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考量:GDP增長目標背後的需要與可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5 13:4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7%左右,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敲定的GDP增長目標。作為一個理解中國經濟重要切入口的關鍵指標,GDP這個音符是快速而激進,還是放緩而平穩,始終牽動著外界敏感的神經。

    GDP增長目標背後的考量

    從去年的7.5%左右,到今年的7%左右,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究竟是哪些變量促成了這個目標的出爐?

    脫離了具體事物的語境來看問題,顯然是不全面的。李克強總理任期內的第二份、新常態下的首份“述職報告”中指出,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7%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

    如果從“增長等同於發展”的老經驗來看,7%左右的目標比不上過去30多年中大多數年份的實際增長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GDP增速為7.4%,創下了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由此,一些人發出“中國經濟是否會失速”的疑問,還可能會患上“換擋焦慮症”。

    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和角度,從“新常態”的眼光來看就會發現,適當下調GDP增長目標,不僅是經濟自身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經濟向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的必然過程。

    因此,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或者是2015年的實際增速都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或將來會出現外媒所謂的“斷崖式衰退”。

    用“新常態”的視角打量去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還會發現很多新亮點。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經濟增速放緩至7.4%,但並沒有滑出保就業的“下限”。這又給我們指向了另一個問題,下調GDP增長目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GDP,可以將GDP“束之高閣”?其實這又是另一個誤讀。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CPI和PPI均創近幾年來新低,伴生通縮隱憂,定調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穩增長”提到經濟工作的首位。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平衡取捨,決定了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而且,只有穩增長,財政收入的中低速增長才能保證,才能為公共産品的擴大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提供支持。

    可見,GDP增長目標不應過高,但也不能過低,需以保障基本的發展和穩定需要,其中關鍵變量是就業。李克強總理曾多次指出,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左右,意味著我們將為轉型騰出更多空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府將如何發揮調控的力量,國企改革將如何推進,産業比例如何協調,環保問題的解決如何武裝到牙齒,一切都將在政府“自我革命”、經濟轉型和全社會創業創新潮的激蕩中,漸露端倪。

    結束高速“傳奇” 換來健康預期

    如果説,對GDP數字的敏感來源於人們對經濟下滑,進而會造成生活水平下降“慣性恐懼”的話,那麼我們看待問題的關鍵在於,GDP是否真的能夠代表經濟發展的質量?它是否是一個完美的信息傳遞者?

    今年的地方兩會中,調低GDP增速目標成為普遍現象。其中,GDP目標下調幅度最大的為遼寧、山西和甘肅,下調幅度均達3個百分點。面臨更大轉型壓力的資源大省黑龍江、遼寧、山西設定的目標最低,均為6%左右。

    從曾經的“先進”,到如今的“後進”,這背後隱藏著發展的教訓: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中國經濟面臨著轉型陣痛。只有直面改革,突出化解産能過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解決中國經濟深層次的矛盾。

    GDP目標降至7%左右,還意味著中國經濟開始走上減速換擋的道路,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會更均衡。在大改革與大調整拉開序幕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正在“三期疊加”中轉型並走向“新常態”,開始構築一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過去一年來,我國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態勢明顯,經濟發展的側重點從保數量轉變為重質量、從投資驅動到消費拉動、從增長奇跡到常規平穩。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雙引擎”助推“雙中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明確,要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自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就反復強調“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力圖通過諸如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稅降費等方式,為創業鬆綁,激活中小企業和私人部門的增長引擎,以替代房地産和傳統製造業留下的空缺。

    調低GDP增速只是一個開始,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出的,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結束30年的高速增長“傳奇”,換來了中國經濟更穩定、健康的發展預期,值得期待。(記者 徐曼曼)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