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創新實現東北全面振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6 14:11 來源: 新華每日財經分析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新常態下,面對區域發展、國家現代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如何在這一坐標體系中確定自己的方位,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完成的戰略課題,東北振興迎來關鍵之年。

    今年東北地區面臨的發展形勢嚴峻複雜。統計數字表明,2014年,遼、吉、黑三省的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5.8%、6.5%和5.6%,均為十多年來同期增速新低,經濟增速下滑幅度遠遠超出全國其他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投資、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均表現不佳;經濟增長陷入了“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的低谷。

    東北地區經濟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在供給方面主要是工業增速下滑,在需求方面主要是投資增速下滑所致。從深層次看,制約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問題尚未從根本上解決,需要加快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發展機制。

    提交大會審查的計劃報告提出,2015年要“出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落實好近期支持東北振興的重大政策舉措”。這是東北經濟發展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國有企業改革,是東北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臺,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範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東北經濟體制改革的“著力點”。東北老工業基地受計劃經濟影響根深蒂固,政府管的過多。應盡可能從微觀經濟領域撤出,多在構建服務平臺、建設誠信體系和完善法律制度上下功夫,打造良好經濟環境,建設“服務型”乃至“法治型”政府。

    金融體制等配套改革,是東北經濟體制改革的“新領域”。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這一點在東北尤其重要。東北經濟以重化工為主,企業研發製造的多為事關重大的項目,週期長、風險大,沒有金融資本的融入,企業只能“小打小鬧”。改革金融體制,加強産融結合,是東北發展必須要走的一條新路。

    與當年“東北現象”帶來的企業大面積虧損甚至倒閉不同,經過十年振興,東北三省無論是經濟總量、企業技術水平還是抗風險能力,與當年相比都大大躍升。儘管在經濟發展速度上出現明顯下降,但是民生受到的衝擊較小,就業、物價、收入穩定。未來,東北老工業基地完全有潛力成為新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

    東北振興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改革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背水一戰的勇氣,更需要去掉浮躁的定力。唯有如此,東北經濟才有出路,東北振興才有希望。(新華社記者 馬曹冉 陸立軍)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