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雙引擎” 實現“雙中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28 08:3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隨著全國兩會日益臨近,國內外圍繞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議論愈發熱鬧了起來,預言進入“衰退期”者有之,催促趕緊全面“放水”者有之,提出“去GDP”者亦有之。

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一連串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經濟的表現並不差。最新發佈的2014年國民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4%。與以往的高速增長相比,儘管增速略有放緩,但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是最高的,年度現價增量達到8000多億美元,比5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物價水平較為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0%;就業不減反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種種情況足以表明,我國經濟總體向好、穩中有進的基本面不僅沒有改變,柔韌性還得以增強,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並將持續下去。在世界經濟處於復蘇疲弱“亞健康”狀態、國內經濟處在“三期”疊加陣痛期的嚴峻複雜形勢下,取得如此成績,非常了不起!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過去是,今天仍然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潛在增長率、資源環境的承受程度都不容許再盲目追求高速度,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符合經濟發展內在規律。但必須看到,經濟增長不能強行推高,也不能任其失速;不糾結于短期高速度,不等於可以不要速度。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就難以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會保障,就難以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我們的目標是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實現“雙中高”。去年,一些地方經濟增長出現較大回落,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這説明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穩增長的任務很重,仍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繃緊穩增長這根弦。

頂住下行壓力,實現“雙中高”,需要對傳統思維説不,緊緊圍繞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開啟“雙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的引擎;另一方面,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造升級傳統引擎。新的引擎動力來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7000萬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人民勤勞而智慧。如果把全社會每一個細胞都激活,就會使整個經濟肌體充滿生機,進而匯聚成巨大的推動力量。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我國經濟發展雖已取得很大成就,但公共産品與服務不足仍是“短板”。增加這方面供給是改善民生的必要舉措,也是擴大內需、實現中高速增長的重要推手。

改革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開啟“雙引擎”、實現“雙中高”,關鍵在於今年重大改革能否“再下一城”,打破束縛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不合理限制,特別是走活體制機制創新這著棋,推動金融改革、科技體制改革等邁出新步伐,促進生産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集聚,鼓勵更多的人自由創業,使千千萬萬小微企業成長壯大、活力迸發。

一年之計在於春。面對艱巨的改革任務,我們期盼全國兩會能圍繞解決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出一批硬招實招,讓中國經濟“列車”跑得更加穩健有力。(馬志剛)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