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真協商才能讓民主不休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3 07:3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有投票的權利,更要有投票後協商的權利,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民主才能永不休眠。

    免費師範生教育政策如何進一步完善?民營出版能不能擁有合法的從業資格?京津冀大氣污染怎樣聯合防治?農村房屋抵押貸款由誰來推進?民進中央、農工黨中央、九三學社中央等的政協提案,不避敏感,不畏爭議,建睿智之言,提務實之策。“兩會時間”,觀察中國治理現代化的黃金窗口。如何確保真協商、怎樣發揚真民主,考驗著協商民主的成色,映照著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步。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但什麼是民主,如何保障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卻“名非天造,必從其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去年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協商就要真協商,真協商就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來決定和調整我們的決策和工作,從制度上保障協商成果落地,使我們的決策和工作更好順乎民意、合乎實際。”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民主才能永不休眠。

  那麼,怎樣才算有事好商量,又該如何做到有事好商量呢?

  協商民主第一條,就是要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實際上,中國共産黨能不能“容得下尖銳批評”,是體諒包容、求同存異的關鍵。當年,毛澤東曾支持沿用國號,各方意見卻針鋒相對。民建代表黃炎培建議留個簡稱,3年之後再除掉。辛亥革命參加者周致祥堅決反對,主張就用“中華人民共和國”。83歲美洲僑領司徒美堂更激動地表示,“名不正則言不順”,仍用舊稱何以昭告天下百姓?後在民盟領導人張瀾及馬寅初、沈鈞儒等民主人士的附議下,國號始定。此等大事,尚可商量著辦,我們黨還有什麼批評容不下?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又有什麼意見不能提?

  有中國共産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還要有各界的廣泛參與、多元多層;有協商平臺的搭建,更要有履職能力的現代化。一方面,對協商的過程來講,我們要始終平等協商、不強加於人,真誠協商、不敷衍了事,民主協商、不強求一致,務實協商、不流於形式。另一方面,社會各界與媒體也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聲音。有些意見,當時聽起來似乎不那麼靠譜,長遠來看卻可能是先見之明。更何況,代表委員發言是其法定的權利,外界不宜過度干擾。既然民主,那麼贊成的還是反對的、多數人提出的還是少數人主張的意見和看法,都應該允許反映和表達。

  當然,好好商量是手段,目的終究在問題的解決。這就要求協商不能止于會場,要堅持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從去年全國政協部分專題調研與視察(考察)情況來看,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群眾體育設施建設、“一帶一路”、林權流轉方方面面,全年已辦復提案5041件,辦復率達99.78%。從各地提案落實情況來看,湖北某地的“斷頭路”一斷17年,去年在政協督辦下終於打通;而江西某地的承辦單位,也對委員提案調研不深、問題不準、建議不實猛烈“開炮”。協商中的“你來我往”,是避免民主紙上談兵、“你好我也好”,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最好良藥。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今天是兩會召開的第一天,2000余名政協委員即將步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為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進箴言、獻實策。“國家各方面的關係都要協商。”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讓每一件提案、議案都能擲地有聲,讓每一份渴望、關懷都能回聲嘹亮,還需要時時摒棄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勢,拒絕偏激偏執的極端言論,保持從善如流的坦蕩胸懷。這是民眾共同的期待,這是時代共有的主張。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