在。此次央行降準,為經濟結構調整爭取了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接下來,全力消化政策意圖,發揮政策效能,是更為重要和急迫的事。(安傳香)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