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雙創’,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道,要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凸顯,面對新常態、新變化,面對代表中國的年輕一代,如何調動、發揮他們的創造力與活力,如何為他們的發展創造條件、清除阻礙,如何為中國經濟的未來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能量,對於中國經濟社會意義重大。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央給出的方向是通過政府的自我改革,向寒門子弟打開無數扇通向光明的新門。 那麼這門該如何打開?總理給出四個字的答案:搭臺、清障。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指出,優化就業創業環境,以創新引領創業,實施不間斷的就業創業服務。在今天上午的記者會上總理也指出,對企業特別是創業的小微企業,我們要更多地提供租金低廉的創業空間,還要通過政府引導資金來吸引更多的種子基金,給創業插上翅膀。 事實證明,政府的行動絕非僅停留在口號上,更拿出了“真金白銀”。據統計,近年來引導基金快速發展,截至2013年12月,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共成立189家引導基金,累計可投資規模接近1000億元。此外,今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更決定,設立國家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於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總規模將達400億元。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然而,想要“出蠶”不僅需要出錢,更需要“破繭”。 李克強表示,本屆政府兩年內下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在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後,每天就有上萬家企業登記,比上年增加了50%,“活力來自民間,而簡政放權的減法可以對應對經濟放緩發揮支撐的力量”。 但是,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清障削權必會觸動一些“爹”們的利益。“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從總理形象表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面對疼痛,本屆政府的決心是堅定的。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便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 國家的繁榮在於人民創造力的發揮,經濟的活力也來自就業、創業和消費的多樣性。推動“雙創”,不僅需要創業者激發自身的激情與創意,也需要政府在清障搭臺上多多“操心”。 手段是多樣的,過程是艱巨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讓更多的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文/黃博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