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傅雲威) 英國財政部12日發佈公告説,英國有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之一。英國作為西方大國加入亞投行,此舉無疑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本月6日,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已有27個國家有意向參加亞投行並成為創始成員國。亞投行“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其價值為更多國家看重。各方在亞投行框架下的理念共鳴愈發強烈,亞投行發展前景光明。 亞投行本身是個合作共贏的“朋友圈”。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面臨通縮壓力、産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戰,而亞洲對基礎設施的巨大投資需求蘊含巨大商機和增長動力。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如果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基建投資,現有國際金融體系難以滿足上述需求。 另一方面,在眾多經濟體啟動量化寬鬆政策之際,亞洲和全球並不缺乏資金,而是缺乏撬動資金投資、對接發展需求的能力和機制。 亞投行應運而生,正好充當了對接供求的橋梁、調和盈缺的紐帶,為各方提供了打開闔作大門和發展通道的金鑰匙。 亞投行也是個包容多元的“朋友圈”。 亞投行是開放的,並沒有規定誰能參加、誰不能參加。已表示要參加亞投行的28個國家中,既有大國也有小國、既有西方國家也有東方國家、既有發達經濟體也有新興經濟體……它們超越地緣隔閡、意識形態差異和局部矛盾走到一起,體現出亞投行的巨大磁吸力。 大家所看重的,無非是亞投行所能提供的深厚資源和廣闊平臺優勢,它容許不同發展階段、經濟體量、文化背景的國家各取所需、各用所長、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亞投行雖名曰“亞洲”,卻不局限于亞洲;雖服務“投資”和“基礎設施”,其外延和意義卻遠超具體項目。 亞投行無疑是個真誠務實的“朋友圈”。 亞投行是由中國倡導、專為亞洲量身打造的基礎設施開發性機構,總部將設在北京。這決定了亞投行不可避免帶有較多中國元素。 毋庸諱言,中國元素使某些西方國家對亞投行多有忌憚。有媒體報道説,美日已公開批評英國,指責後者尋求加入亞投行,是對中國的“遷就”。 公道自在人心。上述“遷就論”無法掩殺中國“有錢不任性”的厚道和口碑,無法弱化中國元素的強大信用支撐。相反,中國元素正成為實力與誠信的代名詞,為亞投行背書。 英國是西方金融資本強國,此次結緣亞投行,體現出西方有識之士對亞投行的信心,反映了其對中歐經貿合作成就和巨大潛力的洞見和肯定,市場號召力不容低估。 作為最大出資方,中國明確歡迎日本、美國和有關歐洲國家參與亞投行籌建,還提出如果參與的國家較多,中國的出資比例可以相應降低。此外,中方還表示,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將引入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更大限度地激活各種資源。 這些均體現出,中國在國際經濟治理中踐行平等、創新、開放理念,使亞投行具有了不同於舊有國際金融體系的鮮明時代特徵,也充分體現了其準商業性和市場導向原則。 人們不難預見到如下願景:通過亞投行,不少東南亞國家得以獲得緊缺的基建投資;中國為鄰國現代化建設貢獻海量資金和技術,同時為國內改革發展拓展更大騰挪空間;英國等國則借此打造與亞洲經濟體的聯絡紐帶,發揮其金融服務等強項……在此基礎上,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大為提升,助力全球總需求擴張,支持全球經濟發展。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